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鵬程隨筆                                                                              

                龔鵬程   »  學術資歷    » 書籍出版 »  文章精選  

»  鵬程隨筆   »  相關評論 »  相關新聞

 
 
 

 

 

鵬程隨筆》2004.10.09

曲阜天籟音  北京儒學情

 

怡靜發一信給我,說看我這些雜七雜八的隨筆,好像讀《老殘遊記》,可惜沒有黑妞白妞的說唱。

哈哈,隨手塗鴉,何敢望老殘?黑妞白妞,亦非今日所能有。唯在 曲阜,某夜藉口已睏,逃席離開人眾,自己一個人去街上閑逛。在路邊看見一群人聚坐,我也湊過去看,居然琴、笛、鉦、板一應俱全。鼓樂者十餘人,一人唱。胡用板胡、中胡。唱的人衣衫不整,似是工人,捲起袖子,趿布鞋。聽他講話,中氣不足,聲音低啞。待響板、擊鼓後,則倏忽一變,叱吒嗚咽,蒼茫邈遠。略帶身段動作,亦顧盼生姿。

街邊店家也不怕他們妨礙了生意,都站出來聽,或坐階、或持行軍椅、或坐路邊單車上。人群有老有少,持蒲扇、抱娃兒,汗衫短袴、西裝革履,什麼人都有。或坐、或倚站、或聊天、或蹲地上,圍了上百人。

我聽他唱了一會兒,問旁邊一位聽得入神、不斷打拍子的朋友:「他唱的是啥?」回答:「不知道」。我大奇,連問十餘人,答案都一樣。我大笑,離開這荒唐而又精采的路邊演唱會。

其實他唱的是山東梆子,與河南梆子略同而音高不一。今日想聽黑妞白妞,恐不可得,能聽到這一類天賴(雖亦人籟,然近乎天然)之音,也就不容易了。

         今參加國際儒學聯合會所辦研討會,進城住。儒聯選我仍任理事,但會議依然無甚可說。會中溜出逛逛朝內小街、東單,在胡同裡轉了一大圈。北極閣三條寧郡王府,現為話劇會會址,破爛不堪,雖為文物,因無觀光客來,故亦未修葺。東堂子胡同幾座大院,則被國際戰略基金會、台胞聯誼會等公家單位占用。胡同內,烟仄塵穢,與胡同外雄偉壯麗 的高樓,適成兩個世界。

        儒聯今選出新會長為葉選平,葉劍英之子。以政治人物領導儒學,與台灣從前以陳立夫主持孔孟學會一樣,效果好不好,自然不用說。因此,大陸儒學之復興,仍須由民間養生機。

此可舉二例。一是一批青年辦了個「一耽學堂」,今已成立三年。他們辦私塾、去孔廟祭孔,一一拜訪小學,與各校合作推廣兒童經典文化教育,也辦義工培訓及人文講座。這批青年以復興儒學為己任,在北京號召了500名以上的義工,且發行通訊,信箱為:yidanxuefang@yahoo.com.cn,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另一個例子,是社科院研究員王志遠告訴我的。志遠虯髯,今日穿一唐裝,早上去人民大會堂參加開幕式,警衛以他未著西裝,又一臉絡腮鬍,「奇裝異服」,竟不准入內,交涉一番才放行。我因早知人民大會堂開幕是例行無聊,故未去。下午碰到他,他說幸而你未去,否則你奇裝異服,也不准進。相與大笑。據志遠說,1998年 他與北京十來位文化人合資在密雲辦了個小學,以義務教育為骨幹,強化傳統文化為特色,全日制、寄宿型,現有學生百餘人,小班制。其中有來過佛光的前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等人。校名聖陶,是用葉聖陶的名字,也取陶養聖人之意,有古書院養蒙之遺意。聽他談經營學校、實踐理想之甘苦,頗動容。約好了找一天去看看。 去年王守常曾開車載我去廊坊看中國文化書院在那兒辦的民辦學校,我也很感動。知識分子,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老是想從教育上復興傳統文化,此心不死,事情總是有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