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
台灣第一個客家兒童布偶劇團

 

聲淼

台灣台東 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是由行政院文建會推廣、一元布偶劇團輔導,於一九九七年所成立的台灣第一個客家兒童布偶劇團。一九九八年在新竹縣橫山鄉首演《橫山梨的故事》,次年推出《客家版龜兔賽跑》,二OO一年則推出《皓皓奇遇記》,目前正推出新戲巡迴公演中。本文旨在觀察一個客家兒童布偶劇團的發展情形,並從中發掘其特色與功能,文分七部分:一、前言。二、劇團成立的宗旨與背景。三、行政組織與團員。四、團務。五、劇本特色。六、劇團發展。七、感受與建議。此劇團的成立,對於客家藝術、語言的保存有很大的助益。

 

關鍵字:社區總體營造、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

Taiwan First Hakka Children Puppet Opera Troupe — Chiu Chan Tou Hakka Puppet Opera Troupe

 

Abstract

Chiu Chan Tou Hakka Puppet Opera Troupe, which is popularized by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of Executive Yuan and instructed by Yi Yuan Puppet Opera Troupe, is the first Taiwan Hakka children puppet opera troupe established in 1997. In 1998, it premieredThe story of Heng Shan pearin Heng Shan Village of Hsinchu County, in the next year it played The race of Hare and Tortoise in Hakka version, it presentedThe adventure of How Howin 2001, and it is presenting its new performance tour in public at pres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a Hakka children puppet opera troupe and excavate its properties and fun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1. Foreword 2. The establishment purpose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opera troupe 3.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nd troupe member 4. Troupe affairs 5. Libretto characteristics 6.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troupe 7. Perception and sugges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opera troupe provides a big help to the preservation of Hakka Arts and language.

 

Keyword: Community overall construction, Chiu Chan Tou Hakka Puppet Opera Troupe

           


 

一、前言

0年代中期,台灣颳起一陣社區風潮,在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大旗揮舞下,各地文史工作室、社區發展協會等民間組織,以及讀書會、紀錄片拍攝、地方史料調查、古蹟保存、造街活動等各式社區活動,像雨後春筍般湧現,一時間,台灣各地社區,猶如一頭沉睡甦醒的猛獅,展現飛躍的活動力。

在「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下,社區意識抬頭,以關懷社區文化發展的「社區劇場」應運而生。許多的社區劇團除了經常以當地風土文化作為演出的題材,同時也重視兒童與戲劇的關聯,因此,也有兒童劇的演出。一九九六年文建會主辦「兒童戲劇社區推廣計畫」,當擔任「歡樂兒童戲劇節地方兒童戲劇節兒童戲劇社區巡演」任務的「一元布偶劇團」來到新竹縣橫山鄉的九讚頭,小朋友將表演廣場擠得水洩不通,於是「九讚頭文化協會」醞釀成立「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一九九八年在新竹縣橫山鄉首演《橫山梨的故事》,次年推出《客家版龜兔賽跑》,二OO一年則推出《皓皓奇遇記》等三齣戲,都獲得社區民眾熱烈的歡迎。本文乃希望經由劇團成立的宗旨與背景、行政組織與團員、團務、劇本特色、劇團發展等諸多面向觀察此一客家兒童布偶劇團之興起發展與過程,思考它成立的功能意義與未來發展,也期望能對往後客家兒童布偶劇團的經營發展有階段建設性的啟發。

 

二、劇團成立的宗旨與背景

由新竹沿著全台灣所僅存的三大鐵路支線之一----內灣線向東行,有個名叫「九讚頭」的客家聚落,她在新竹縣開發史中所佔的地位微不足道,但是卻有著強而堅韌的生命力,潛伏在每一位九讚頭居民的心中,並等待散發光和熱。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從民國八十四年開始,將社區活動成果慢慢地呈現出來:民國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內灣線的故事----九讚頭草編展、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全國第一屆城鄉風貌展,「九讚頭草編童玩」獲頒最佳人氣獎及最佳推手獎兩項大獎、民國八十八年以九讚頭草編童玩為題,應邀參與台灣文化節社區百寶箱全國示範展、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台灣文化節工藝展,「九讚頭草編童玩」獲全國唯一整體表現最佳獎。

雖然有亮麗的成績單,但是居民們並不因此而滿足,在多次的討論後,他們發現所面臨的最大危機,應該是自我族群文化的流失。要客家文化不消失,必須先維護客家話的存在,九讚頭社區居民們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要讓自己的孩子想講、會講自己的母語----客家話,以免語言的斷層,造成文化的喪失。就在他們思索如何讓客家文化延續它原有的生命力之時,也就是在民國八十六年的某一天,「一元布偶劇團」到九讚頭來表演,小朋友將廟前廣場擠得水洩不通,大家看了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過去演平安戲的時候也不過小貓兩三隻而已。又有感於鄉村的孩子在上學之餘欠缺正當娛樂活動,在金車教育基金會公布「一九九八青少年假期媒體休閒調查報告」中,可以發現七成的青少年最常接觸的媒體休閒是「電視」,其次是「CD、錄影帶」和「電腦網路」,只有百分之三的青少年媒體休閒是「報紙」。於是,他們決定成立以客語發音,由小朋友們擔任演出的「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據說第一次演出的《橫山梨的故事》立即造成轟動,公演當天小小的庄頭就湧入上千的觀眾。之後他們演出的劇本有客家版的兒童故事,也有小朋友自己編的童話。聽說剛開始參加劇團的幾個小朋友連一句客家話也不會說,後來還有人參加了學校的客語演講比賽呢!

 

 

三、行政組織與團員

布偶劇不能或缺的是一雙巧手,能將平淡無奇的布化為生動活靈的偶,秀玉媽媽不僅擁有這雙巧手,還不辭辛勞來擔任布偶劇團團長的職責。不但如此,她還把丈夫----林進泉先生,也拉進劇團,一起分擔團裡的職務。他會在上課前,與團長一起把電燈、音樂、麥克風或桌椅的狀況處理好,而團長在教小朋友操偶時,他一定會出現在教室後面,默默地給她關心與支持,布偶劇也陪伴著他們的兩位寶貝女兒和許多親戚鄰居的小孩一起成長。真是符合了九讚頭文化協會的宗旨,把全家人都拉拉拉拉拉…….進來………當義工。

漸漸地,陪孩子來學布偶的大人,尤其是媽媽們,也變成了九讚頭的義工,小孩們玩在一起,爸媽們聊在一塊。九讚頭社區居民們以家庭為「重」,採以家庭為「單位」來擔任義工,形成義工家族,帶來某種家庭團聚的幸福。

這個劇團清一色皆由婦女來擔任重要幹部與基本成員,她們學習劇場管理、舞台表演、製偶、錄音、音效、音響維護、製作佈景、做道具等。她們的先生以及其他男性義工們則負責安排佈景、搬道具、修音響等較粗重的工作,另外,還有一項十分吃重的工作,那就是---當觀眾來評介戲的好壞。

而布偶劇的小演員,也都是義工們的子女,他們自成一國,像在辦家家酒一般玩了起來,他們互相觀摩,批評指正,常常讓劇本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他們一邊演戲、一邊學習,快樂極了。「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的演出,讓社區的小朋友活潑且又強烈的表演慾望能充分發揮,因此,受到小朋友的熱烈參與。他們都是小一到小六的小朋友,第一年有二位、第二年有三位、第三年則增為五位(見附錄一),目前正在擴編中。

 

四、團務

(一)、活動項目

1、戲偶的製作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都是全偶演出的,戲偶的設計與製作是由社區媽媽所完成,主要是以布偶及手套偶為主。戲偶的設計除富有巧思之外,在形式上更求新求變,不斷實驗新的可能性,因此呈現相當豐富的面貌。兒童觀眾總是喜愛在舞台上看到與自己同樣是兒童的主要演員,可產生認同之作用,因此使用可愛的戲偶扮演兒童演員角色,就能達到此一目的,同時由於戲偶的藝術造型設計,也啟發了兒童的美感認知,可收一舉兩得之效。

2、演出型態

客家布偶劇團的演出是兼具傳統、流行及地方人文等色彩的表演,更是讓小朋友能夠在參與演出的過程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1)、 客家布偶劇團,採取事先錄音的方式配音,以客家話、國語(普通話)交錯運用的型式呈現。

2)、 客家布偶劇團,採用布偶演出,邀請九讚頭的社區老師來為布偶劇團的小朋友上課,教導小朋友如何以雙手操控布偶,慢慢地嘗試自己在戲中的角色及感覺,並盡情表現。

3)、 現場有主持人負責節目進行的串場,以及表演結束後的氣氛聯繫。

4)、 鑑於孩童的注意力容易渙散,所以適時於劇中加入變化或遊戲,使其注意力再次集中。

5)、 視表演空間之不同,另設有中型玩偶劇舞台(雙層)的表現方式。

 

(二)表演內容特色

1、題材取擇或改編自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或是幻想創作劇,著重教育意義。

2、全套組合式活動舞台,方便至各地演出,以達到戲劇普及之目的。

3、善用一元布偶劇團的發展經驗,利用戲劇、布偶,減少說教的機會,以娛樂、藝術兼顧的方式,卻又不失兒童劇場教育性的觀念與技巧,做到真正的寓教於樂

4、每次都交代首尾完整的故事,也就是讓小朋友欣賞整齣完整結構的戲。其間並穿插遊戲、律動,讓兒童觀眾耐心地看完一齣戲,以達到五育並進的目標。

5、「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能靈活運用觀眾參與的方法,使現場氣氛熱絡,與觀賞者融為一體,具有強烈的臨場感。

 

五、劇本介紹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從一九九七年成立以來,至今已有五年的時間,在這五年期間,已創作出三個劇本,分別是《橫山梨的故事》、《客家版的龜兔賽跑》及《皓皓奇遇記》,在各年度公演時(見附錄二),均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評,目前致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劇本來對外演出,期使更多的兒童受益。

(一)、《橫山梨的故事》是由九讚頭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吳明忠先生所創作的一個闡述當地農產文化特色的故事:頭擺頭擺(從前從前)在九讚頭這個地方住著兩隻台灣熊---哥哥名為阿楚,弟弟名叫阿寶。阿寶在看守農作物時,每次在逮到「小偷」後,不但沒有追究,反而幫助他們,無條件地給他們吃的、住的。因此,阿寶先後結交了大象奇牯、兔仔和白鼠土養等三位好朋友。他們四人每天都過著快樂的日子,只是嫂嫂蔥妹容不下他們的好吃懶做,將他們趕了出去。他們搬出去之後,靠著大象整理佈滿大樹和大石頭的田地,白鼠提供的水梨種仔和兔仔的栽植技術,終於種出了又多又好吃的橫山梨。

情節簡單緊湊,以三段重複的小衝突呈現後,引領小朋友進入高潮。劇中對充滿愛心的主人翁「阿寶」、耳根子軟而沒主見的哥哥「阿楚」、自私又刻薄的嫂嫂「蔥妹」的刻劃十分鮮活。以本土動物進行對話的擬人化方式,容易吸引小朋友的興趣。製造和小朋友進行互動性對話的氣氛,讓台上台下打成一片。以客語發音為主,幾個關鍵處,以「國語」發音來製作變化,在本劇本中有小比例的出現。另外也運用了一些所謂的流行語和流行歌。

 

(二)、《客家版的龜兔賽跑》是由九讚頭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吳明忠先生改編自國外原有的童話故事:頭擺頭擺(從前從前)在九讚頭有一個非常大而且非常漂亮的森林,裡面住著非常多的動物,有大象、老虎、河馬,也有小豬、鴨子、無尾熊、烏龜等。有一天,九讚頭森林召開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籌備會,決定以賽跑為今年的主要比賽項目。比賽的結果是由老虎得到冠軍。第二天,號稱自己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兔子,來找老虎挑戰,結果兔子果然贏了,兔子顯然更加得意。最後,烏龜和兔子一較高下,兔子因為自大輕敵,在半路睡覺而輸了比賽。

本劇情節簡單,改編後加上兔子和老虎比賽的一段,更能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劇中對角色的刻劃也十分鮮活,如忠厚老實的大象、自大輕敵的兔子,以及腳踏實地的烏龜等。以動物擬人化進行對話的方式,來詮釋這個改編童話故事,更能吸引小朋友的興趣。以客語發音為主,「國語」發音在本劇本中所佔的比例,較《橫山梨的故事》有增加的趨勢(約為20℅)。除了運用一些流行語和流行歌外,另外也加上了一些客家諺語。

 

(三)、《皓皓奇遇記》----也是由九讚頭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吳明忠先生所創作的童話故事劇本,是一齣幻想劇,敘述「皓皓」一心想成為奧林匹克的選手,而去尋求一些動物---袋鼠、鴕鳥、白鶴的幫助,希望動物們能指導他成為跳得高、跑得快、舞得美的選手,不過,動物們並不喜歡皓皓,因為他常常虐待動物,皓皓在失望之餘,進而體會到人類要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和地球的情懷。

情節緊湊,主人翁去尋找袋鼠、鴕鳥、白鶴時,遭受動物對人類不良行為責難的過程,讓小朋友感同身受。劇中對主人翁皓皓以及袋鼠、鴕鳥、白鶴的刻劃十分生動活潑。全劇以客家話做旁白和對話,「國語」在本劇中所佔的比例增加為30℅。在最後以旁白再次覆誦主題,極富教育性意義。

 

六、劇團發展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成立之初,除了讓鄉村的孩子在上學之餘有正當娛樂活動之外,也希望補救年輕學子在外地謀生所造成的文化落差,藉此劇團的成立讓在地人了解到文化的消失,更進一步使劇團的小朋友能經由布偶劇,將客家文化傳承下去,並把客家文化及精神,推廣到其他地方。也能使參與過或觀賞過布偶劇的人,對戲劇中所強調的環境保護及自然生態之危機,能有所意識,更能關心這些問題。

現階段藉由客家布偶劇團寓教於樂的演出,讓小朋友們願意學習客家母語,也藉此機緣提倡客家母語教學,使客家母語再度活躍於客家庄。此外,也希望讓那些不會說、不會聽客家話的客家人,能透過客家布偶劇團所演出的內容對話,來學習客家話,成為達到推動母語學習的實際行動之一。

客家布偶劇團的團員,都是社區內的小朋友,希望能透過表演來凝聚社區的力量,繼續招收新學員,並從基礎訓練開始,藉此擴大客家布偶劇團的影響層面,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直到永遠。

 

七、感受與建議

       綜觀以上,個人對於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的成立有以下五點感想及兩點建議:

  (一)、五點感想

1.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具有保存客家語言文化的功能:一九九二年「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台灣第一齣台語兒童劇《隱身草》;一九九八年來自台東的「小木偶劇坊」,首創原住民兒童劇《彩虹女》,推廣原住民藝術教育活動;一九九七年新竹縣的「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推出客家兒童劇《橫山梨的故事》。這些是台灣本土化、社區文化多元化的發展結果。

客家人為謀求生計不斷移出原鄉,這些人移到外地去,不斷學習外地的強勢語言,在台北市這樣的大都會中主要是學習國語,其他地區則多是福佬話,所以漸漸將母語放在一旁。邱彥貴在《台灣客家地圖》〈寧忘祖宗聲?客語的斷層危機〉一節中提到:

 

 

即便有這麼多人在努力,但還是有相當多不足之處,失傳危機仍然存在。語言為一種文化載體,我們現在吸收外來資訊的文字媒介不是英、日語,就是華語,一個小孩子單學這三種就夠頭痛了,不會再願意多學一種,最多就是再學代表本土意識的「台語」,客家話和原住民語都是被青少年放棄的語言,大家覺得學了沒有用,跟不上時代,學了也沒什麼好處。

綜合以上種種,外界沒有支持的力量,青少年沒有學習的意願,大社會的環境也用不到這種語言,客家同儕間也不說客語,所以這個客語斷層是很危險的。(頁14620015月)

 

 

基於對祖宗語言失落的恐懼,近年來「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的諺語在客家人之間廣為流傳。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演出時的聲部,是採取事先錄音的方式進行的。當首次公演時,有完全聽不懂客語的其他族群子弟,甚至是聽不懂客語的客家子弟,認為整齣戲完全用客語配音,接受程度不高,恐怕對於維護客語的存在,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九讚頭文化協會的成員們,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度的討論,其間也有考慮「蘭陽兒童劇團」的作法,他們採取的是「同樣的劇演兩遍,一遍國語,一遍閩南語,讓觀眾了解兩種語言之美。」。經過不斷的嘗試,由完全客語的演出,改良為80%客語、20%國語﹔最後則認為70%客語、30%國語的組合為最佳。

而成長基金會所出版的《戲偶在樂園》一書中提到戲偶的功能有以下十二項:語言發展、人生體驗、情感釋放、表達能力、刺激幻想、自我概念、社交技巧、組織能力、欣賞文學及藝術、滿足感、釋放恐懼、幼教老師的良伴。其中對於「語言發展」的說明如下:

 

 

戲偶的生命由聲音與動作表演出來,動作以方向、呼吸、輕重、快慢、大小等組成,聲音以高音、低音、笑聲、哭聲、沙啞聲、年老、輕聲、重聲、地方口音、嚴厲、甜美嗓子、優雅高貴語氣、低下平俗語調等等所建立。孩子天生就喜歡拿起玩偶賦予生命進行遊戲,他們運用聲音配上無限的想像力,讓玩偶馬上從孩子的世界中活過來。這些運用語言的活動,五花八門的言語、聲線、語氣的實驗,為孩子的語言環境進行嶄新的嘗試及挑戰。(頁2420021月)

 

 

這些講話練習對孩子語言發展有結構性的幫助,也同時充滿趣味及情感,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的成立就有這種功能

 

2.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布偶劇團使用的材料,包括布景、布偶及舞台等,都是由九讚頭文化協會成員或義工自己動手做的。「寓教於樂」一直是教育界努力的方向,也是布偶劇漸受重視的原因之一,但到底布偶劇較其他的表演藝術,如電視、電影、音樂、舞蹈等,更能「寓教於樂」的優勢是什麼呢?兒童戲劇協會理事長郭承威在〈現代偶劇場在兒童教育上的應用〉一文中有這樣的說明:

 

 

布偶劇的觀眾年齡層,一般來說約劃分在三到十二歲的兒童身上,因此,在製作偶劇的劇本時,其中的情節及對白,相當精準的能掌握主題,做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而更能較其他表演藝術感動、影響兒童,又偶劇的表現方式,可以「台上台下的互動」的方式來進行,因而能「與孩子們的想像世界結合」。(頁219995月)

 

 

另外對於卡通,兒童有著執著的熱度,最大的原因是可愛多變的造型及如真似幻的劇情變化,正合乎兒童的想像世界,因此,兒童們在觀賞卡通時,會有進入自己夢想世界的快樂感!雖然如此,卻仍有一些遺憾,那就是兒童只能透過螢幕或電視才能和心中的偶像見面,卻無法直接接觸。而偶戲則正可以滿足這種缺憾,特別是現代偶戲的題材及造型,皆朝卡通化的方向設計,容易抓住兒童的注意力,而且其講究的表現手法,乃是要求充分掌握臨場感,使布偶們在兒童的面前,活生生的呈現一切,因此,不但能收到兒童們的第一手反應,還能適切的做出回應,而這些則是卡通或一般兒童舞台劇較難做到的部分。

布偶的製作,相當簡單且多變化,因此「能刺激幼兒天賦才能的產生與發揮」,且因著布偶本身之親和性、趣味性及偶像性,影響層面更為廣大。

3.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具提供女性成長的公共領域的功能: 很多傳統客         

家婦女的角色扮演及行為模式,在過去的生活中,是以家庭或家族為中心,而現代社區所提供的學習機制,讓很多的媽媽可以走出家庭,提供另一個打造社交關係的可能性。沈維淇在《新竹文獻第八期》的文章〈從生活中尋找女性的足跡另一個觀察與習作的角度〉中說到: 

 

 

對於客家婦女或女性主義的問題,仍相信必須回到生活的場域中,尋找實踐的可能性,並在生活中為客家婦女或女性問題,尋找因應時代的對策,並賦予不同的意義。(頁4720021月)

 

 

又說:

 

就算是以客家婦女或女性主義為問題的核心,仍相信:回到生活中尋找感動,因為參與所以美麗。(頁4720021月)

 

 

然而,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強調家庭式的參與,藉由社團的社交功能,讓每個參與家庭可以交換彼此生活的、教育的經驗,也藉由辦理每一個小活動的過程中,讓社團內部的每一個次級團體可以各自獲得不同的經驗,而成為社團內聚及自我認同的力量。這樣複合式參與,看到的是不同的世代的互動關係。如客家布偶劇團的成立,提供小朋友表演的舞台,在練習的過程中,是兩個世代的彼此教育與成長的場合,是一群大人與小朋友的對話。而社團女性的工作,除了直接參與義工的工作外,甚至是活動的策劃及承辦,都有可能是協會的媽媽來擔任,讓他們學習、協調、討論,成為一個共同成長的空間。因此,每次參與九讚頭文化協會的社區活動,或私下拜訪時,都有一種嘆為觀止的感覺,這些社區義工媽媽,不僅在公共事務上,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更以實際的行動參與各項社區的公共事務,也讓屋外的天地,成為一個女性可以成長的公共領域。

 

4.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的成立具有開創客家兒童戲劇藝術的意義: 客家    

人的傳統音樂也分為聲樂、器樂、戲曲等項。客家聲樂有山歌和童謠,客家器樂的代表是八音,客家戲曲起初係民謠搭配角色扮演,漸漸發展成有情節的小型戲劇「採茶戲」。客家民俗專家黃榮洛先生在《竹塹文獻雜誌第四期》〈台灣客家人和文學〉一文中對於客家戲曲有以下的說明:

 

 

在於客家人間,有稱「採茶」的三腳戲(三個人所演),因為在原鄉是下三濫的黃色戲,不適合公演。清道光六年起的閩粵分類械鬥之後,台灣西部肥沃平原的客家人消失了,在於桃竹苗內陸山區居住的客家人,陷入極貧窮之生活,保持「人格」(人之生活)都難為之下,不能有奢望觀戲的念頭,及至同治年代樟腦和茶的外銷旺盛造成樟腦和茶的外銷之黃金時代,在於山區的客家人社會也受到利益的潤澤。到此觀戲之念頭油然產生,才有人想起原鄉的三腳戲,適合山區的貧窮社會。為了適合公共場所演出,有人改寫了劇本--------。(頁6619977

 

 

又說:

 

台灣光復後,在於戰爭中被禁演的客家戲劇:「改良採茶戲」復活,因為經濟活動由戰災的傷害中漸漸復元,人民需求娛樂之心情轉切,未幾「改良採茶戲」造成第二春的盛況黃金時代。(頁7019977

 

但是,「採茶戲」並不適合兒童觀賞。而客家人傳統的音樂中除了「童謠」外,並沒有任何適合兒童欣賞的戲劇表演。對於成長於六O年代的閩南族群的兒童們來說,布袋戲可說是生活記憶的一部份,更是重要的精神寄託,就如吳靜吉在《戲偶在樂園》一書的序言中提到:

 

倒是在一九七二年回台灣時,非常驚訝地發現「史豔文」的電視節目風靡全台,上班翹班,上課翹課,就是為了要看完史豔文的連續劇,史豔文是劇中的男主角,以他為名或其他類似的布袋戲電視連續劇創造了許多人的共同記憶,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天啊,為什麼校長和老師不順水推舟地善用戲偶從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的學會他們應學習的讀說寫算,以及其它認知、情意,社會所需的技能和行為呢?」(720021月)

 

相對地,客家兒童就沒有如此幸運了。台灣第一個客家布偶劇團的成立與表現,值得鼓勵與喝采。相信從此以後,客家人可以善用戲偶從事教學,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的學會他們應學習的讀說寫算,以及其它認知、情意及社會所需的技能和行為。

 

      5.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為一個生命有機體:

凡是接受文建會「社區劇團」計畫所輔導的地區表演藝術團體,在計畫執行期間,劇團依合約必須以地方史實或掌故為題,每年推出一部可以用來前往鄰近縣市進行巡迴表演的劇作,藉以達到「鼓勵創作者重視風土民情之採編」,「促進民眾對戲劇活動的參與」,和「提昇人民對表演藝術及社區文化之認知」等多項目標。因為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是接受輔導的單位,所以首演的劇目--《橫山梨的故事》,便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

文建會的輔導計畫,因為許多技術性細節規劃得不盡周詳,整體成果並不如預期般良好,就在這種計畫經費核准與否,反覆不定的狀況下,九讚頭文化發展協會的領導團隊,不論經費有無著落,決定走自己的路,所以此後的劇本主題,不必受囿於特定的意識型態而自縛手腳。

用行動來實踐,用文字來發聲,九讚頭文化協會不乏有創意總監、在地記者、承辦活動高手、文史工作者、公關人員、舞台總監等各類型角色的存在,他們動腦筋思考出他們的方法來讓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長智慧」、「長力量」、「擴能力」,來教育出也能「長智慧」、「長力量」、「擴能力」的下一代。他們對於劇團的劇本內容、舞台的架設型式、錄音的方式、戲偶的製作,以及客語、國語間使用的比例等,都投入了相當的精力進行研究與改良,這是一個有機體,由於大家不斷的澆灌,才有後來繁茂的成果。

 

(二)兩點建議

1、據九讚頭文化協會吳總幹事說,客家布偶劇團缺乏自創兒歌的能力,建議以近年來台東師院兒文所承辦的「文建會兒歌一百徵選」活動所徵得的客語兒歌詞曲佳作,來做為劇本的音樂部分。

2、傳承問題---不是經費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文化的定義分歧,簡單的定義可如美國人類學家韋士勒(Whistler)所言,「文化是一種生活模式」,其成員從一出生開始,即在該文化的庇護與限制下,學習該文化認同的習慣和行為準則,分享某一程度共同的價值觀;卻也同時受到文化對個人的影響與制約。所以兒童從出生後,首先受到家庭文化因素的刺激,再受到學校文化因素的影響,有社會文化因素的制約,因此「家庭」、「學校」、「社會」三大因素,會影響到兒童的文化認同的發展。

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是台灣教育史上的一大教改工程,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於表演藝術的戲劇教學,讓學生能夠掌握自己,透過肢體、語言,傳達思想、感情與創意,發揮想像力,養成合作精神,了解戲劇藝術,並透過此能力開發個人之內在與外在的世界。因此,對於兒童戲劇紮根於小學的體系當中,無非對戲劇的發展是一大助力,這也關係著將來表演藝術教育的前景。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的成立是「家庭」與「社區」結合的成功範例,在文化的範疇中似乎缺少了「學校」教育的一環,如果社區附近的國中小裡有熱心或有意發展布偶社團的老師,站在學校教育的崗位上,連結「家庭」、「學校」、「社會」的文化功能,共同來推廣研發布偶劇,相信這樣更能讓這台灣第一個客家兒童布偶劇團的傳奇能繼續傳承下去。

 


附錄一: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大事記

 

1997      成立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

1998年       《橫山梨的故事》巡迴公演

1998年        參加全國城鄉風貌展覽

主題日---表演布偶劇

1999年       《客家版龜兔賽跑》巡迴公演

2000年        參加新竹縣文化局藝術下鄉表演

                  台北客家節二二八紀念館前表演

2001年       《皓皓奇遇記》巡迴公演

2002年        新劇本醞釀中

 

 

附錄二:

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演出人員及工作人員簡介名單

總監:羅月琴

燈光:林進雄

音響音樂:林進泉

舞台:吳明雄、邱月嫦

布偶設計:陳秀玉

演出人員:吳鳳、吳陽、林佩茹、林欣皓、張家銘、劉美君等十五位小朋友。

 


 

參考資料

一、專書部分

1.《兒童文學》林文寶等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7.05

2.《不是兒戲:鄧志浩談兒童戲劇》  王鴻佑著  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7.03

3.《一九九九年台灣現代戲劇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 1999.05

4. 《一九九九年台灣現代戲劇研討會論文集:兒童劇場》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 1999.05

5.《台灣客家地圖》邱彥貴、吳中杰著  貓頭鷹出版社  2001.05

6.《戲偶在樂園:幼兒戲偶教學工具書》 王添強、麥秀玉著  成長基金會 2002.01

 

二、學位論文

1.《高雄縣校園皮紙影戲競演劇本研究》 林永昌著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八十九年碩士論文  2001

2.《創作性兒童戲劇研究》 楊佳惠著 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八十八年碩士論文  2000

3.《台灣兒童戲劇發展之研究(1945-2000)》莊惠雅著  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八十九年碩士論文  2001

4.《九歌兒童戲劇之研究》林曉玟著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八十五年碩士論文  1997

 

三、劇本

1.     《橫山梨的故事》吳明忠   九讚頭文化協會  1998

2.     《客家版龜兔賽跑》吳明忠   九讚頭文化協會 1999

3.     《皓皓奇遇記》吳明忠   九讚頭文化協會 2001

 

四、單篇文章

1.〈歡樂生活九讚頭〉《竹塹文獻雜誌第三期社會運動專輯》 吳明忠 1997.0459~72

2.〈台灣客家人和文學〉《竹塹文獻雜誌第四期》  黃榮洛 1997.07  57~76

3.〈九讚頭客家布偶劇團與客家社區婦女行動〉《新竹文獻第八期》 郭玉旋 2002.01  29~37

4.〈從生活中尋找女性的足跡另一個觀察與習作的角度〉《新竹文獻第八期》沈維淇    2002.01  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