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症候群

「Stephen Wiltshire 是個天才小畫家,七、八歲時,就發展出驚人的天賦,只需瞄上幾秒鐘,他就能將最複雜的建築物或成是景觀盡收眼底,再以十分純熟的記法及細膩的線條,精確地描繪出來。然而,他卻是個標準的自閉兒…」(引自「火星上的人類學家」,252頁)

Stephen十三歲時以繪畫能力名滿歐洲,然而,他卻無法獨自過馬路,嚴重的欠缺情感,認識他的人都認為他智能不足。Down (1987)首先使用「白癡大師」(idiots savants)描述像Stephen這類具有單一特殊能力,但智能明顯不足的人。現今心理學者改以較為中性的名詞「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 Treffert, 1989)取代之。

學者症候群的特殊才能表現在各方面如藝術,尤其是繪畫(Selfe, 1983)、音樂(Miller, 1989)、計算、日曆推算、記憶、機械能力等方面。例如,Tom 是個盲人,直到五、六歲還不太會走路,也不會說話。但是從四歲起,任何曲子只要他聽一遍,就可以彈出來(Treffert, 1989),音樂能力是學者症候群最常見的能力(Rimland, 1978)。擁有超常運算能力者,可以在兩個半月算出2278 ,這其間他仍舊正常作息。日曆推算是學者症候群中大家所熟知的特殊能力,擁有此種能力者,可以說出任何一個日期是星期幾。超強的記憶力如記住整本電話號碼簿的號碼、整本字典等。

有些心理學者認為學者症候群的表現是天賦能力的展現(Young & Nettelbeck, 1995),另些學者則主張是一種對缺陷的反應,如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感覺剝奪、或補償作用(Hill, 1978; Treffert, 1989)。隨著學者症候群的相關研究的累積,心理學者對此一現象有比較清晰的瞭解,各種不同的觀點也相繼提出。例如,Miller(1999)患有學者症候群者缺乏概念系統,無法將特定範疇的知識以轉換成一般的、非特定情境的表徵。

心理學界對學者症候群的興趣是因為他們特殊的才能似乎比一般正常的人較少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這有力於瞭解天賦的大腦生物機制。此外,學者症候群也引發心理學者重新審視智力理論,尤其是g因素理論的論戰。Gardner (1983)就認為學者症候群的出現,說明智力是由多種能力組成的。但是有些學者質疑學者症候群的表現不同於智力行為,畢竟,他們在大多數的認知功能上有嚴重缺陷(Nettelbeck & Young, )。無論如何,一個好的智力理論必須能夠解釋學者症候群的特殊能力。


推文


資料來源: 《心理學》 (第二版)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 合著 2008年 學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