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鵬程隨筆                                                                              

                龔鵬程   »  學術資歷    » 書籍出版 »  文章精選  

»  鵬程隨筆   »  相關評論 »  相關新聞

 
 
 

 

 

鵬程隨筆》2004.11.10

逗秋 

 

「華一呆」謎底揭曉,原來是陳興武兄,害我嚇一跳,以為神州又出一古典詩高手。興武能詩,能為駢文,今世不可多得。八月底我在香山開中文電腦資料庫會議時,與陳肩兄相與唱和,已令我驚異。如今弄此狡獪,又讓我吃了一驚。

八月間興武兄曾示我一文,說文史研究院人文系統製作成功後,要試機,結果弄了一篇文章叫〈關於余秋雨先生引文的疑問〉去試,印出來,觀者捧腹。後來該文刊於《中華讀者報》,興武遂也寫了篇戲評,把余秋雨著實揶揄了一番。例如余氏把「北越」誤作「北海」,南北顛倒,興武曰:「北越遙將北海通,居然相及馬 牛風,從知人定勝天定,強奪鬼神驚化工」等等。又有詩與陳肩聯句戲咏余秋雨云:「未放秋心歸澹泊,難收雨腳斷煩憂,多情借我餘生計,無悔青春到白頭」,批評余秋雨迭經人指出錯誤而死不悔改。此類事,皆可備掌故。

余秋雨也可憐,爆得大名後,有些忘其所以,言行遂不免落人口實。其實批評者說他曾在文革期間擔任工作,或指出他作品中的錯處,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承認便是,何苦一再粉飾、一再倔強,而終至左支右絀,弄得連他本來是位學者的身分或資格都令人起疑了?

曾出版《石破天驚逗秋雨》的金文明,近又增補舊作,改名《月暗吳天秋江冷》火力追擊,重砲轟擊余氏剽竊、竄改史事、飾非拒諫、錯引亂寫之病,洋洋大觀。余秋雨照例默不吭聲,而由其弟子所寫《我師余秋雨》也堂皇上市,避開學術問題,描繪個人風采,看來也將大賣。這或許可以為余秋雨扳回一些顏面,但恐怕不是學者文化人該有的做事方法。余秋雨或許該想到:文史研究院要試機,居然弄了篇痛批他的文章去試,就可知他在學界其實已成了個笑柄,徒騖俗世聲名,又有何用?

唉,怎麼扯到余秋雨去了?北京秋雨已盡,冬天到了,七日便已立冬,我準備13日回台灣,22日再回來。那天就是小雪,小雪的北國之冬,會是什麼景象呢?

聽說台北今天高達32 度,熱得很。教育部神經病,搞個新的歷史教材綱要,把中國史與台灣史切開,中華民國已歸入中國,且差點成了古代史,台灣則主權猶未定,鬧得台灣人心惶惶,眾家辯士又逮著了個好題目,大吵特吵,更是熱到不行。跟台灣相比,大陸上這些文人筆墨官司、「學術打假」,實在是小巫見大巫,秋意闌珊中一抹小風景而已。秉國者,沒本事安邦治事,只好把社會搞亂,拋些題目來讓內部不斷爭吵、銷耗、彼此仇恨、相互詛咒、保證殲滅,乃陳水扁杜正勝諸君之絕技,余秋雨學不來的。相較之下,我又只好喜歡余秋雨。咳!上無道揆,下無法守,這是個什麼時代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