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流動,緩慢交替

——「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剖析

 

楊宗翰 *

灣 佛光大學文學博士候選人•玄奘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

「十大詩人」之名,首見於一九七七年源成版《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此書由張默、張漢良、辛鬱、菩提、管管共同編選(五人皆為「創世紀」詩社同仁),主動出擊加上舉賢不避親的結果,面世後自然備受爭議。他們所選出的台灣(現已不能稱為中國)十大詩人為:紀弦、羊令野、余光中、洛夫、白萩、瘂弦、羅門、商禽、楊牧、葉維廉,已故作家及幾位編委則不予列入。暫且不論此名單是否客觀信實,該書總算列舉出「十大詩人」應具備的四項條件:(一)在質的方面,必須是好詩人,至少大部分作品是好的;(二)創作有相當的歷史,且作品水準不得每下愈況,風格尤應演變;(三)具有靈視,能透過創作觀照人生與世界諸相,表現出詩的真理;(四)就對讀者的關係與文學史的意義而言,必須具有相當的影響力。[1]話雖如此,編者也承認入選的十位詩人未必每項皆具,其層次更頗見差異。可見要找尋名實相符的「十大詩人」,亦非易事。持平而論,此書固然難脫當代詩人╱詩群自我經典化之嫌,但終究還是一冊用心編輯的厚重出版品,依然有其史料價值。它當然不只是一部「創世紀」版的台灣現代詩地圖或準詩史。經歷過關傑明、唐文標對現代詩的嚴厲批判,恰選在鄉土文學論戰正式爆發前夕出版的《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本身就顯現出強烈的自我辯護企圖——儘管其發言位置與姿態,今日看來早已「人地不宜」(out of place)。

質疑「十大詩人」之選擇方式,加上對「三大詩社」長期宰制詩壇的不滿,最終具體化為一九八二年《陽光小集》主動舉行「青年詩人心目中的十大詩人」票選。由向陽、李昌憲、陌上塵等八位同仁創辦的《陽光小集》,應該是八0年代初期最有活力的詩刊,後來更轉型為廣納青年漫畫家(如林文義)及民歌手(如葉佳修)的詩雜誌。該刊特意製作四十四張選票,供「已有明確文學成績之新生代詩人(限戰後出生,已由學校畢業者),就所有前行代詩人中推舉十位,採不具名方式」。[2]四十四位擁有投票權的詩人中,十五位為《陽光小集》同仁,不過總共也僅回收了二十九張選票(有效票二十八張;一張只寫「楊牧」一人,被視為無效票)。該刊扣除已故的覃子豪跟楊喚,依其得票高低公布了一份新「十大詩人」名單:余光中、白萩、楊牧、鄭愁予、洛夫、瘂弦、周夢蝶、商禽、羅門、羊令野。覃子豪跟羅門同獲十一票肯定,楊喚則在覃、羅之後。與七七年「十大」相較,多了鄭愁予和周夢蝶,紀弦和葉維廉則落於榜外。以所參與團體而論,余光中、周夢蝶、羅門為《藍星》同仁,《創世紀》有洛夫、瘂弦、商禽,白萩是《笠》創辦者,楊牧、鄭愁予則被歸為海外詩人。該刊指出,此比例與各詩社三十年來對詩壇的影響似乎也成正比。[3]

恐因這份「民選十大詩人」名單不見太多驚喜,八0年代中期林燿德就曾批評:[4]

《陽光》的票選活動,無異是企圖自製星座盤、重新釐定安排「天體結構」的一項革命性壯舉,可惜候選名單遍及一九四一年之前出生的八十二位詩人,揭曉榜單卻與源成版《中國當代十大詩人》名錄過份接近,僅以周夢蝶、鄭愁予更易紀弦、葉維廉,似無任何突破性的新觀點出現。尤以被剔除之紀弦僅得七票,特別是一件令人驚異之事,紀弦以「現代派」宗主之尊,其影響台灣現代詩發展之鉅,幾可類比胡適之於中國白話文學,竟不獲入榜,顯示《陽光》認係之詩壇青年世代菁英,大致而言都缺乏歷史觀照的充足能力,可見八0年代前期中的「承襲期」,正是現代文學史在新浪潮衝擊下的一個危機時代。

紀弦對台灣現代詩的影響固然關鍵,但是能否「類比胡適之於中國白話文學」,又是另一個問題。用選舉結果來批評《陽光小集》所遴選的投票者「缺乏歷史觀照的充足能力」,筆者以為未免失當。在這群青年詩人選票裡呈現的,正是他們當下認定的文學史視域與理解(只可惜跟林燿德頗為不同),何苦獨以紀弦一人為判準呢?既是「民選」結果,則「天體結構」是否將重新釐定、會如何安排就不是任何人所能預知。除了這份貌似不新的「新十大詩人」名單,或許《陽光小集》選票上的另一項工作「為十大詩人評分」更值得注意。評分項目分為「創作技巧」與「創作風格」兩大類,各類又再細分為五項。在創作技巧部分,「結構」、「語言駕馭」兩項由楊牧奪冠,洛夫獲「意象塑造」第一,余光中在「音樂性」上獨占鼇頭,至於「想像力」則由洛、余二人同分領先群雄。創作風格中的「使命感」、「現代感」、「思想性」、「現實性」四項榜首全由白萩一人囊括,余光中僅在「影響力」上深獲青年詩人認同。從此一選票各項設計與白萩頻頻出線可知,《陽光小集》顯然有意強調觀照現實、直面當代的重要,甚至藉此對前行代詩人「施壓」。

忽忽二十年時光已過,台灣新詩界老將新秀競逐詩藝,風景更迭豈止一回,也到了該重新整理、評鑑「當代十大詩人」的時候。這是一項莊重的、學術的(而非可供消費或炒議題式的)選舉,帶有一定的文學史意義,最適合的主辦單位自屬學院研究機構與學術刊物。有鑑於此,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國北師)台文所決定與《當代詩學》合辦「台灣當代十大詩人」票選,冀為新詩研究學術化貢獻一份心力。詩集是詩人的身分證,故我們決定以有出版過詩集者為對象寄發選票,並且不分流派、詩社、屬性與認同,盡可能蒐集符合資格者的聯絡地址或電子郵件帳號。經層層過濾後,我們總共寄出了209封附編號之記名選票,並成功收到84封回函,回覆率約為40.2%。84封回函中,有效票78張,無效票6張(圈選人數超過十人或未提供選票以示抗議),得出這樣的「十大詩人」名單:洛夫(49票)、余光中(48票)、楊牧(41票)、鄭愁予(39票)、周夢蝶(37票)、瘂弦(31票)、商禽(22票)、白萩、夏宇(同為19票)、陳黎(18票)。必須一提的是,羅門與蘇紹連同獲17票支持,向陽及紀弦亦有15票肯定,李敏勇、覃子豪、羅智成三人則都得到14票。得票數為10票或以上者,還有李魁賢、白靈、林亨泰、席慕蓉與陳秀喜。

 

(表一)「台灣當代十大詩人」選舉得票統計[5]

票數統計(1~70號)

編號

   

得票數

編號

   

得票數

1

 

7

36

林宗源

4

2

 

 

37

林燿德

6

3

 

1

38

 

15

4

 

 

39

紀小樣

1

5

 

1

40

 

49

6

王白淵

5

41

侯吉諒

1

7

王添源

 

42

孫維民

1

8

文曉村

4

43

 

19

9

 

19

44

 

1

10

 

11

45

 

9

11

羊令野

5

46

 

2

12

 

8

47

 

1

13

 

15

48

許悔之

2

14

李敏勇

14

49

席慕蓉

10

15

李魁賢

12

50

 

18

16

李勤岸

1

51

陳大為

 

17

 

6

52

陳克華

5

18

 

4

53

陳明台

2

19

沈志方

 

54

陳秀喜

10

20

利玉芳

3

55

陳義芝

5

21

汪啟疆

1

56

 

22

22

余光中

48

57

 

4

23

 

7

58

 

 

24

吳望堯

 

59

 

4

25

吳瀛濤

2

60

 

7

26

杜十三

5

61

 

1

27

杜國清

2

62

張我軍

2

28

杜潘芳格

5

63

張香華

 

29

 

5

64

莫那能

4

30

 

2

65

 

1

31

周夢蝶

37

66

 

7

32

 

6

67

 

2

33

林羣盛

 

68

覃子豪

14

34

林煥彰

5

69

黃荷生

1

35

林亨泰

11

70

葉維廉

7

 

票數統計(71~100號)

 

 

編號

   

得票數

編號

   

得票數

 

 

71

路寒袖

3

91

 

1

 

 

72

 

41

92

鍾順文

 

 

 

73

 

3

93

顏艾琳

2

 

 

74

 

6

94

簡政珍

4

 

 

75

 

2

95

 

1

 

 

76

楊熾昌

6

96

 

17

 

 

77

楊雲萍

4

97

 

6

 

 

78

 

2

98

羅任玲

1

 

 

79

 

7

99

羅智成

14

 

 

80

鄭炯明

6

100

蘇紹連

17

 

 

81

鄭愁予

39

 

 

 

 

82

 

7

 

 

83

 

3

 

 

84

 

2

 

 

85

 

2

 

 

86

 

31

 

 

87

劉克襄

2

 

 

88

趙天儀

1

 

 

89

 

6

 

 

90

 

3

 

 

 

 

 

投票者自行新增名單

(在一百名原始推薦名單外,由投票者主動填寫)

 

 

編號

   

得票數

編號

   

得票數

 

 

101

巫永福

1

112

林央敏

1

 

 

102

阮囊

1

113

丁威仁

1

 

 

103

謝馨

1

114

李長青

1

 

 

104

萬志為

1

115

嚴忠政

1

 

 

105

黃智溶

1

116

麥穗

1

 

 

106

楊維晨

1

117

林修二

1

 

 

107

愚溪

1

118

瓦歷斯•諾幹

1

 

 

108

鍾鼎文

1

 

 

 

109

朱學恕

1

 

 

110

鴻鴻

1

 

 

111

零雨

1

 

 

 

 

 

 

 

 

【回函有效名單:】

一信、丁威仁、方群、王潤華、方明、白靈、古月、向明、李政乃、李昌憲、李瑞騰、李男、朱學恕、艾農、羊子喬、朵思、辛鬱、汪啟疆、杜十三、杜潘芳格、巫永福、沙穗、非馬、林煥彰、周伯乃、林盛彬、紀小樣、洛夫、侯吉諒、桓夫、陳明台、陳謙、張默、張健、張芳慈、麥穗、淡瑩、渡也、焦桐、葉維廉、黃智溶、黃恆秋、葉笛、喬林、楊雨河、落蒂、蓉子、敻虹、蕭蕭、鍾順文、顏艾琳、簡政珍、藍雲、羅青、羅任玲、羅智成、羅浪、鯨向海、嚴忠政、龔華、林婉瑜、孫梓評、李長青、陳鵬翔、劉正偉、林德俊、曾琮琇、翁文嫻、周慶華、范揚松、李勤岸、劉洪順、何雅雯、孟樊、伍季、廖之韻、鍾喬、趙衛民

 

 

(表二)詩人背景資料與得票數

台灣當代十大詩人

 

得票排序

出生年

籍貫

目前參與團體

得票數

 

1

 

1928

湖南衡陽

創世紀

49

 

2

余光中

1928

福建永春

藍星

48

3

 

1940

台灣花蓮

41

 

4

鄭愁予

1933

河北

39

 

5

周夢蝶

1921

河南淅川

藍星

37

 

6

 

1932

河南南陽

創世紀

31

 

7

 

1930

四川珙縣

創世紀

22

 

8

 

 

1937

1956

台灣台中

廣東五華

現在詩

19

 

9

 

1954

台灣花蓮

18

 

得票排序九名外

且得票數10票以上之名單

 

得票排序

姓 名

出生年

籍貫

目前參與團體

得票數

 

10

 

蘇紹連

1928

1949

廣東文昌

台灣台中

藍星

台灣詩學

17

 

 

11

 

 

1955

1913

台灣南投

陝西戇屋

台灣詩學

15

 

12

李敏勇

覃子豪

羅智成

1947

19121963

1955

台灣屏東

四川廣漢

湖南安鄉

藍星

14

 

13

李魁賢

1937

台灣台北

12

 

14

 

林亨泰

1951

1924

福建惠安

台灣彰化

台灣詩學

11

 

 

15

席慕蓉

陳秀喜

1943

19211991

蒙古

台灣新竹

10

 

 

 

.

與二十年前《陽光小集》所列名單相較,新出爐的「台灣當代十大詩人」增加了中生代的夏宇、陳黎,羅門則以一票之差屈居榜外,已仙逝的羊令野亦不在十大之列。其他八位(當年的「中生代」,現在的「資深前輩」)詩人雖仍廣受詩壇敬重,惟排名之流動頗值得觀察:近年來詩火漸熄的白萩落到第八、早已不再提起詩筆的瘂弦卻無甚變化、洛夫及余光中的第一之爭……。本次票選好似一嚴肅的民意調查,其結果未必能成為定論,但絕對可供有意探索台灣新詩典律變遷者參考。

 

(表三)年齡分析:

 

當代十大詩人

得票排序九名外且得票數10票以上

總計

1925年前出生

80歲以上)

周夢蝶

紀弦、覃子豪、林亨泰、陳秀喜

5

1925∼1935年出生

80歲∼70歲)

洛夫、余光中、鄭愁予、瘂弦、商禽

羅門

6

1935∼1945年出生

70歲∼60歲)

楊牧、白萩

李敏勇、李魁賢、席慕蓉

5

1945∼1955年出生

60歲∼50歲)

陳黎

蘇紹連、向陽、羅智成、白靈

5

1955年後出生

50歲以下)

夏宇

X

1

 

 

(表四)省籍分析:

 

當代十大詩人

得票排序九名外且得票數10票以上

總計

本省籍詩人

三位

六位

9

外省籍詩人

(含「外省第二代」)

七位

六位

13

 

 

(表五)目前參與團體分析:

 

當代十大詩人

得票排序九名外且得票數10票以上

總計

藍星

余光中、周夢蝶

羅門、覃子豪

4

創世紀

洛夫、瘂弦、商禽

X

3

白萩

李敏勇、李魁賢、林亨泰、陳秀喜

5

台灣詩學

X

蘇紹連、向陽、白靈

3

現在詩

夏宇

X

1

目前未加入任何詩社╱詩刊

楊牧、鄭愁予、陳黎

紀弦、羅智成、席慕蓉

6

 

若以年齡、省籍、目前參與團體三點加以分析,我們會發現這份名單恰呈現出當代詩壇既曖昧流動又緩慢交替的樣貌。就涉及「世代政治」此一敏感議題的年齡而論,雖然十中有八為「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資深前輩,卻也還有兩位是五十歲上下的中生代。若擴大到獲得十票以上者,中生代詩人出線的比例亦不低。這批中生代詩人大多出生於一九四九年以後(也就是八0年代中期批評家筆下的「新世代詩人」),他們將如何重構眾多前輩形塑出的傳統、力抗此一影響的焦慮,委實令人期待。[6]

省籍部分亦有其曖昧之處。源於眾所皆知的歷史因素,長期以來外省籍詩人被視為掌握了台灣多數的文化資源與發聲媒體,本省籍詩人則被執政的國民黨刻意壓制,在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的爭奪戰中注定成為輸家。這幾年台灣政局丕變,文學場域隨之劇烈動盪,以前那種對本省籍作家「不公平」的競爭局勢已不復見。但從這次票選結果來看,外省籍作家無論在「十大」或「十票以上」詩人中都高達七到五成,這與其在台灣各族群間所占人口比例顯然頗有差距。關於這點可能有二種解釋:(一)文學就是文學、寫詩就是寫詩,跟外省籍或本省籍身分毫無關係;(二)部分外省籍詩人過去確實享有較優勢的文學資源,以致他們在詩藝養成階段即有機會提早聚斂及積累資本。

檢視這些詩人目前所參與的團體,便會發現所謂「三大詩社(詩刊)」似乎威力不減當年,《藍星》、《創世紀》、《笠》入選比例相近,健將亦多數榜上有名。只是這些高壽詩社今日似乎也不再能「一手遮天」,《台灣詩學》的蘇紹連、向陽、白靈與《現在詩》的夏宇都是備受肯定的中生代要角,這兩個團體╱刊物的成員背景、經營模式也跟三位老大哥迥然不同。其中《台灣詩學》成員多具學院派色彩,既能寫詩亦能論詩,可說聚集了中生代最銳利的幾枝健筆。該刊經營十年有成,早已脫離坊間常見之同仁詩社╱詩刊格局及思維,轄下網站「吹鼓吹詩論壇」的活力亦遠非老大哥們可以想像。[7]暫不論「三大詩社(詩刊)」的未來命運,且容筆者大膽預測:《台灣詩學》及其成員,將成為新世紀台灣詩壇最重要的競技場與領航人(或許現在已經是了?)。

總之,面對這份選舉結果,我們不禁要問:台灣詩壇究竟正處於一場悄悄開始的世代交替,還是一次仍未結束的漫長革命?

 

.

隨本次「十大詩人」票選活動而起的批評、指教也值得一談。有不少前輩詩人力勸「死者為大」、「逝世詩人不宜列入」,強烈建議主辦單位將作古詩人移出候選名單。這番考量當然有其道理,但我們終究還是沒有照辦。原因並非《陽光小集》也是如此(覃子豪、楊喚原本還在該刊票選「十大」之列),而是我們認為透過本次投票,或可反映出「當代」讀者們對每位詩人成就的評定——這難道不是對往生詩人表示敬意的方法嗎?而且後者既已到達可「蓋棺論定」之刻,更不易有評價不公的顧慮。刻意拒絕他們同場競技,恐怕還有些失禮呢。請相信:「台灣當代十大詩人」票選活動本源於對所有詩人之善意與榮耀,自非旨在添加憎惡及攻訐的材料。

再者,選票上沒有說明「十大詩人」的選擇標準或應具條件,不免引起批評與困惑。這點的確值得主辦單位檢討;但我們也不贊成像《陽光小集》那樣,以非常機械、抽象的數字來替詩人「評分」。誰知道那些數字在每位投票者心中是否等值?況且《陽光小集》會這麼做當然有其目的(強調詩應觀照現實與直面當代),從評分結果來看更頗見成效。籌辦這次票選的《當代詩學》卻不預設任何立場——我們當然關注詩潮起伏及詩學發展,也提倡研究者應勇於介入;但這次應該要摒棄個人好惡,仔細記錄,安靜觀察。

最後,對質疑《當代詩學》有何權力與正當性來舉辦「十大詩人」票選者作個答覆。誰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十大詩人」,也都可以由自己來選擇「十大詩人」,可見這不涉及什麼專利或特權。事實上不但有人這麼做,還不避忌諱將名單公諸於世。最近的例子,就是孟樊在〈台灣後現代詩史〉中寫道:[8]

如果就一九八0╱九0年代這二十年的表現來看,這十大前輩詩人或因歇筆(瘂弦),或因往生(羊令野),或因創作質量未見提升(紀弦、白萩、葉維廉),「舊十大」應被「新十大」所取代。一九八0╱九0年代的「新十大前輩詩人」應為(不分排序):余光中、楊牧、洛夫、羅門、商禽、向明、張默、羅英、李魁賢、朵思。

這份名單雖然標明是「十大『前輩』詩人」且不分排序(有點狡猾?),但能在一片「性別盲」的台灣詩壇中提出羅英、朵思兩位女詩人,確實很有眼光。而這次「台灣當代十大詩人」選票上一百名推薦名單裡,有幾位只有三十多歲,可見詩人不分長幼老少皆具候選資格。若把孟樊版「十大」名單與之相對照,其間同異當有可供我輩反思之處。還有,就在我們寄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選票與說明後不久,詩人丁威仁就在Blog「台灣聚義堂」上發起「台灣當代網路百大詩人」票選活動,其宗旨為:[9]

1.基於臺灣聚義堂「聚義起事、作亂文壇」之理念,理當有此義旗高舉之事。

2.最近紙媒(詩壇)正積極從事「當代台灣十大詩人票選」活動,有鑑於此,作為一種「反壟斷」、「抵拒」與「嘲弄」,吾輩當高舉義旗,提倡革命。

這次活動的投票者或得票者中,有很多是平面傳媒難得一見的網路寫手,非常年輕乃至未滿二十歲者更不在少數。此一活動或許嚴肅、或許惡搞(兩者兼具?),但我們可以輕易指責它不具備舉辦的權力或正當性嗎?顯然不行。相反地,這項活動跟「台灣當代十大詩人」票選一樣,皆可為有意探索台灣新詩典律變遷者提供、補充參考資料。研究者或一般讀者其實都很需要這類資料。從前台灣詩壇常見輕率批評,偶有大小論戰,卻奇缺真正的學術分析。這類參考資料的持續出現與累積,日後必可供我輩以最嚴謹態度逐一剖析。


 


* 楊宗翰,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所博士候選人、玄奘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當代詩學》主編。

[1] 張漢良,〈序〉。張默、張漢良、辛鬱、菩提、管管(編),《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台北:源成,1977,頁2-3

[2] 編輯室,〈誰是大詩人:青年詩人心目中的十大詩人〉。《陽光小集》,第十期(198210月),頁81

[3] 編輯室,〈誰是大詩人:青年詩人心目中的十大詩人〉。《陽光小集》,第十期(198210月),頁83

[4]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林燿德論評選》。台北:業強,1991,頁19

[5] 本次計票工作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碩士生盧建名所率領的小組負責,「表一」亦由其本人繪製與再三核對,其餘表格由楊宗翰製作。

[6] 「新世代詩人」之說,可參考: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1986);簡政珍、林燿德(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台北:書林,1990);楊宗翰,〈「新世代詩人」林燿德〉,《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2002),頁195-220

[7] 「吹鼓吹詩論壇」網址為http://www.taiwanpoetry.com/forum/。對今日台灣幾份具代表性詩刊的簡介,可參考楊宗翰,〈關於詩的二三事〉。《自由時報•自由副刊》,200597日。

[8]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2003,頁29

[9] http://www.pon99.net/phpBB2/weblog_entry.php?e=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