徬徨少年時...

James Marcia(1980, 1988, 1991)為了了解青年人究竟帶著什麼樣的自我概念邁入社會,曾經以年輕人為對象,詳細詢問他們對於價值、工作、愛情、政治的看法。所謂自我概念包含了自我定位、自我評價、自我期許,以及自我認同。他發現那些從高中或大學畢業,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在自我認同的成熟度上,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類:

1. 認同成功(identity achievement):這些年輕人充分了解社會對個人在能力以及價值態度上的要求,並且能夠忠實評估、審視自己的能力與價值觀,不盲從,也不憤世嫉俗。他們能夠發展出對社會的認同感,對於自己的工作、愛情、宗教、政治信仰,有明晰的價值觀,但並不固執己見,能夠保持開放的彈性,更願意為自己的理想與社會共同的大目標奮鬥。

2. 認同延緩(identity moratorium):這些年輕人正在尋找自我定位,在工作、愛情、政治、宗教等某些領域,有些已達成認同,找到方向,有些領域則還在摸索、嘗試、探尋。他們積極擴展經驗、尋求知識上的導引,也十分渴盼與其他年輕人分享心得。這些年輕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卻也對開放的各種可能性充滿期待。

3. 閉鎖認同(identity foreclosure)
:這樣的年輕人已經找到方向,並努力朝目標前進,因此並不會對未來感到迷惘或不安,但是他們的目標與方向主要是成人社會為他們設定的,換句話說,是權威的大人為他們安排,而非經過他們自己去摸索、探尋得來的答案。由於這種認同感是一個相對而言較為被動、封閉的認同,在封閉、穩定的社會情境底下,這樣的認同一般也能夠讓個人順利發展,但是一旦情境變遷、權威消失,便可能面臨崩潰的挑戰。

4. 認同混淆(identity confusion):有些年輕人對於大人為他們設定的目標並不真正認同,卻也不積極找尋自己的方向,對周遭的一切都感覺無聊、提不起勁。又有些年輕人找不到自己能夠認同的目標,對未來完全沒有想法,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因此為了填補空虛、掩飾焦慮,只能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尋找麻醉自己、讓自己不必面對嚴肅人生課題的生活方式。

Marcia 與Erikson相同,認為「自我認同」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是永遠的追尋。換句話說,是一個不斷統整個人經歷與基本信念的歷程,也是一個持續調整自我與社會關係的過程。在個人經歷中,Marcia 認為嬰幼兒期與父母或照顧者間的依附關係之品質,影響自我認同最為深遠。因為自我認同程度高者在嬰幼兒時很少有不安全依附關係者,倒是封閉認同型的年輕人在幼兒時期,常常經歷的是不安全依附關係。這種家庭因素的影響會一直持續到青少年期,一個在鼓勵探索、提供機會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小孩,與一個在禁止探索、限制自由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小孩,他們在認同課題的成績單表現通常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


推文


資料來源: 《心理學》 (第二版)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 合著 2008年 學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