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詩的美學史

——評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

 

 

楊宗翰 *

灣 佛光大學文學博士候選人•玄奘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原刊《笠詩刊》250期,200512月)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7月。

頁數:400

ISBN: 957-818-631-2

 

新詩評論在台灣幾經轉型,其發展輪廓與各階段代表性評論家大抵如下:一九三0到六0年代間以印象式批評與擬詩話寫作最為常見(張默、水蔭萍可為代表),且印象式批評手法迄今依然是許多論者偏愛的「利器」,影響之深廣實不容小覷。六0年代後期起文壇遭受「新批評」的強烈衝擊,應可視為台灣新詩評論的首度轉型,代表性批評家為李英豪與顏元叔。至於第二度轉型則與七0年代比較文學視野的導入密切相關,葉維廉與張漢良堪稱本階段詩學雙壁。一直要到八0年代開始的第三度轉型,才真正出現批評手法的分衍與新變,其間既開展出荒野中的女性詩批評(鍾玲、李元貞、李癸雲),亦見傳統與當代的匯通(渡也、李瑞騰、蕭蕭);論者或從事後現代詩學的引介(羅青、林燿德、孟樊),或致力於主體性批評的追求(游喚、簡政珍、翁文嫻)。值得高興的是,第三度轉型階段出現的批評家迄今多能維持相當可觀的學術活力,如2003年孟樊便交出《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2004年又見蕭蕭《台灣新詩美學》與簡政珍這部《台灣現代詩美學》陸續面世。

簡政珍的批評志業本不限於詩學一隅,從《電影閱讀美學》、《放逐詩學》、《音樂的美學風景》等著作可見其從未捨棄對電影、小說及音樂的關懷。但無論何者皆表現出他欲撇開意識型態標籤與理論僵硬框架,秉持精品細讀精神切入文本的一貫作風。作為「新批評」的重要遺產,“close reading”本應為當代批評家的基本功夫與最低共識,就算是解構學大師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都懂得該藉此法在「結構」裡解讀出語意的縫隙,可見它何過時之有?無奈部分批評家習慣逐新趨奇,又往往被各類論述標籤與外表形式所惑, 批評遂淪為忙於舉標語、插旗幟、貼品牌的「分類回收」工作。這種批評家根本無意也無法讀詩,更別說如何跨入詩學堂奧。外文系出身、對西方當代思潮素有研究的簡政珍教授,不像某些學者喜歡搬弄術語及羅列理論(而且居然可以毫無批判地立刻「在地化應用」),卻提倡與力行回歸詩作本身且從語言入手的閱讀策略。這與坊間所見文評詩論充斥著二流歷史學、三流社會學與不入流心理學的殘痕,當然大不相同。簡政珍如何選詩、如何評詩、又如何從詩行中窺得超/現實與人生間的有無虛實辯證,誠為閱讀其著述的一大收穫。

為了寫作《台灣現代詩美學》,作者自稱大約閱讀了一千本詩集;更可貴的是,書中所選析的詩篇若非出自青年詩人之手,即為名家較不顯眼、罕被討論的創作。這是因為他發現台灣的詩評家只專注於「前衛」與「本土」的兩極傾向,往往忽略了界乎兩者間,少數真正能觸動人心之作的存在。本書十分犀利地指出:「前衛」作品被批評家譽為走在時代尖端,卻可能忽視作者根本沒有足夠的想像力面對時代;討論「本土」作品時批評家又完全棄絕美學,根本不論其是否具備想像而僅以意識型態作為論證。我們發現,整部《台灣現代詩美學》可說都在尋求跟當代詩學研究者進行對話。簡政珍於書中既憂心「前衛」或「本土」詩人與詩評家的不當共謀,又對同時代活躍的其他評論重鎮另有期待。後者譬如書中所提應以後現代「雙重視野」的細緻與豐富來補充羅青、孟樊、蔡源煌等人的單向平面觀察,正是為曾一度「發燒」的台灣後現代詩學研究另闢蹊徑。這樣的期待也由詩論家延伸到詩人詩作,如書中屢次以美國詩人艾許伯瑞(John Ashbery)長詩〈凸鏡自畫像〉(“Self-Portrait of a Convex-Mirror”)為例,期許台灣現代詩也能發展意象化的哲學思維。

1991年《詩的瞬間狂喜》及八年後增訂再版的《詩心與詩學》相較,這部《台灣現代詩美學》最大的不同在於增加了歷史的面向,全書在在可見作者欲構築「台灣現代詩美學史」的雄心。他還確實掌握住不把詩語言簡化為時代註腳及不以詩篇來佐證理論思潮的兩項堅持,並讓全書的論述過程本身成為台灣現代詩學的一次美學示範。

雖然《台灣現代詩美學》部分內容和《詩心與詩學》中〈八0年代詩美學——詩和現實的辯證〉、〈當代詩的當代性省思〉等篇頗見重複,但前書也不乏對後者作出更延伸性的探索,如簡政珍近年筆下最常見之權宜性措辭:「不相稱」的詩學(poetics of incongruity)。簡政珍認為它「為後現代詩拉開雙重視野的景致,也為後現代詩『由緊而鬆』的精神做有力的註腳」。此處所謂「後現代詩」應指有潛在後現代精神(而非徒具「後現代形式」)之作,否則書中所舉部分詩例恐會遭受不少質疑。關於「不相稱」,作者還指出「在後現代的時空裡,詩壇不時有這樣的詩作出現」、「『不相稱』是後現代的時空裡,經常存在的『現代感』」。我們想問:在「非後現代」時空裡,難道找不出符合「不相稱」特質之作?恐非如此。轉喻的逸軌、不搭調的意涵、不合邏輯的因果、非常理的組合、對既定反應的諧擬、從表象之荒謬到底層之真實……,這些「不相稱」美學的面向中依稀可見現代主義詩學幽靈徘徊不去。要界定「不相稱」為後現代詩的重要特徵,顯然還需要更多的論證與努力。簡政珍論詩常採現象學路徑(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並喜藉以哲(Wolfgang Iser)等人洞見對「空隙」美學多所發揮。「不相稱」算不算是《台灣現代詩美學》為有志於詩學研究者刻意留下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