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of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2003年的新聞回顧

 

    本網站即日起歡迎各地華文文學研究者提供「新聞稿」。請以「新聞體」撰文。內容可針對「華文作家動態」、「華文文學出版消息」或「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發展現況」等,儘量避免廣告性質的文句。

2004年的新聞


 

澳大利亞作家陸揚烈長篇巨著《墨爾本沒有眼淚》出版

 

        澳大利亞維州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資深作家陸揚烈先生近月喜訊瀕傳,十月台灣僑聯總會公布的年度「海外華文著述創作獎」,陸揚烈先生去年發行的散文集《外婆橋上的孩子》榮獲了「散文類」佳作獎。消息傳來,作協文友們均額手稱慶,分享這位多產知名作家的榮耀。

        而在報上連載經年的長篇小說巨著墨爾本沒有眼淚》也已由香港語絲出版社取得版權,並於十月出版發行。這部長達二十多萬字的長篇,描繪兩代人命運曲折悲歡感人的情節,反射泱泱古國在歷史波動中的脈搏跳動。該書也同時收錄了另一個中篇校園之花,可見作者創作力的旺盛。全書厚達450頁,繁體字印刷。

        上海作家協會的唐鐵海主任作為此書的責任編輯,在後記雜感中如此評議陸老:「作者以擅長的長篇小說傳統藝術手段,注重從人物性格持徵,來構建曲棍球離奇的悲歡離合故事,作品衷滿對故國故土故人的深深眷戀,橫溢風物人情的情趣,以及交錯時空的域外風懈情和異國情調的構勒。引人入勝,頗具可讀性。其獨到的思想觀點,發人深思……

(澳大利亞•心水  2003/12/24)

 


 

《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新書發表會  

        佛光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將於十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一點半起,舉辦「《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新書發表會」暨「台灣的世華文學研究」座談會。本書結合了台灣、大陸、新加坡三地多位學者,分別撰文評析台、港、澳、美、加、新、馬、菲、泰等國七十位詩人的代表作品。活動地點在耕莘文教院(台北市辛亥路一段二十二號四樓),與會討論人為龔鵬程楊松年、趙孝萱與楊宗翰現場備有茶點與若干贈書,免費入場,歡迎參加。洽詢電話:03-987100021103伍助理。

(楊宗翰  2003/12/24)

〈相關訊息_1〉

〈相關訊息_2〉


 

「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成立暨《世華文學家》創刊號出版

 

        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是由一批熱心的中、港、台和東南亞等海內外華文作家在香港籌組成立的世界性文學社團。該社團立足香港,背靠大中華,面向全世界,藉以推動並促進華文文學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與交流,擴展它在各大洲、各國和各區域中的發展空間,建立多元化的聯繫紐帶,從而提升華文文學的國際地位。

        目前該會已有永久會員與普通會員合共300多名,新會員將陸續增加。世界級著名學者、作家如季羨林、饒宗頤等受聘為該會名譽會長,顧問團顧問及名譽委員人數約100名,均為當今各國華文文學界的精英、資深作家、著名學者教授,陣容龐大。該會並於200311月出版了報刊《世華文學家》創刊號。該刊獲得多家具規模的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機構及其網站的支持,貼上專欄網頁,供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文友、讀者和華文文學研究者瀏覽。

(香港•忠揚  2003/12/24)

 


 

北京《世界華文微型小說》月刊長期徵稿

 

        由多位知名作家、學者擔任顧問,淩鼎年擔任名譽主編、賀鵬擔任執行主編的《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精彩故事》長年面向海內外作家、作者以及理論家、翻譯家徵集主題思想積極、格調高雅、風格各異、題材多樣的華文微型小說、故事作品。歡迎投稿!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創刊於20037月份,至今已出版6期,廣獲好評。該刊大32開,每期72頁,封面全彩印刷。來稿請儘量控制在1500字以內,謝絕舊作重登及一稿兩投,尤其歡迎描寫生活狀態、愛情、武俠、偵探推理等稿件。稿件錄用者將寄贈樣刊,以致謝意;唯限於經費,恕無稿酬。來稿請寄:北京市五芳園274—021信箱(郵編:100040),電話86-010-82590698。或寄電子檔至賀鵬主編之電子郵箱: hepeng205@sohu.com 。  

(北京•賀鵬  2003/12/24)

 


 

「兩岸現代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台北召開

 

        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當代詩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兩岸現代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十二月六日、七日假台北市濟南路台灣大學校友會館召開。臺海兩岸詩人及作品交流,從1980年代後期以來迄今已有十多年,雙方對於詩作的發表以及詩作、詩觀、詩學的討論較多透過此間的詩刊進行,例如《台灣詩學季刊》於1990年代初創刊時就曾推出「大陸的台灣詩學」專輯,引發兩岸詩人及詩論家熱烈討論,成為當年詩壇與文壇上聳動的話題。本次研討會邀請了大陸研究台灣新詩的重鎮,包括古遠清、吳思敬、朱雙一、陳仲義等人與會發表論文,並參與討論,和台灣現代詩的研究者翁文嫻、須文蔚、鄭惠如、簡政珍、陳信元等人,首度面對面的交鋒,精采可期。佛光大學當代詩學研究中心的成員:孟樊、陳義芝、張默及楊宗翰等人也都發表論文並參與討論。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當代詩學研究中心  2003/12/04)

 


 

「兒童文學資深作家陳千武先生及其同輩作家作品研討會」於靜宜大學召開

 

        台灣,美麗的福爾摩莎,也是兒童文學的綠地,為激發國人重視、珍視本土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尊重資深作家的成就,「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特於112223日假靜宜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兒童文學資深作家陳千武先生及其同輩作家作品研討會」。本研討會旨在發起對於戰後第一代台籍作家兒童文學作品的研究,以陳千武、詹冰、施翠峰、陳秀喜及張彥勳等人作為本次研討的主題人物,發表論文主題包括上述資深作家之寫作背景、兒童文學觀,以及其童詩、小說、民間故事與翻譯作品等共九篇論文。

        1122日上午將邀請陳千武、施翠峰及詹冰先生擔任專題演講人,與兒童文學同好分享其寫作經驗。此外,有鑒於兒童文學史料收集整理工作之迫切與重要性,1123日的座談會以「史料的收集與整理」為主題,邀請林武憲、邱各容與嚴淑女三位分別在兒童文學史料收集上具有經驗及心得的人士為座談會的引言人。

        期望藉由本研討會拋磚引玉,促使各界對早期台灣兒童文學作家品的重視,釐清台灣本土兒童文學的發展與精神,展望未來的創作方向,以供各界參考。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2003/11/15)

 

 


 

兩岸學者話東北──兩岸女性文學發展研討會召開

 

為開拓女性文學研究在兩岸之間可能形成的對話空間,中華發展基金會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所,於2003年11月1、2日於台大社科院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徐州路21號)舉辦「兩岸女性文學發展研討會」。在區域平衡與多元互動的考量下,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從大陸東北地區孫春平、王本道、王金武、李鐵、張穎、何曉芳、黃莉莉、金鷹士等八位遼寧省作家、編輯、研究員與文學評論家來台發表論述。研究議題包括:清代滿族女性詩的民族性格與藝術特點、女性文學的侷限與延伸、女性散文小說的自我意識等等。

台灣新銳作家與學者,亦分別由女性病患文學、上海女性風景學,與女性散文之男性形象等不同面向的研究課題,共同參與討論。本會除兩岸論文撰稿人之外,11月1日上午特邀台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陳信元與大陸南京大學朱壽桐兩位教授就「女性文學發展的兩岸對話」進行男性觀點的學者對談。另外,11月2日上午邀請台灣封德屏、康來新、張曉風三位女性知名學者作家,就「女性書寫.書寫女性」主題進行座談。

會中亦邀請多位學者專家,除前述者外,另有大陸王寧、香港黃維樑、台灣學者龔鵬程、鄭明娳、馬森楊松年、李瑞騰、趙孝萱、朱嘉雯、孟樊、江寶釵、鍾慧玲、楊錦郁、向陽、張曉風、康來新、封德屏、林明昌、李栩鈺、李宜芳楊宗翰等多位特約討論學者及座談人士。希望兩岸女性文學研究的視角,能夠藉由此次的交流,達到更開拓與嶄新的學術視野。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  2003/10/31)

 


 

《閱讀馬森──馬森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了

 

馬森教授,山東省齊河人,1932年生,1949年來台,是台灣當代重要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及學者,現為「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20021019日,「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為替馬森教授慶賀七十大壽,特於台北舉辦「馬森作品學術研討會」,會中除邀請時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的名作家龍應台進行開幕演講,並發表論文多篇及座談會一場,對馬森其人其書進行深入而全面的研討。

該次研討會獲得極大的迴響。「聯合文學出版社」為向馬森教授致敬,特將此研討會十三篇論文、會議記錄及相關評論索引資料等輯為一帙,於日前鄭重出版。

馬森作品是台灣文壇一爿壯麗的風景,在世界華文文學文壇上,亦有相當的地位與知名度。展望未來,「馬森學」的研究正方興未艾。

 

(徐錦成 2003/10/31

 


 

韓秀來台擔任「佛光人文社會學院駐校作家」兩週  

旅居美國的著名作家韓秀(Teresa Buczacki)應台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之邀,於本月(10月)6日到校,擔任為期兩週的短期講座。將在該校舉辦兩場文學研究專題講座、一場作家創作經驗演講、於該校大學部中文寫作課講授中文寫作之方法,並於每週二、四舉辦駐校作家寫作駐診,解答與會人士寫作上的疑問;另外,並於宜蘭各高中學校進行多場演講。

韓秀為蜚聲海內外的著名作家,人生經歷充滿傳奇性;她生於紐約,長於中國大陸,文革期間被下放山西三年,流放新疆南部沙漠九年。回美後,曾任教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姜霍普金斯國際關係研究院,講授中國古典文學、現代中文等;她參與編寫的語言教材,至今仍是美國十所著名大學及加拿大、瑞典等國政府所使用的教科書。後隨外交官夫婿足跡遍歷大陸,臺灣,南歐,美國。1982年起開始執筆,下筆浩浩蕩蕩如滾滾長江,一泄千里。散文發人深省,有《秀色可餐》、《心繫兩岸》、《重疊的足跡》等十餘部,作品充滿對人的熱情與真誠,短篇有《濤聲》、《親戚》、《生命之歌》等近十篇;長篇《折射》、《團扇》驚心動魄,曲折感人。《團扇》更因被評為具有「真實的厚度」而造成轟動。韓秀同時為聯合報,中央日報,國語日報等六家報紙撰寫每月專欄,抽空且從事翻譯,介紹中國文化。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2003/10/12)

 


 

王景山編著《台港澳暨海外華文作家辭典》修訂本出版

 

由王景山編著的《台港澳暨海外華文作家辭典》於199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之後,佳評如潮,馳名海內。在許多作家、評論家的要求和建議下,出版社決定出版修訂本。修訂本仍由王景山負責,於1995年開始工作。入典作家原為六百餘位,修訂本新增二百位,達八百餘位;總字數則由五十萬字增至九十餘萬字。王景山自陳:「在我獨力工作的六年中,為此書的補充、修訂,先後和四百位左右的作家取得聯繫。為補正、改定辭條,和他們書信來往,交換意見,反覆商榷核對,這幾年中單我寄給台港澳暨海外華文作家的信函,即達千數百封以上。除新撰約二百位作家的辭條外,舊有辭條絕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修改補充,部分進行重寫。和已出版的作為文學工具書的同類辭典相比,在介紹作家生平經歷和創作情況方面,我自信所提供的資料是更為全面、系統、豐富和翔實的。」編著《辭典》是千秋大業,工程浩大。王景山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欽佩。這部《辭典》,值得我們肯定與喝采。


(徐錦成  2003/9/24)

 


《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  

華文語言成為世界單一語言閱讀市場生態形成後,台灣出版界往往以最快速度出版大陸文學創作者如莫言、王安憶、余華的作品。台灣本身對於世界華文文學採取一種有容乃大的高度興趣。在這樣的出版文化裡,一本自許為「華文世界核心作家的創作平台」的文學雜誌誕生,取名為印刻文學生活誌

英文INK,中文「印刻」,發音恰巧相同,也都是構寫人類思想,留下墨跡的意思。不分地域種族差異,將深刻的內涵思想成為人類共通的生活態度。印刻問世前,台灣島內正處在高度包裝年輕作家,與八卦雜誌共沉淪的危機感當中,許多人甚至疑惑、擔心這又是另一本八卦媒體。印刻先在八月中旬推出以「雲門舞集三十週年」專題的創刊前號,封面人物林懷民氣象明朗的照片,揭示該雜誌迎接瑰麗珍貴文化的決心。九月創刊號主打朱天文長篇小說新作巫言,台北、香港、上海三地年輕小說家駱以軍、董啟章、葛紅兵抒發同一個世代小說家文學創作的理念,並有黃春明在家鄉宜蘭「文學原鄉」的生活肖像。

(陳文芬  2003/9/10)

 


 

金庸再現江湖──《金庸作品集》「世紀新修版」陸續出版!

 

        從首部《書劍恩仇錄》到封筆之作《鹿鼎記》,金庸堪稱全球讀者最多的華人作家。金庸武俠小說被譽為「全世界華人共同的語言」,半個世紀來不但連載、出版、修訂、再版,亦一再授權改編為電視劇、電影、漫畫、卡通甚至於電玩。而二十世紀末,「金學研究」更躍入學術殿堂,在海峽兩岸都舉辦過「金庸小說學術研討會」。儘管大師早已宣稱封筆,但自1999年起,距上次修訂二十三年後,金庸再次提筆修訂眾所熟悉的十五部鉅著。金庸以其近八十歲的高齡繼續追求完美,再次淬煉的「世紀新修版」陸續問世,預計未來兩年內將陸續出版,屆時將出現新舊版《金庸作品集》並存書市的盛況。至於內容情節會有何不同?諸多要角的個性命運將如何發展?在金庸要「讓他們更符合人性」的說法下,讓我們屏息以待。

(周煌華  2003/8/20)

 


 

《從選集看歷史:新馬新詩選析(1919-1965)》出版了

        結合新加坡多位學者共同努力編選的《從選集看歷史(1919-1965)》一套五冊(創意圈工作室出版),首卷《新馬新詩選析(1919-1965)》已於日前(2003年5月)發行。其餘四卷(小說、散文、戲劇、論文)亦將於今年內陸續推出。這套書由楊松年教授主編,編委包括黃孟文、歐清池、林順福、郭惠芬、蘇衛紅方桂香等,均為新加坡著名學人。除了作品選刊,亦附有精闢導讀;兼具文學性、歷史性及學術性;是新加坡文學史、出版史上最盛大的一套選集。這套叢書的出版,無疑將替有志於新加坡華文文學研究者開啟一扇方便大門。

(徐錦成  200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