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威應時代而行

陳國鎮

自詡為科學昌明的時代,接踵而來的竟然是令人手足無措而又致命的疫情,在疫情的蹂躪摧殘下,有多少人感受到這是人定未必勝天的果報?瘟疫的侵襲從來所向披靡、無孔不入,令人心生恐懼之甚絕不亞於戰爭之威。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地的疾病管制中心,現在正追著瘟疫而疲於應付,人類的防疫能力很多時候顯得相當軟弱無力。SARS的疫情就目前來看,恐怕短期內無法奢望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消除,那麼我們該如何求生呢?

過去瘟疫肆虐的歷史裡,人類始終處於捱打的劣勢,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能夠扭轉情況站在優勢嗎?如果不能,那麼人類無疑要遭受許多瘟疫的劫殺而無法安心地過日子。為何我們總是處在劣勢下?假使人類不謙恭自省,還繼續漫無節制地荼毒環境和人心,更為凶險的疾患恐怕會一一到來。

上世紀初(1918~1919)的流行性感冒,在短短的一年多裡,奪走了全球約2000萬(另說為4000萬)人的性命。由此可見瘟疫之肆虐,對人類的摧殘力實在大得驚人。如果我們不能省察其禍因,只是一味依賴抗生素類的藥品治標而不治本,人類又何嘗不會被瘟疫消滅?

許久以來,很多廣告說詞或醫療資訊誤導了我們,讓許多人變成「藥到病除」「生病就看醫生」的忠實信徒,彷彿每一個人都沒有自衛的能力,都是藥物或醫療下的倖存者,相信只要看醫生和吃藥,什麼疾病都能驅除。因此生病看醫生、吃藥,被誤認為是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人體與生俱來的防衛本能到哪裡去了?在醫藥不發達的時代,人類祖先是怎麼活下來的?人的存活和繁衍不是以防衛本能為主嗎?醫療與藥物的護衛畢竟只是輔助,而不是健康或存活的必要條件。

醫療或藥物對人類的意義,首要在強化人體的防衛機能,其次才是袪邪的作用。它不能過度越俎代庖,取代人體的防衛機能,更不應該反過來傷害正常的機能。健康需建立在自體穩固的防衛機能上,一味依賴醫療和藥物,不會擁有真正的健康。如果一個人的觀念不是這樣,那他在常識上已經是不健康的人,面對瘟疫的摧殘又怎麼不是處在劣勢下呢?對自身都沒有信心,如何在疾病中求生存呢?SARS的疫情來勢洶洶,誰也不知道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因為摸不清楚它是怎樣的病毒,所以無計可施。即使將來能摸清楚一些,它也難免像愛滋病和癌細胞一樣,依然不知道該怎麼對抗它,繼續成為人類的絕症之一而已。

別等著靈丹妙藥來救命,如果不改一改觀念,好好鍛鍊體魄增強抵抗力,人類怕是會很快就要被滅絕了。人類的祖先能代代繁衍而至今天的我們,他們不盡然是依賴外在的藥物,多半是靠著自身強大的免疫機能。藥物的發展至今還是趕不上微生物變種和繁殖的速度,藥物是死的,微生物是活的,若要它們兩相較量,勝負之勢不待交戰也能分曉。因此想對抗微生物的進犯,必然是應動用到活的機能,才有足夠靈活的機制已對應微生物的變化無常,依賴死的藥物永遠沒有十全的保障。

SARS的致命力來看,我們必須以提昇自身的抵抗力才可能處變不驚,戰勝瘟疫的侵擾而保全性命。過去醫與藥都不發達的時代,人類從災難頻仍的生活裡,累積了許多養生保健的經驗,現在的我們照著鍛鍊,也一樣有助於強化自己的身心健康,例如練氣功、作息規律、飲食有節度、待人謙和、維護自然的生態、整理環境的衛生等,都有直接的保健效果。

只有體質健康才能趕上瘟疫的腳步,因為防衛能力的應變足夠靈活,才可能消弭病毒或細菌,也比較容易和它們取得和平共處的關係。為了求自己的生存,消滅對方不是必要的條件。反過來,若能調節自己的身心,使雙方可以共存共榮,才是上策的求生之道。從事防疫工作的職志,不應以撲殺病原作為唯一原則,而應以提昇人體的免疫機能,馴化入侵人體的微生物為主。

病毒性的瘟疫之所以能繁盛或復活,這和人類過度使用高能量、高頻的信息波,以及大肆破壞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整個地球的信息場趨向高頻化以後,微生物首先被激盪而加以活化,所以適合現今環境的病毒類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不斷以人體為棲息地而侵害人類。現在便利的交通與頻繁的通訊,其實幫助了病毒的傳播和變異,讓疫區能以跳躍洲、陸、海洋的方式傳染,快速地蔓延和擴大。

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的功利思想甚囂塵上、是非顛倒、戰亂頻仍、極其短視而近利,人性因而逐漸趨於冷漠、爭奪和殘酷,隨時都會發生武器濫用的暴力事件。在這樣的世局裡,有多少人不受威脅而心生恐懼?人心之不安必然導致許多人的生命信息場有瑕疵或漏洞,這樣的人不但無法防衛微生物的入侵,有時還變成很容易招惹疾病的誘因。所以面對瘟疫的侵襲,一個個應聲倒地,失去防衛堅守的力量。

疫情的發生和擴散現象,若從天理循環、因果報應的道理來看,瘟疫之所以流行與復活,實際上是人類的思想和行為自作孽的後果,而瘟疫之撲殺人命也是對應著自然的平衡機制,讓地球上的人類不至於過度自大、優勢和妄為。想要活下去,人類要能上體天心,了解自然的規律,愛護地球和眾生,各安其分而勿多所逾越,維護自身的免疫能力,才可能有機會相安無事存活下去,否則在天威的譴責和橫掃下,有幾人能逃過瘟疫的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