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知道些什麼?

心理學家為了追究真相,可謂挖空心思。譬如說,近幾十年來,研究人類發展的心理學者熱中於追問,新生兒與生俱來多少關於世界的知識?這個問題自然不易回答,因為新生兒不會講話,不能將他知道的任何事講出來。然而,心理學學家卻找到了幾個辦法。其中一個辦法利用的是如下的原理:假如你看到一條狗喵喵叫,你會驚訝得睜大眼睛,因為你知道狗只會汪汪叫,不可能喵喵叫。於是你的驚訝反應透露了你對狗的知識。根據相同的原理,假如一個四個月大的嬰兒看到一顆海綿球穿過一塊板子掉到地上,驚訝得目不轉睛,你便可以斷定,他擁有「有固定形狀的物體不能互相穿透」的知識。

可惜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首先,清醒狀態的嬰兒本來就會東看看、西看看,有些看久一點,有些則輕輕的瞄一眼。即使他因為驚訝而看久一點,這個「久一點」到底有多久,也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這種反應上的自然變化(專業上稱為變異,variation),就是通常實驗上所謂的誤差(errors)。誤差會模糊實驗的結果,因此是實驗者必須努力消除的。第二,即使我們能確定,小娃娃這次看得比較久,我們也不知道這是因為他比較喜歡看地上的海綿球,還是因為他對海綿球穿透板子感到驚訝。因此,這裡有一個混淆變項,是實驗者必須加以消除的,否則實驗結果將可以有兩種以上的解釋。

Elizabeth Spelke等人(1992),就做了一系列這樣的實驗。圖1-1顯示了其中一個實驗的設計大綱。如圖所示,受試者分成兩組,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的實驗狀況就是我們剛才描述的狀況:讓四個月大的小娃娃看到一個海綿球從高處掉下來。圖中的虛線框框代表一個遮住視線的簾幕。球從高處掉下來,掉進簾幕後面,接著,簾幕被拉開,讓小娃娃看到球掉到什麼地方。如圖所示的,小娃娃可以看到三種情況:(1)沒有任何板子架在地上,而球在地上(圖1-1(a):習慣化狀況);(2)地上有塊架高起來的板子,球落在板子上(圖1-1(b):合理狀況);(3)地上有塊架高起來的板子,球落到板子下面(圖1-1(c):不合理狀況)。實驗者要比較的是第二及第三種狀況,看看在第三種狀況中,小娃娃會不會因為對球穿過板子感到驚訝,而在簾幕拉開後看久一點?

然而,為了讓小孩子的反應穩定下來,不要有太大的變異,實驗者必須先讓小娃娃習慣於實驗場景。因為一個球從高處掉進一張簾幕後面,然後簾幕被拉開,讓人看到球掉在哪裡,這樣的場景本來就很奇怪,必然會引起小娃娃的好奇,吸引他多看兩眼。然而,反覆幾次後,小娃娃很快就會看膩了,不再多看它,因為他已經習以為常(被「習慣化」,habituation)了。前述的第一種情況,目標就在讓小娃娃習慣化。習慣化是研究嬰兒的重要技巧,經過習慣化之後,小娃娃看海綿球的時間會短而穩定,因而可以減少觀察上的誤差。

經過習慣化階段後便可以真正進入圖1-1(b)或(c)的實驗狀況。假如在圖1-1(b)的實驗狀況(合理狀況)下,小娃娃看海綿球的時間和習慣化階段差不多,便表示,雖然場景中多了一塊架高的板子,但是小娃娃不覺得球落在板子上是令人訝異的事。同樣的情形如果發生在圖1-1(c)的實驗狀況(不合理狀況)下,當然也表示,小娃娃不覺得球穿過板子掉到板子下有什麼古怪了。但是,如果小娃娃在「合理狀況」下的表現一如「習慣化階段」,只是輕輕的瞄一眼;而在「不合理狀況」下的表現卻是,目不轉睛地看海綿球,自然表示,他覺得球在板子下十分有趣、好看或怪異了。

於是剩下來有待決定的問題當然是,如果小娃娃在「不合理狀況」下看久一點,那麼原因是有趣、好看還是訝異?這個實驗中的控制組實驗狀況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設計的。從圖1-1的(d)、(e)、(f)三個狀況可以看出,控制組一樣有個習慣化階段,而且控制組在(d)、(e)、(f)三個狀況下所看到的球的位置,與實驗組在(a)、(b)、(c)三個狀況下所看到的一模一樣。假如控制組在三個狀況下看球的時間差不多,都不像實驗組在「不合理狀況」下看那麼久,便表示,小娃娃並不覺得球在板子下特別有趣或好看。於是實驗組所得的實驗結果便只有一個解釋:球掉到板子下讓小娃娃覺得訝異。



Elizabeth Spelke等人(1992)的實驗結果正如前面所預期的那樣,實驗組的小娃娃在「不合理狀況」下,注視海綿球的時間比在「合理狀況」下長,也比控制組在「B狀況下」的注視時間長。控制組在「A狀況」與「B狀況」下的反應則沒有兩樣。因此,實驗結果顯示,才四個月大的嬰兒,已經知道「有固定形狀的物體不能互相穿透」。一般猜測,這種知識是與生俱來的。

摘要地說,這個實驗在設計上有幾個要點:第一,這個實驗的獨立變項是「海綿球落點」的「合理性」,依變項則是小娃娃「注視海綿球的時間長度」;第二,實驗者要觀察的行為具有不穩定性,會造成實驗上的誤差,為了消除這些誤差,以便讓獨立變項的效果更清楚地顯現出來,實驗者先讓小娃娃對實驗情境習慣化,第三,實驗中小娃娃最後看到的海綿球位置是個混淆變項,為了控制混淆變項,所以必須加上控制組;第四,控制組必須與實驗組在混淆變項上沒有差異(海綿球的最後位置都相同),但在獨立變項上有差異(實驗組有一個狀況是球的落點不合理,控制組則無)。這樣的實驗設計具備了邏輯清晰、毫不含混的特色,結論自然也是清晰的。


推文


資料來源: 《心理學》 (第二版)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 合著 2008年 學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