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鵬程隨筆                                                                              

                龔鵬程   »  學術資歷    » 書籍出版 »  文章精選  

»  鵬程隨筆   »  相關評論 »  相關新聞

 
 
 

 

 

鵬程隨筆》2007.01.25    

《古典詩歌研究彙刊》序   

 

  中國人喜歡自稱是詩的民族,把詩的地位推崇得極高,說是:「靈衹待之以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感天地,動鬼神,莫近於詩」 (《詩品》序) 。這不是其他任何文類所能比擬的。

  以文類說,詩因早先與歌之關聯較深,《尚書'堯典》所謂:「詩言志,歌永言」,詩歌往往合在一塊兒說,故「詩」歷來均指韻文,可以依永和聲者才叫做詩,以與不入韻之「文」相對。但有時我們也會把詩當成是整體文學的代稱。例如說詩言志,此「詩」固然指與歌頗有關係的詩歌,卻也不妨用來描述整個文學創作之性質,謂文學皆當言志。在文學批評史上討論詩言志抑或詩緣情時,大家都是這麼用的,其他文類當然也無此地位。

  正因為如此,故每個時代文學之盛衰、評騭之指標,主要也是詩。詩,是每一時代文學之代表。一位文學家,若只能寫其他文類、文體,而不能作詩,其作家身分,有時就不免令人存疑。倒是詩人除了詩以外,若不嫻熟其他,亦無所謂;事實上詩人大抵也不擅其他文體,詩歌本身就足以讓他屹立於文壇了。凡此等等,皆足以說明詩歌地位之優越。

  文學研究,當然反映著文學現實。詩之地位特殊,最受重視,研究者自然遠多於其他文類。研究者多,成果豐碩,自然又使得這個領域無論在思考深刻、視域廣袤、論次謹嚴等各方面,都勝於在其他文類上的表現。也就是說,無論質或量,詩歌研究都較佳,亦最足以顯示我們文學研究的水準。

  關於台灣地區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我曾主編過一冊《五十年來台灣地區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 ( 2000 ,學生書局) 概述其經緯。勾畫盛衰,以觀大勢。如今更覺得這項工作值得繼續且深入地做。但除此之外,輯編歷年優秀論著,令人足以參見其持論之是非、觀玩其間風氣之趨移,恐怕更為必要。而要這麼做的話,詩歌研究,當然就是首應介紹的項目。這就是編輯整理這套《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的基本原因。

  詩歌研究,主力在各大學之中文系所,故輯刊首以各校博碩士論文為主。近代學院教育在學術規範之建立、學術話語之形成,以及學術生產上的操控,其作用已不用再解釋,想來人人均已知之。博碩士論文,理論上僅是學子獲取學術社群入門憑證的敲門磚,也是晉身於此社群的練習之作;但撰述時年富力強、精思銳志而為,往往新意疊現,令人倦眼乍明。有許多成名學者,其實平生主要著述,即是他的博碩士論文,原因亦在於此。是以歷來均將這批論文視為整體學界學術成果之主要區塊。本編首輯選刊這些論文,便是著眼於此。

  所輯內容,為廣義之詩歌,包含詩辭歌賦。這也是歷代論詩之通義。今人所見或有不同,有的把詩和賦分開,有的讓詩與歌劃界,別有勝義,亦能自成倫類,然未必合乎古。故今不用其分,仍以「詩歌」標目。初輯十六種二十冊,其餘賡續編之。總一代之翰藻,詮歷世之芳菲,發緣情述志之妙,次依聲和永之緒,其足以供學界參考,無庸贅敘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