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s Tversky
认知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和 Amos Tversky访问一群受试者,看他喜欢哪一种选择:稳定拿到手的八十美元,或者百分之八十五的机会拿一百美元,当然,这表示有百分之十五的可能是什么也拿不到,大部分人愿意拿八十美元。Daniel Kahneman和 Amos Tversky做出结论,人们一般‘不愿冒风险’:他们情愿拿到确定的东西,即使另一个风险值得孤注一掷。Daniel Kahneman和 Amos Tversky问另一群人说,他们喜欢肯定赔出八时美元,或是喜欢百分之八十五的可能赔一百美元,这当然表示有百分之十五的可能是一分钱也不赔。这次,大部分人宁愿赌一赌,而不愿照赔,尽管一般而言,这场赌局的代价更大。Daniel Kahneman和 Amos Tversky做以下的结论:当在获取中进行选择时,人们不愿意冒险;当在受损中进行选择时,人们会找机会尝试冒一下险-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有可能做出错误判断。
后来在一项研究中,他们让大学生在两种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提案中做出选择。这两种办法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措辞略有不同。第一版本是:
假设美国正在准备防御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的迅速蔓延,他估计会使六百人丧失。有人提出了两种方案来对付该疾病。针对这些方案的后果进行的准确科学估计如下:
如果采纳A方案,则有可能会拯救200人。
如果采纳B方案,则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使600人全部获救,亦即有三分之二的可能这600人一个也就不了。
你喜欢那一种方案?
第二个版本的故事和前面一样只是措辞略有不同:
如果采纳C方案,400人会丧命。
如果采纳D方案,则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是没有人会死去。但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是600人全部死去。
受试者对这两个版本的问题反应差别极大:百分之七十二的人选择方案A而不是方案B,但百分之七十八的人(另一小组)选择方案D而不是方案C。Daniel Kahneman和 Amos Tversky的解释:在第一版本中,结果是以获取(拯救的生命)来描述的,在第二版中是以损失(损失的生命)来描述的。这与上述的金钱实验是同样的偏见,受试者的判断受到扭曲,在处于生命关头和处于赌桌上的金钱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