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本創作歌謠集---《新選歌謠》

 

聲淼

台灣台東 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摘  要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人撤離台灣,國民政府大力推行國語政策,唸日本書的老師們,必須晚上惡補北京話,白天教ㄅㄆㄇㄈ。音樂課不能唱老師們熟悉的日本歌曲,也不能唱方言歌曲,能唱的只有大陸帶過來的中國歌曲,只是數量不多,一節課就唱完了。音樂教材幾乎成了真空狀態,《新選歌謠》月刊的催生者游彌堅先生為鼓勵音樂創作,廣徵創作歌謠,特聘請音樂專家、學者審查創作作品。

當時,能用中文寫作的台灣人很少,寫出來的也是「日式語法的漢文」。台灣省教育會於是組成一個委員會,邀請擅長北京話的人士,根據日文譯詞或英文、德文來翻譯填成中文歌詞,供中小學音樂課使用;相對的,本土詞曲創作的質量就稍差了,直到《新選歌謠》月刊創刊後,一些天真的、欠缺科班功力的小學老師們,創作出一首一首傑出的兒童歌曲。

    該刊自一九五二年一月創刊,至一九六0年四月畫下句點,共發行了九十九期。

本文即嘗試針對《新選歌謠》月刊發行期間的歷史背景、內容、相關人物等加以分析探索,期能帶領大家進入「新選歌謠」多采多姿的創作花園,讓這些優美的本土音樂得以長詠。

 

             關鍵詞:新選歌謠、國語政策、台灣省教育會、跨越語言一代、游彌堅、呂泉生、王毓騵、盧雲生、蕭而化、洪炎秋、楊雲萍、戴粹倫、李志傳、李金土、張錦鴻

 

壹、前言

 

因為光復後「推行國語」的教育政策,不准再唱原有的日本歌,音樂教材幾乎成了真空狀態,第一屆募集新歌活動的熱絡,激發起游彌堅先生要建立「歌謠曲庫」的使命感。他利用「台灣省教育會」的資產,高薪聘請呂泉生,創辦與主編《新選歌謠月刊》,邀請台大、師大教授翻譯世界名曲,填寫中文歌詞,也廣泛鼓勵文人、音樂人創作新詞曲投稿。
    該刊自19521月創刊,共發行99期,至19604月畫下句點。在曲盤(早年台灣人對LP唱片的稱呼)不甚普遍,卡式錄音帶還沒誕生的年代,是本土創作歌曲與譯介世界名曲的唯一傳播媒體,當然也成為日後音樂課本的資料庫。

    本文擬介紹並分析台灣第一本創作歌謠集--《新選歌謠月刊》,試圖勾勒出這本光復初期兒童歌謠創作雜誌的歷史背景、內容、相關人物等。

    全文計分:〈前言〉、〈誕生前後〉、〈相關人物〉、〈歷史脈絡〉〈新選歌謠的內容〉、〈結語〉等節。

 

貳、誕生前後

 

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為止,由於日本殖民政府查禁漢文,台灣作家只好用日文寫作。戰爭結束之後,這些台灣作家以為回到「祖國」的懷抱,從此可以享受日帝統治下未嘗擁有的言論自由。然而台灣光復之初,歷經了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之後,國民政府全力推行國語運動,禁絕日語及其他方言,這種語言的轉變,受到最大打擊的莫過於日據時代習慣用日文寫作的作家,他們失去了閱讀和創作的熱情,欲振乏力地躲在黑暗的一角落裡茍延殘喘。

台灣光復之初,由於被異族統治達半個世紀之久,全台到處一片殘垣斷瓦、景氣蕭萎、稅源枯竭、民生凋敝,文化相關的事業很難推展,作家的文學生涯更是坎坷。

戰後的「國語政策」的改變,對他們的文學生涯的影響亦頗深,他們歷經獨尊「國語」的時代,飽受語言轉換的困境。戰後國語政策推動的要點在於:

 

     掃除日本的文化壓制及打破語文上的阻隔,亟需積極在台灣推行國語工作。其重要措施有二:一是儘速成
     立國語推行委員會,以策劃及執行推行國語運動的各項活動;一是加速培育國語推行工作的生力軍。終於
     奠定本省國語統一的基礎。(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
  阮美慧著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1997.5

一九四六年四月,台灣長官公署在教育處之下成立了台灣國語推行委員會,主管全省的國語推行任務,全省各縣市分別成立國語推行所,分區設置國語講習班。首先從生活、教育、文化各方面徹底推行「國語」改革,如:「倡導在學校說國語,在車上說國語,在公共場所交談說國語等「說國語運動」」、「推行機關、團體、商店、市場、工場、礦場說國語運動」、「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增加時間並開闢國語教學科目」,可見當時國語政策深入了台灣整個社會之中,其政策的目的乃視語文為一切政治之基本工具,以使台灣儘快的「中國化」,以達到統治的成效。若將戰後的「國語運動」的推行政策較之日據時的日語政策,顯然是更為粗暴的。因為它急欲在短時間內且在強硬的態度上,迫使台灣人民接受另一種語言。使得台灣作家再次因為統治政權的轉移,而要重新接受另外一種全新的語文,而中文對他們當時而言,無異乎也正像是另一種國度的語言。因此台灣作家,在政治陰影的籠罩及強力的國語政策之下,而喪失了文學發展的空間。

這種書寫模式的更換,對於每位「跨越語言一代」的作家而言,都是刻骨銘心的感受,在放棄熟悉的「語言」的同時,成了有口不能言,有手不能寫的「殘障」作家。由於跨越語言的一代都曾處於「語言的弱勢」與「被矮化的經歷」,得知其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因此使他們皆能站在弱勢的立場出發,而具有一股批判現實強權的精神。事實上,「跨越語言一代」是整個台灣文化發展的一個重大的軌跡,特別是指在日據時期,曾受日本教育的台灣知識份子,到了終戰初期,所面臨到語言政令轉換的問題,使得語言()使用,必須從日文跨越到中文。由此可知,戰後「語言的轉換」,對於跨越語言一代的台灣作家,的確帶來莫大的傷害,甚而造成了文學的空白。

當台灣人視國民政府軍政人員為解放者而竭誠歡迎時,卻換來比日據時代更加惡劣的「被征服者」待遇。經濟的獨占與壟斷、政風的貪污腐化、民生的凋敝、大陸人士壟斷權位、軍警的作威作福,一一造成民心的急速流失。人民從期望到失望、「由愛轉恨」的心理,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終於在一次不當的私煙取締事件中宣洩出來,掀起了震動全島的二二八事變。事件本身,以及隨後的屠殺、清鄉、白色恐怖等等鎮壓肅清手段,造成了無數人員的死傷。由於政治力量的介入,台灣文學曾幾度發生延續的危機。從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法頒布實施後,台灣社會進入所謂的白色恐怖時代,同時也導致文學上全面一元化的效應。

是以,跨越語言一代作家在政治、語言雙重的束縛下,須不斷地跨越自己與時代的艱難,因此對於他們而言,「跨越」的路如同漫漫長夜,在沈潛的黑暗中,他們抱著對台灣文學的使命感與熱愛,等待黎明的到來。

參、相關人物

一、《新選歌謠》的組織成員:

國語運動推行之初,唸日本書的國小老師們,才開始「晚上學國語,白天教ㄅㄆㄇㄈ」,音樂課也不能老唱日本兒歌,作曲的老師,泰半不會寫「國語作文」,寫詞的人,則以外省籍居多,但是《新選歌謠》的審查委員,可說「兼容並蓄」,有本省籍和外省籍,有內行的和外行的,年齡也相差很大

    莊永明在《呂泉生的音樂世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12)一書中對於《新選歌謠》的組織成員有詳細報導:

 

          一本負責介紹國內外富有樂教價值的歌謠傳譯及鼓勵個人或集體詞譜創作的《新選歌謠》月刊,由呂泉生負責主編,聘請戴粹倫、蕭而化、張錦鴻、李金土、李志傳和呂泉生為歌曲審查委員;而歌詞審查委員,游彌堅挑選了兩位國學淵博的教授洪炎秋、楊雲萍,再加上呂泉生推薦以前他在靜修女中的同事盧雲生和王毓騵共為四人擔任。

         《新選歌謠》的審查委員,可說「兼容並蓄」,有本省籍和外省籍,有內行的和外行的,年齡最大差距也達二十來歲,大家每月集會一次,由呂泉生擔任主席,負責評審當月份的來稿,也正因為審查委員「出生背景」的不同,觀念就很難得一致,往往為了一首歌曲的錄用,花費很長的時間去討論,「見仁見智」,各敘己見,最後再由游彌堅做協調工作。歷經八年有餘的《新選歌謠》審查作業,十位審查委員不計酬、不推諉,有始有終,默默耕耘。(52-53)

 

 

由此我們可看出《新選歌謠》月刊是由呂泉生負責主編;戴粹倫、蕭而化、張錦鴻、李金土、李志傳和呂泉生四人為歌曲審查委員;洪炎秋、楊雲萍、盧雲生和王毓騵四人擔任歌詞審查委員。成員之間的互動良好,絲毫沒有所謂的省籍情節。以下就是《新選歌謠》月刊核心團隊的人物簡介:

 

                  游彌堅(1897~1971

一八九七年,游彌堅出生於台北內湖的農家,原名「柏」,受過短期的「漢文私塾教育」。長大後,為了唸日治新式小學,以十三歲的高齡入學錫口(今松山)公學校,由於聰明,三年就畢業了,接著,高分考取總督府國語學校(今之台北師範),再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游柏先在老松公學校任教,兩年後請調回母校錫口公學校,由於教學優良,被提拔為直屬總督府(今之國立學校)的成德學院教諭。這是一所專收問題學生的學校,游柏以歌唱、遊戲、遠足、寫生等活動,來提高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氣質。

    游柏白天教書,晚上自修苦讀,廿八歲那年,考上錄取率極低的日本大學,攻讀經濟,畢業後,回台灣探查局勢後,就決定到中國大陸發展抱負。輾轉到了南京,被國民政府網羅,為了日治地區台北家人的安危,遂改名為「彌堅」,卅四歲娶名門閏秀王淑敏女士為妻(王女士的哥哥王賡將軍是陸小曼的丈夫),成為台灣人眼中的「半山仔」。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佈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次年三月一日陳儀派游彌堅為第二任台北市長,游在公暇兼任台灣大學教授與淡江中學董事長,維繫他在學術教育圈的地位。

就職後,游市長就展現文化人的行動力,於六月十六日成立「台灣文化協進會」擔任理事長。同一天,接收自日本人遺留下的公法人團體「台灣省教育會」,也重新掛牌運作,他仍是理事長。「文化市長」品味自是高人一等,文化協進會合唱團交由呂泉生籌組成立,同時也舉辦音樂會與比賽,資助張福興等人採擷民謠。「台灣省教育會」甫開張,游彌堅就指示策畫「第一屆徵募兒童新詩、歌謠、話劇」等活動,該活動催生了傳唱五十年的知名兒歌<造飛機>。

    游彌堅才擔任市長一年,就爆發了台灣史上最悲慘的二二八事件,他雖極力營救文化精英,卻得不到諒解,「半山仔」的身份,更使他的家人都遭唾罵,致使他的子孫,皆遠離政治。

    游市長自己也被禁錮了幾個月,在混亂的時局中,他深刻體會到「文化與教育的差距,會鑄成歷史的錯誤。」雖然已非當紅的官員,他還是運用豐沛的黨、政、經、商資源,默默地推動本土文化的札根工作。
    游彌堅在卸任市長之後,活躍於企業界,頭銜一大堆,享有「台灣觀光之父」的美譽,其事業成就極高。
 

                 洪炎秋(1899~1980

洪炎秋,一八九九年生於彰化縣鹿港鎮。一九二三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教育系,一九二九年畢業。一九三一年申請回復國籍獲准,領到中華民國國籍證書。光復之前在北大及北師大教書。二二八事變時,曾遭受波及,旋獲政府特赦。事變後任台大教授。長期任職國語日報社達三十餘年之久。一九六九年起擔任立法委員。一九八○年三月十四日因腦溢血不治,享年八十二歲。 洪炎秋是推行台灣國語教育居功厥偉的一位傳奇人物,與何容堪稱是兩位勞苦功高的最親密伙伴。中年以後長期擔任國語日報社社長,貢獻精力於台灣國語教育的推廣與普及。不僅如此,一九六九年,在他七十二歲高齡時,還獲民間各界推舉競選增額立法委員成功,迄逝世為止,質詢問政不遺餘力,是書生報國的典型人物。

 

                    張錦鴻(1906~

一九七二~一九七五年間任師大音樂系主任,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呂泉生(1916~

呂泉生筆名呂玲朗(日據時代),田舍翁、居然、鐵生、泉生、羅仙明秋、長風(戰後),一九一六年出生在台中縣神岡鄉,他是「台灣第一書庫」筱雲山莊主人呂炳南的後人。

    二十歲畢業於「台中一中」,而後負笈東瀛,入東洋音樂學校鋼琴科,二年級時,因意外傷害,右肩脫臼、手指受傷,乃改修聲樂。加以白俄貴族後裔史丹秦.謝比露教授的合唱課程對他影響頗巨,使呂泉生日後獻身了歌曲創作和合唱教育。

    二十三歲完成學業後,擔任職業歌唱家,在日本東寶劇場擔任要角,此時開始從日本名作曲家成田為三,學習作曲理論。

    一九四三年返台,滯留大稻埕時,採集整編了台灣一南一北的兩首閩南民謠--《六月田水》(嘉義)、《丟丟銅仔》(宜蘭),刊載於「台灣文學」雜誌上,是為以五線譜記錄整編閩南民謠成合唱曲的濫觴。不久又採編了《一隻鳥仔哮救救》。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實施皇民化的「新台灣音樂」運動時,禁止了鄉土歌謠演唱,而呂泉生卻在此時應「東京廣播協會」之邀,將這些閩南歌謠的合唱錄音帶,遠征日本,在當地播放。
    戰後,他先後指揮過 XUPA 「中廣」合唱團、「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今「台灣省交響樂團」前身)合唱隊、「台灣省文化協進會合唱團」,一九五七年,開始領導台灣第一個私立兒童合唱團,二十幾年來的辛勤耕耘,使榮星兒童合唱團,成為海內外聞名的合唱團。

    台灣音樂教育,他的貢獻,有目共睹,早期「一○一世界名歌集」中文版和九十九期「新選歌謠」月刊的編輯,及國民小學音樂教材的審訂,他都是策劃人,使台灣近代音樂教育才有了落實的基礎。 《搖嬰仔歌》、《杯底不可飼金魚》、《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這些有濃郁鄉土情的作品,必將生生不息地繞樑在大地之上。

盧雲生1913.07.28~1968.11.06

盧雲生原名盧龍江,嘉義人,生於一九一三年七月二十八日。 他於二十二歲時參加「春萌畫會」;從此,孜孜不倦在畫壇與文壇,埋首默默地工作。「春萌畫會」成立於一九二八年,是嘉南地區的畫家所組織的 美術團體,創始會員嘉義方面有林玉山、徐清蓮、施玉山、朱芾亭、蒲添生(雕塑家),台南方面有潘春源、黃靜山、吳左泉、陳再添等人。

一九三二年,以林玉山為首的「嘉義派」,決定另立門戶,於是台南畫家宣告退出,到了一九三五年,第六屆「春萌畫會」時,吸收了張李德、李秋禾、黃水文、盧雲 生和楊萬枝五人為新會員。他除了是「春萌畫院」(後來改稱)、還是鷗社旅北同仁、 台陽美術協會、青雲畫會會員,曾擔任過台灣全省美術展覽會及全省學生美術展審查委員。

一九五二年,他曾應聘為「新選歌謠」歌詞審查委員,其間自己也創作不少佳作,如呂泉生的《搖嬰仔歌》(台語)、郭芝苑的《紅薔薇》等等。 晚年,在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中國美術史」。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六日,不幸被一青少年所騎摩托車撞倒,送醫後棄之不顧,因延誤施救時間,而「遺下高堂妻子女」(林玉山悼詩)冤枉喪命,享年五十六歲。 

蕭而化( 1906.5.24∼1985.12.21 )

  蕭而化教授,生於江西萍鄉。原修習繪畫,但書香世家的背景亦奠立了他良好的音樂基礎,進入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學習鋼琴及西洋音樂理論,結下了他終生與音樂為伴的不解之緣,赴日深造理論作曲,更使他成為政府音樂推廣所倚重之人才。顯赫的績效,獲得故總統經國先生頒發「音樂教育特別獎」。

  蕭氏先後任教於廣西藝術專校,並擔任國立福建音樂專校校長,校務蒸蒸日上,聲譽日隆。尤其遷居來台後,除在多所學院教授音樂外,更籌組「中華民國音樂學會」,業餘也著有「現代音樂」等廿餘種著作及樂曲創作卅餘首。

  綜觀蕭氏對我國音樂教育及理論之傳授,有獨創之體系,並綜合古今中外之學說,堪稱音樂理論之權威學者,影響深遠。

戴粹倫( 1912.7.6∼1981.9.29 )

  戴粹倫教授,江蘇吳縣人,生長於音樂家庭,早年即顯露音樂天份。上海國立音樂學院畢業後赴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學院深造,學成回國後到各大城市舉行小提琴獨奏會,馳譽全國樂壇。先後擔任上海國立音樂專校校長、上海市政府交響樂團指揮、台灣師範學院音樂系主任及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團長兼指揮等要職。

  一九五一年九月戴氏指揮「音協合唱團」召集當代聲樂精英連續三天在台北中山堂演出清唱劇「羅莎曼」轟動一時,為台灣日後的音樂活動開啟了珍貴的首頁。

  戴氏培育音樂人才,推廣音樂教育均不遺餘力。又先後多次代表我國出席國際會議或應邀出國演出,對我國國民外交與文化交流有莫大貢獻。

 

李金土( 1901∼1972 )

一九三二年(昭和七年),台北公會堂裡人山人海,因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行的西洋音樂比賽,比賽項目是小提琴演奏。主辦人李金土,是台灣第一位赴笈日本進修小提琴的音樂家﹐而音樂比賽,就是他在日本學成歸國之前,得到的啟發。
    李金土就讀國語學校師範科時,受到台灣第一代音樂家張福興、柯丁丑的音樂洗禮,決心投身音樂。二十二歲,李金土畢業後,立即考上日本東京音樂學校,返台後任教於母校,為台灣的小提琴音樂植下了根基。
    一九二O年代,台灣的音樂水準遠落後殖民國日本三十年以上,學生多以醫學、法律為最崇高的志業,但在李金土返台後,音樂家陸續赴笈東渡,幾年後就增加了一批生力軍,如江文也、林秋錦、林進生、高慈美等人。
    從「鄉土訪問演奏會」到一九三六年因為中南部大地震而舉辦的「賑災義捐音樂會」,李金土和當時的音樂家完全投入,而這兩次由台灣新民報舉辦的音樂會,也讓日據時代的台灣音樂發展達到顛峰。
    光復以後,李金土任教於師範大學。
    台灣的音樂﹐從初期的蠻荒到現在的蓬勃﹐李金土的一生,就是台灣音樂發展從萌芽到開枝散葉的最佳寫照。


 
李金土的重要經歷:
  1901 生於台北
  1926 組弦樂四重奏樂團
  1932 舉辦西樂比賽
  1936 參與賑災義捐音樂會
  1941 成立明星合唱團
  1972 心肌梗塞去世,72
 


                     王毓騵(?)

王毓騵先生,為近代知名譯詞及填詞者,曾任教於私立靜修女中。作品甚多,如「採茶歌」、「山谷裡的燈火」、「母親」、「快樂人生」等。

 

 

                          楊雲萍(1905~2000)

楊雲萍,本名楊友濂,是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之中,少見的古文、白話文、日文俱佳的作家。
    作品有舊體詩、新詩、散文及隨筆等。公元一九○六年出生於台北士林。祖父為士林宿儒,自幼即受到良好
    的漢文教育。

中學時,考入台灣總督府台北中學校,是該校僅有的兩名台灣人學生之一,與日後之優秀的日
    文造詣應有相當關係。

 

    一九二五年,與友人江夢筆合力創辦了台灣第一本白話文雜誌──《人人》。在辦雜誌之前,楊雲萍已在
    《台灣民報》上發表多篇作品,有隨筆、短論、小說和新詩。有的用古文寫,有的用白話文,甚至有的還
     是流行口語,從這裡可以看到作家在摸索試探的創作痕跡。

 

    《人人》只出了二期,內容卻相當多樣,有散文、小說、新詩、古詩、短論,也有翻譯詩。《人人》雖
      沒有辦下去,但它開啟了白話文創作的先聲,只可惜無法像《台灣民報》那樣,成為新文學的重要舞台
     ,後來楊雲萍加入《台灣民報》陣營,重要的作品都發表在那裡。

 

    一九二六年,楊雲萍赴日讀書,先入日本大學文學部預科,再入日本文化學院大學部文科,著名的日本
     作家菊池寬和後來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都任教於此。赴日留學前後,是他創作的高峰期。留學
     後,雖得名師指導,但作品不僅沒有明顯增加,反而走向尾聲,主要是興趣改變,轉向歷史研究。戰後
     曾擔任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簡任參議,一九四七年起即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一九四六年,「台灣文化協進
     會」成立,發行《台灣文化》,楊雲萍出任主編,並發表〈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回顧〉及雜記多篇。

早期的新詩及小說,部分分別選入「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灣作家全集」。有《楊雲萍、張我軍、
    蔡秋桐合集》。

 

      李志傳(1903~1976

西元一八六五年,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Maxwell醫生抵達台南,一邊傳教、 一邊行醫,傳教時歌頌的那些旋律性強又易唱的聖詠,便傳遍當時的南台灣;而後又引進風琴、鋼琴來伴奏,由獨唱、齊唱逐漸發展為複音合唱。此外,台南神學院、長榮中學、長榮女中等教會學校陸續成立,培養出許多早期的音樂家,如林秋錦、林澄木、高錦花、高慈美、周慶淵、李志傳等人。

一九四五年以前,日本占領時期,「新音樂」開始在臺灣出現。陳泗治(1910~)、呂泉生(191 6~)、李志傳(1902~1976)和郭芝苑((1921~)都曾在日本學習作曲。他們四位是臺灣最早寫西式音樂的作曲家。彼此的風格也很相似,即是用臺灣民間的曲調,配以西方古典的調性體系和聲而成。

台灣光復後,我政府於民國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派李志傳先生接收台灣省立屏東女子中學,擔任首任校長,並更名為「台灣省立屏東女子中學」,任期由民國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九年七月止。

一九五二年九月廿五日,市府合併福星初中與大龍峒中級補習學校為「台北市立初級中學」,於雙連現址徵收校地,營構校舍,簡派督學李志傳先生兼任校長。

二、新詞曲創作人大都是師範學校畢業的國小教師:

黃瓊華在《台灣文藝》第163/164期合刊〈台灣的語言政策〉一文中指出師範教育是語言政策推行的主要機構:

 

    由於光復後擺脫殖民地餘毒,此批精英份子並未被國民黨信任,在光復後未能進入政府機關擔任治台的任務。當時國民黨在中國推行國語政策的公文系統,使台灣一代的知識份子再度掙扎,他們熟悉的日文書籍被斷絕,日語被禁用,在文化上他們在祖國的禁制下被迫患上日本文化的社會遺忘症,努力學北京話,此語言政策有鑑於日本在台灣實施日化政策,台灣地區使用日語的情況非常普及,所以在政府接收台灣後,國語的推行即成國化教育的主要工作項目,究其目的則在於日本文化的壓制與影響,打破語文上的隔閡,加強與「祖國」的聯繫認同,「團結同胞感情」。由於語言政策,學校變成社會控制的主要機構。 (1998.8,頁39)

    師範教育將培養教師的學校和一般學校分開,予以獨立設置。師範學校的教育注重意識型態的控制,美其言為重視忠孝倫理的教育,使培養出來的教師,個個都成為國家精神建設的尖兵。師範教育因免學雜費且有生活津貼,吸引許多貧苦家庭的資優生和在傳統社會中家長比較不願作教育投資的女兒。由於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大部分在思想與行為上都較保守,加上將教師的地位列為與軍人和警察等,師範教育早就遭受政治權力的干涉,在國語政策的協控下,教師必須負起合理化政府控制人民的政策宣導,和擔任國語的文化警察。此種師範教育觀與日本明治時代的文部大臣森有禮的師範教育觀極為類似。他將教師附屬於權力的倫理觀,並和強有力的國家主義觀念結合。

    國語政策使師範生往往將國家目的放在教育的第一優先地位,師範教育專注的是職業教育的性質,師範生除了被迫接受國家及黨至上的觀念外,還要接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人生觀,藉此達到培養無條件奉行國家政策的教師目的。為了控制師範生的思想,禁止學生研究學問的自由遂變成其教育的主要方針。(1998.8,頁43)

 

是以,在政治、語言雙重的束縛下,師範學校畢業的國小教師沈潛了幾年後,老師們因為身負中文教學重任的第一線,首先突破語言轉換的障礙,在文學創作的路上找到與政治最不相干的出路兒童歌曲的創作

《新選歌謠》月刊創刊後,這些天真的、欠缺科班功力的小學老師們,創作出一首一首傑出的兒童歌曲,比較有名的有:〈造飛機〉的吳開芽、〈三輪車〉的陳石松、〈只要我長大〉的白景山、〈吊床〉的曹賜土、〈妹妹揹著洋娃娃〉的周伯陽、〈耕農歌〉的曾辛得、〈紅薔薇〉的郭芝苑等他們都是師範畢業的國小教師。

 

肆、歷史脈絡

 

一、出刊動機:

   (一)、因為光復後「推行國語」的教育政策,不准再唱原有的日本歌,音樂教材幾乎成了真空狀態。民國四十年的某一天,熱衷文教工作的游彌堅約談了呂泉生,和他討論樂教工作必須積極展開,他說:

 

「台灣光復到現在也有五年多了,但是到處仍然在唱日本歌曲,或是日本曲調改填中文歌詞;這是多麼不正常的現在,我們要努力轉移這種不良的風尚,我有幾點構想,想徵求你的意見和看法,首先『台灣文化協進會』的音樂部要增設歌謠研究會,負責移轉這種不良的風氣。」(《呂泉生的音樂世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12),頁52

 

   (二)、游彌堅才擔任市長一年,就爆發了台灣史上最悲慘的二二八事件,他雖極力營救文化精英,卻得不到諒解,「半山仔」的身份,更使他的家人都遭唾罵,致使他的子孫,皆遠離政治。游市長自己也被禁錮了幾個月,在混亂的時局中,他深刻體會到「文化與教育的差距,會鑄成歷史的錯誤。」雖然已非當紅的官員,他還是運用豐沛的黨、政、經、商資源,默默地推動本土文化的札根工作。

 

   (三)、「台灣省教育會」甫開張,游彌堅就指示策畫「第一屆徵募兒童新詩、歌謠、話劇」等活動,募集新歌活動的熱絡,也激發起他要建立「歌謠曲庫」的使命感。

二、月刊的時代使命:

 

在曲盤(早年台灣人對LP唱片的稱呼)不甚普遍,卡式錄音帶還沒誕生的年代,是本土創作歌曲與譯介世界名曲的唯一傳播媒體,《新選歌謠》月刊的創刊的使命有:

(一)、它是年輕創作曲者的園地,鼓勵個人或集體詞譜創作。

(二)、負責介紹國內外富有樂教價值的歌謠傳譯。

 

三、後續影響力:

 

莊永明在所著的《呂泉生的音樂世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12)一書中提到:

         《新選歌謠》所擔任的兩項工作,至今影響力還存在著:

 1.在傳播媒介還不很發達的當時,它的「音樂通訊」成了當代樂壇訊息報導,而今成了重要的音樂史料。

 2.它是當代音樂工作者的創作發表園地,栽培了不少作曲家。所錄取刊登的歌曲,多數被選用在國立編譯館主編的中、小學音樂課本裡。而且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學校也採用為教材。(52-53)

 

我們可以整理出它的後續影響力有:

(一)、「新選歌謠」每期的刊後語,彷彿是每個月的「文藝新聞報導」,可以知道李抱枕、趙元任、黃友棣等樂人來台的消息,也可以看到張繼高引進美國的交響樂團的資訊,偶而會有樂評與音樂比賽的花絮,成了當代樂壇訊息報導,而今則成了重要的音樂史料。

(二)、選錄的歌曲更是日後台灣音樂教材的主要內容:根據統計省教育會的國小音樂教材選自《新選歌謠》的歌曲比例,第一冊55%,第二冊50%,第三冊38%,第四冊59%;另外後來由國立編譯館主編的中、小學音樂課本裡,也多選用《新選歌謠》的歌曲。

(三)、東南亞一代的華人學校也採用《新選歌謠》的歌曲為教材。

 

四、停刊原因:

 

為什麼呂泉生主持的《新選歌謠》只持續了九十九期,不再繼續呢?這個答案有以下三個線索可供參考:

 

   (一)「呂泉生說:並不是因為經費短缺,而是因為作為小學音樂教材的目標已經足夠,當初如果能將目標轉變為致力於台灣音樂藝術創作,《新選歌謠》的功勞將會是不可限量的。」(〈郭芝苑的口述歷史〉吳玲宜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

    (二)「修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一樣也能在音樂史上留下它應有的地位,而新選月刊發行了象徵永恆的九十九期,我個人能肯定的說,我們所投資的心血是永遠不會白費的。」(《呂泉生的音樂世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12,頁53

    (三)「有關「新選歌謠月刊」乙節,值得一提,該月刊係發行人:游彌堅先生,編輯人:台灣省教育會音樂教育協會,它過去對我國音樂教育貢獻頗鉅,後年因各種因素無法繼續發行,而現在已經停刊,令人惋惜。」(〈兒童歌謠的欣賞〉《笠》第八十五期,1978.02,頁44)

 

五、其他特點:

(一)高薪邀請台大、師大教授翻譯世界名曲,填寫中文歌詞。如台大外文系德文教授周學普、台大歷史系教授楊雲萍、師大音樂系教授蕭而化等人。

(二)在台灣還沒有「著作權」觀念的年代,游彌堅與呂泉生主導的新選歌謠,就非常重「著作人格權」與「姓名表示權」,每一首詞、曲都有作者,真名或筆名都清楚標示。

(三)根據敦芝苑、楊兆禎、陳石松等人的回憶,月刊的稿酬相當高,是延續日本人重視文化的行事風格。

    (四)為了鼓勵後進,提昇投稿者的創作興趣,不厭其煩的對投稿作品給予潤色修改,而後再與原作者連繫,分析修改的必要性所在,但仍然尊重他們的創意,以他們的名義發表,卻從不提及「整理」的工夫。

 

伍、新選歌謠的內容

 

一、封面:封面上除刊名《新選歌謠》外,當期目錄也直接印於封面上。

二、《新選歌謠》月刊,是每期約有十頁的五線譜期刊,每期內有三到八首的歌謠,包括有各國名曲譯作、兒童創作歌謠(童謠)、愛國歌謠(反共抗俄歌曲)、本土民謠(收錄閩、客、原住民各族之民歌加以譜曲)等。一般來說第一首都是各國名曲譯作,相信這些世界名曲應該是當時台灣省教育會已完成翻譯的傑作《一零一世界名歌集》中所收錄的。徵求童謠時,針對其內容和文字有要能適應兒童的理解、能表現兒童實際生活的要求。九十九期中總共收錄了四百五十七首歌謠,其中百分之三十是各國名曲譯作,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兒童創作歌謠,另外有百分之六左右的愛國歌謠、百分之三左右的本土民謠。初創刊時,各期中所介紹的愛國歌謠與民歌較多,到後期時,則是兒童歌謠與合唱曲比較多。

三、封底:除印版權頁外,每期也有「音樂通訊」,成了當時樂壇訊息報導,而今成了重要的音樂史料。

 

陸、結語

    日據時代,殖民政府查禁漢文,台灣作家只好用日文寫作。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全力推行國語運動。在這時期,台灣的兒童詩壇,日文作品已逐漸消失,可以說是全盤中文化,甚至連台灣童謠也因此而衰弱了。

    林文寶在《兒童詩歌論集》〈試論台灣童謠〉中則有如下的說明:

 

          光復後,由於教育的普及,以及大陸人的來台,就台灣童謠而言,應運而起的是所謂「國語童謠」。

          我們可以說,國語童謠的流行,即是台灣童謠的衰亡,其時間約自五十年代末期起。到了六十年代末期,電視興起,則台灣童謠已成絕響。(335~336)

 

    又吳宜婷在《台灣當代兒歌研究(1945~1995)》論文中則將台灣當代兒歌(1945~1995)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播種期、萌芽期和成長期,其中對於播種期有如下的說明:

 

    播種期指的是當代創作兒歌發展的初期,從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七九年間,共計三十五年,佔去五十年中十分之七的時間。這一時期的兒歌,不論在出版品或者是學術活動,都呈現弱勢的情況。此期的出版品僅有八本,在出版品不夠的情況下,要推動或舉辦一些學術討論活動,自然遭遇困難。在獎項方面,當時並沒有專為兒歌設置的獎項。一九七四年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設立,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兒歌是歸入兒童詩歌類,並未獨立成項,可知當時對於當代創作兒歌的認識仍是不足。

    在播種期中,關於作家作品部份:周伯陽創作的〈花園裡的洋娃娃〉,這首兒歌日後由蘇春濤、李志傳譜曲,也就是今日廣為傳唱的〈妹妹背著洋娃娃〉------(61)

   

   而在這「國語兒歌」播種時期,《新選歌謠》月刊除了提供兒童歌謠創作的發表園地外尚有介紹國內外富有樂教價值的歌謠傳譯、扶植創作人、傾全力推廣、尊重著作權等貢獻,以及後來成為重要的音樂史料,其選錄的歌曲更是日後華人世界音樂教材的主要內容等,都是其他當代刊物所望塵莫及的

    持此,筆者堅信,《新選歌謠》月刊對兒童歌謠的後續影響,如今仍在繼續發酵衍生,隨著時空距離拉長、間隔,《新選歌謠》月刊作為劃時代理念的催化劑、行動催生者的先驅觸媒地位,祇會與日俱增而不致日益減損。

 


參考資料

                                    1.新選歌謠月刊(一~九十九期) 台灣省教育會音樂教育協會編 台灣省教育會 1952.01~1960.03
2.中國歌謠大家唸 馮輝岳著 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992.6
3.呂泉生的音樂世界 莊永明著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4.12
4.台灣兒歌與民謠之旅 劉美蓮著 台北音樂教育學會 1995.08
5.〈台灣兒歌歡樂送〉 劉美蓮 台北市教育局  1995.08
6.兒童詩歌論集 林文寶著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11
7.當代台灣兒歌研究(1945--1995)吳宜婷著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96.6
8.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 阮美慧著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5

9.〈台灣的語言政策〉 黃瓊華 《台灣文藝》第163/164期合刊,1998.8,頁三二~四八。
10.周伯陽與兒童文學 吳聲淼著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