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你的潛力

小孩的志願大,大人的志願小?

如果我們細心地回顧我們成長的歷程,似乎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在小學、中學的階段,我們都曾經有一些偉大的夢想及志願,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夢想也跟著逐漸地縮小或消逝。照理來說,隨著歲月的成長,一個人的能力應該越來越強,志願也應該隨之加大啊!但為什麼實際卻剛好相反呢?

有一個相當感人的大象故事,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澄清上述的現象:

動物園的大象,為了訓練的需要,通常在牠小的時候就為人類所捕捉。出生在大草原自由活動的小象,一開始會努力想要掙脫人類加諸在牠腳上的麻繩或小鐵鍊。但是力量還小的牠,即使費盡全身的力氣,一次又一次的掙扎、怒吼,終究還是無效。一天又一天後,腳上的血也結痂了,聲音也啞了,漸漸地,牠放棄掙脫了。在牠日後的生活裡,為了得到食物,為了得到人類的讚賞及撫慰,牠學會了許多討好人類的表演行為。牠忘了牠已經長大了,牠的力量已經比以前強了好幾百倍;也就是說,牠絲毫沒有察覺牠已經可以輕易地掙脫綁住牠的麻繩或小鐵鍊。此時,綁住牠身體的,究竟不是那條有形的繩子,而是牠小時候烙印在牠心中,那種掙扎無效的無奈感與無助感(以上故事摘自許宜銘,民82)。

心靈枷鎖

當人活得愈久,就愈常會覺得被環境所壓迫,被現實所限制住,愈來愈覺得無力感。事實上,環境與現實就如同大象腳上那條外在、有形的繩索;綁住我們的並不是那些外在、有形的現實與環境,而是那些烙印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挫折感、失敗感,及社會化過程中自己給自己戴上的心靈鎖鍊。

一個更令人驚異的結果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H. Gardner 在最近出版的書中,斷言地認為美國一直引以為傲的中小學教育,其實帶給學生的不是成長與教導,而是限制與束縛,是窄化學生的思考,是約束學生的自由創作。因為這些教育太強調統一,太強調規範,太注重紀律,太要求一致了,以致於學生的各種發展可能性被限制住了。這本書發表後,使得許多美國人急於將孩子由學校帶回家,害怕小孩受到學校的荼害。

求放心,放下無形的繩索

若能拋棄綁住我們內心的那一條無形繩索,則海闊天空,無限可能的感覺應該會隨之而來。下面有四個具體的方法可以協助你放下這一個無形的牽絆:

常常保持一顆快樂的心,以樂觀的角度來看待事情。

加深自我覺察的功夫,覺察你的生命中,是否有許多的應該、不應該、一定是、絕對是的原則或規範?為什麼會有這些規範呢?覺察自己是不是常常生氣?是不是常常保持快樂的心情?另外,週遭的人是不是也常常是快樂的?

學習忍受不確定與曖昧不清的事情。不用急著要尋求標準答案,也不用忙於尋找行為的準則或規範。留給自己更大的空間與彈性,來適應環境的轉變。同時也培養自己更能接受,甚至尊重別人的不同想法與價值觀。

多運動以放鬆心情,學習靜坐以提昇專注及覺察的能力。


推文


資料來源: 《心理學》 (第二版)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 合著 2008年 學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