淺談對馬華文學中國性與本土性的觀感

楊靈芝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研究系研究生

 

 

馬華文學並不是個體文學,它是地方空間文化互動的結果,站在血緣性、民族意識而言,它與中國有著不可分的連慣性,卻不純屬中國性。作品風格與表現形式突顯了中國情懷與南洋感情兩者矛盾的複雜感情。從地理位置而言,我們並不能因其發生於中國境外而將他列為“他者”的身份,這只會將馬來西亞華裔導向一個「沒有根」的文化。


境內(中國屬性)與境外(地方感性)

馬華文學乃文學流動性發展與文化的連續性相互交織的結果,他不僅具備中華屬性(中國性),也呈現了濃厚的地方本土色彩。二十世紀初以來在報紙副刊以白話書寫的殖民地的馬華學作者,也和辜鴻銘、邱菽園與林文慶三人一樣,有人南來、有人僑生、有人客死異鄉,有人被遣送出境,有人倦鳥知返,步承先人的步履,在大陸與半島或島嶼間往返流動。[1][1]

中國人因為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不得不離開鄉土南來發展,並與當地的文化色彩相互交流,形成「風情萬種」的南洋文學色彩。再加上,地緣性、種族、社會、語言、文化、殖民地的影響,形成了南洋漢語方言群僑社的成立,顯示了南洋語言的多元性發展與廣大的包容性。這種以中國境外的華文文學的發展,乃隨著空間的轉移或移民、商業的往來,將各自的語言、風俗、文學表現、文化色彩帶到南洋,豐富了南洋文學的發展,呈現“ 中國文學 →離境→ X X文學 ”的模式。 離不開中國境內,中國文學的發展永遠跳不出自己的輪廓而固步自封起來;離開境內,中國文學並未因此消失匿跡,反而將中國文學附於更豐富的生命 ( 斷裂中的延續性 )。

馬華文學被視為境外的“ 中國文學 ”、“ 邊緣文學 ”或稱為“ 中國文學的支流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或可能被視為他者,這不僅影響馬華文學的發展,也將中國文學自我封閉起來。值得思索的,我們以甚麼定位來看“ 馬華文學 ”、“ 如何建構/重構馬華文學(史)觀 ”、“ 馬華文學能有一天走向世界文學的腳步嗎 ? ”“ 馬華的一份子又如何看待「馬華文學」?”、“「馬華文學」的可塑性與局限性 ”。

刊登於2003.3.23(星期日)星洲日報副刊 -- 文藝春秋第四版 《離散與流動:從馬華文學到新興文學與馬華文學張錦忠 提出:中國文學如何過渡到 (具有馬華文學獨特性的)馬華文學。如下表所示:

 

境外“  中 國 文 學

馬 華 文 學

中華屬性

地方感性

離境出走後的中國文學當然可以在境外的文學場繼續保持或複製中華屬性,但是一旦客觀環境改變,境外文學就難免被邊緣化了。而境外中國文學勢必處於馬華文學系統邊緣的原因也明顯不過:儘管他在新馬發生、生產,但作者虛構想像的是他的異鄉慾的敘事空間,缺乏地方感性。相形之下,離境之後的中國文學之所以走向本土化,成為馬華文學,也在於他的地方感性。顯示了地方感性與文學屬性的密切關係。筆者認為馬華文學是中國斷裂(指離開國境)的延續性(指思想意識、文化的繼承)。

 

文學發展的多元性
 

我們要試著從不同的角度思維觀察與研究馬華文學史的脈絡,包括從不同的語境(跨語境)或翻譯視角來窺探馬華文學史的發展。而不應將馬華文學當作政治的工具或以族群身分認同作為文學的評量。身為文學創作者,我們應該鼓吹文學筆耕的創作,讓馬華文學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綻放光彩,而不是規範文學。

星洲廣場在刊登《流動尚未停止》一文中說到:在評論任何作品,如馬華文學,所面對的是文本。然而,如何閱讀文學作品,這須要有一套科學化的入門手法。無論如何,評論任何文學作品都不能抽離他的社會和歷史因素,同時要搜集很多相關資料來支持論述。因此,評論馬華文學不能忽視他的歷史和社會脈絡。[2][2]

不僅如此,文學作品的表達除文字符號的有限性外,確有極大的情感互動、幻想(假想)與活潑性、美學藝術,從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讀者進行交流互動,甚至讓作品活現起來或將文本、作品透過舞台戲劇、朗誦詩歌等等形式賦予立體化,而不再是平面的文字符號。戲劇藝術表現雖重於文學,但也體現了社會與文化的問題,亦可以做為移民者「移情」的工具。從戲劇的角度來觀,看戲可以說是異客對祖國家鄉的一種情懷與寄情,甚至作為民間地方的凝聚力或共識的符號象徵。或作為下層階級社會教育的橋樑及宗教功能,俗語說:祭中有戲,戲中有祭。再者,文學的經營與美學(如市場的接納度、消費者、印刷、包裝)也是推動文學的發展的動力。


如何看待中國性與本土性的態度
 

作家陳應德在〈馬華文學正名的爭論〉(1992)中很詳細探討了馬華文學名稱裡“華”字的意義,肯定了馬華文學就是馬來西亞華文文的指稱,提出「馬華裔文學」的名稱來指稱所有的馬來西亞華裔的不同語文作品。[3][3]

作家黃錦樹 在 〈“馬華文學”全稱之商權—論初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學”

與“華文文學”〉建議把“馬華文學”的全稱由“馬來西亞華文文學”修改為“馬來西亞華人文學”。[4][4]

楊善勇在〈馬華文學正名〉指 : 馬是文學創作時空依歸;華是文學寫作文字的根據。[5][5]

轉引台灣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在《世界華文文學新世界》 的一段話:

1985年4月,秦牧在為汕頭大學台港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創辦《華文文學》試刊號的<代發刊詞>中為華文文學釋義云:「華文文學是一個比中國文學內涵要豐富得多的概念。正像英語文學比英國文學的內涵更豐富,西班牙語文學比西班牙文學的內涵要豐富的道理一樣。」也即是說,「中國文學」只限於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地區的華文文學,而「華文文學」除包括中國的華文文學之外,還涵蓋中國以外的用華文寫作的文學。該期雜誌末尾<編者的話>則認為華文文學包含三層含義:一、凡是用華文作為表達工具的作品,都可稱為華文文學;二、華文文學和中國文學是兩個不同概念,中國文學只指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文學;三、華文文學和華人文學也是兩個不同概念,海外華人用華文以外的其他文字創作的作品,不能稱為華文文學;但是,非華裔外國人用華文寫的作品卻可以稱為華文文學。[6][6]

筆者認為文學的創作應是具包容性與多元性的,「華」應象徵著中華文文化所具有的特徵,即包容性、韌性、多元文化、不以種族、地理位置為劃分。研究者應把重點放在文學的「質」(文學所呈現的意識、內涵、執筆手法、創作的社會性、歷史性等等)作分析,評論時更應適時的轉化語境,將自身置於文學作品當中,用心領去感受文學的空間與文字表現。

若以「華」作為中華文化特徵為基點來論。作者透過語言、文體作為心靈宣洩的工具,表現了自身語境的感、觀、悟。單純的語言創作往往可能導致文學一直線性的發展,甚至僅限於以華文體裁為主筆的領域中。翻譯文學使文體或作品得到多元領域的表現,這種語言的再詮釋,不僅開拓了作家的文學領域,也豐富了文學本身的美感與創造。認為海外華人用華文以外的其他文字作為翻譯原有的華文創作的作品,以使以華文文學為主體的作品得到多元性的發展應該是可以被接納的。 

再者從中國性來看,東南亞華文文學中心,在文學創作上無論是內容、語言、風格等各方面有其特性(如南洋風味、本土色彩)。並在各自的領域或地方形成自我中心化或自成體系,而不僅限於中國為中心的理論。這種自我中心化的文學發展,是文學流動的必然現象,以中國為上朝天國的中心思想,只會封閉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與視野(視角),我們不能以邊緣文學或支流文學作為界定或分類。馬華文學繼承(延續)了中國文化的特性,以地方為創作時空的依歸,使中國文學得以不同的文學表現內涵傳承至四海各地。它不是絕對的中國化,卻繼承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多元性。中國文學與地方文學的相互衝擊與威脅,往往帶給創作者新的創作領域與思考,是積極的,是正面的。強硬的劃分中國文學與地方文學又能帶給文學創作甚麼好處呢?

    以華文為主體創作的根據外,以方言體系邊緣的書寫創作,雖然在語言上不能歸為正統,但創作意識也應該備受重視。現今的學術研究從中心走上邊緣的探索研究,提倡田野的調查,聆聽邊緣的聲音。文學創作也一樣,我們也應採取這種態度,才能使地方文學的創作得到多層面的吸收與表現。如台灣的土族以著自身的語言歌聲進行創作一樣,它不一定要被世界認同,而是本身族群凝聚力的橋樑、文化的代表,且引以為傲,身為馬華文學的創作者也應保持著這種態度。

 

結  語

中國屬性是一種形而上的認同,在文學表現上並無國界。關於馬華文學的中國性可能為馬華文學造成的問題:馬華文學過於強調中國性寫作的方向,將帶來“為中國所併吞”的問題,而提出了斷奶論的說法。筆者認為,斷奶論並不能在意識上斷絕對中國的思考,反而局限了馬華文學意識的開放創作。文學作品是思想史的表現之一,一種「連續性」的歷史,並在不同的環境下重新被筆者或讀者詮釋或重構,採取跨語境(語境轉化)、多元視角的思維,還以文學一個多元的創作空間。


 
 


[1][1] 張錦忠,《星洲文藝春秋》離散與流動:從馬華文學到新興文學與馬華文學〉, 2003.03.23。P4。

[2][2] 《星洲廣場之星洲人物篇》,〈流動尚未停止〉,2003.03.16 星期日 ),第8版面。

[3][3]  轉引  張光達 ,《 辣味馬華文學 》〈 建構馬華文學(史)觀 – 90年代馬華文學觀念回顧 〉, 雪蘭娥中華大會堂及馬來西亞留台聯合校友總會出版, 2002.12P.4

[4][4] 轉引  黃錦樹 辣味馬華文學 馬華文學定位 》,〈“馬華文學”全稱之商權—論初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學”與“華文文學”〉, 雪蘭娥中華大會堂及馬來西亞留台聯合校友總會出版, 2002.12   P.003

[5][5] 轉引 楊善勇 ,《 辣味馬華文學 馬華文學定位 》,〈 馬華文學正名 〉, 雪蘭娥中華大會堂及馬來西亞留台聯合校友總會出版, 2002.12P.018

[6][6] 轉引  龔鵬程,《世界華文文學新世界》, http://www.fgu.edu.tw/~Eliterary/wc-literature/。

 


參考資料

 

1)《 辣味馬華文學 之 馬華文學定位 》,雪蘭娥中華大會堂及馬來西亞留台聯合校友總會出版, 2002.12。 

 

2)作者 張錦忠,魏月萍報導,《星洲廣場》,〈重寫馬華文學史,建塑當代新史觀〉

2002.12.22。P1。

 

3)作者 黃錦樹《 星洲 - - 文藝春秋》,〈 帝國殖民地,另纇租借 〉,2003.01.12

 

4)作者 黃錦樹《 星洲 - - 文藝春秋》,〈 境外中文,另纇租借,現代性:論馬華文學史之前的馬華文學(上)〉,2003.01.12

 

5)作者 黃錦樹《 星洲文藝春秋 》〈 境外中文,另纇租借,現代性:論馬華文學

史之前的馬華文學(下)-- 亂離、流亡、失蹤 – 在地、葬地、骸首 〉

2003.01.264版。

 

6作者庄興華,《南洋文藝》,〈馬華文化工程,更待何時〉,2003.03.22,第5版。

 

7)作者 溫任平,《星洲文化空間》,〈70年代的文學行動主義—從《文學七環》談起〉

2003.02.09。

 

8)作者 溫任平,《星洲文化空間》,〈80年代的文藝紮根工程 – 天狼星詩社的角社扮演〉,2003.02.23。

 

9)作者 盧榮成,《南洋文藝》,〈黃錦樹對90年代新馬華文壇的衝擊〉,共七篇,

分載於2003.03.04;2003.03.08;2003.03.11;2003.03.15;2003.03.18;

2003.03.22;2003.03.25,5

 

10)作者 張錦忠,《星洲文藝春秋》〈流動尚未停止〉,2003.03.16,第8版。

 

11)作者 張錦忠,《星洲文藝春秋》〈離散與流動:從馬華文學到新興馬華文學〉,2003.03.23,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