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記得它

再認法的應用及其測量結果涉及很多爭論,透露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但是,再認法的出現正好顯示,心理學家尋求更靈敏的研究或測量方法的需要。事實上,近乎所有的科學都致力於發展出更靈敏更可靠的研究與測量方法。許多科學上的突破,常常肇始於方法上的突破。這點在記憶的研究上,自然也不例外。試想底下的實驗狀況:

實驗分三個階段:(1)讓受試者看一個由字詞組成的列表,如:列車、景致、提示‥‥等等;(2)給一張填空的列表,讓受試者去填空,使之成為一個個的詞,如提_、冒_、列_、肯_‥‥等等;(3)給受試者看第三張列表,其中的項目包含第一張列表的項目以及一些新加入的項目,讓受試者去指認(再認)哪些項目是舊列表所有的。

對一般的受試者來說,由於第一階段中曾看過「提示」、「列車」等字詞,因此,他們在第二階段中對「提_」、「列_」等項目的填空,應該會優於對「冒_」、「肯_」等第一張列表中沒有相應字詞的項目。Warrington & Weiskrantz(1978)以英文字為材料,完成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的實驗結果確認了上述的預測。

Warrington & Weiskrantz(1978)的實驗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有一組受試者是所謂的失憶症(amnesia,一種無法較長時間保存記憶的病症,詳見後面的相關章節)患者。失憶症患者在第二階段的片段完成(fragment completion)作業上,表現得和正常受試者一樣:對第二階段的填空項目中那些原屬於第一階段看過的項目,有比較好的作業成果。然而,在第三階段中,失憶症患者能再認出來的原列表項目,卻遠少於正常受試者。

這個實驗結果顯示,失憶症患者腦中保存了某些他自己不能察覺的記憶(是以他在再認作業上表現不佳)。然而,這些不自覺的記憶卻能對他們在第二階段的作業能產生提示效果(priming effect,或譯「促發效果」),因此其存在是不容置疑的。這種當事人本身不能察覺的記憶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相對來說,我們平常能夠察覺的記憶——也就是可以用回憶法或再認法測出的記憶——就稱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內隱記憶透露了某種記憶的奧秘,如果不是藉由「提示」的實驗技術,我們便可能對它一無所知。

內隱記憶是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它可能洩漏了我們心智系統的某些秘密。沒有人能確定,這個潘朵拉盒子打開後,會看到什麼。這方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預期將會是今後數十年記憶研究的熱門話題。


推文


資料來源: 《心理學》 (第二版)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 合著 2008年 學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