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理念

1. 通識教育之沿革與困境

自民國73年教育部頒布「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以來,國內各大學院校才開始在傳統共同必修科目之外,重視學生一般知識能力的培養,在各學系專業科目之外,要求學生修習其它學門基礎科目,

期使學生除了成為特定領域的專業人材,亦能養成一定的通才能力,成為社會上稱職的知識份子。

歷經逾二十年的發展,雖有許多學者對通識教育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然而或者由於整體教學環境對通識教育基本理念的認識模糊,或者即使有一定的認識但在執行面未能落實,致使國內通識教育於多數大學院校內僅止於點綴、可有可無的地位,真能確實發揮其於大學教育中應有功能者甚少。

具體而言,當前通識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面向:

第一、認知、目標與心態的偏差。國內大學教育分流甚早,教育體制以及教學課程的設計,使大部分學生在未能對人類各主要知識領域擁有縱覽能力之前,即直接接受大量專業科目之學習。此一作法之結果優劣各見,但明顯地造成師生過度重專才輕通才的認知偏差。表現在課程設計上,教師普遍存在重專業科目輕非專業科目,以及視非專業科目即為通識課程的的認知偏差,此一認知偏差致使許多學校通識教育出現大量淺顯、零碎且缺乏知識深度及嚴謹性的的課程。此一認知進一步造成師生對通識課程的誤解與輕視心態,對於通識科目的教學與學習,常以業餘的教學態度、寬鬆的評分方式、被動的虛應心態面對之,致使通識課程常常被冠以營養學分之惡名。

第二、師資與教材的缺乏。由於上述對通識教育認知與心態之偏差,國內各大學對通識教育之投入相對於對專業教育之投入而言,存在不合理的巨大落差。具有通識素養的師資嚴重不足,資深且教學成績優異的教師,大多只想開設系所課程而不願投入通識課程教學工作,此一現象成為通識課程教學成效不佳的主因之一。此外,在通識課程教材之編撰上,一方面由於國內大學教科書市場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大多數作者在編撰教科書時多持傳統心態,未能注意到當前大學生在程度上已出現明顯分眾化趨勢,再加上未注意到修習通識課程學生本身知識背景的多元化現象,致使某些教科書儘管品質不差,但卻未必適合通識課程使用。

第三、行政措施的欠缺。由於對通識教育的認知偏差,大多數學校在行政支援上亦呈現方向錯亂及資源投入明顯不足現象。表現在課程開設上,理念不清致使推動通識教育之各校負責單位,多以較為被動之方式任由各系所教師開設各種科目,最後呈現課程過度凌亂且無法落實通識理念的結果。表現在相關資源投入上,由於被視為非專業或可有可無的課程,大多數學校在優秀教師獎勵機制、圖資儀器上常常忽略通識課程之需求,教學成效自然難以普遍提升。

2. 本校通識教育的目標

本校通識教育創設之初即試圖避免落入前述困境,從前述現況分析中可以發現若干努力也稍具成效,但經由四年之運作,前述困境中的若干問題也難免稍露徵兆。為構思下一階段通識教育之推動並取得成效,有必要於此時重新反思與建立校內師生對於通識教育理念之共識。

Peter Costa於《哈佛學者》一書中的主張,可以作為此處省思的起點。Costa指出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應表現出下列特性:

(1) 必須能有效地進行溝通

(2) 必須對於有關自身與宇宙的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文學-擁有正確的理解與廣博的認識。

(3) 應盡力擴展知識領域,避免執於一端。

(4) 對道德、倫理議題有嚴肅的認知。

(5) 具有深度學習的能力。

Costa的觀點意蘊著一位受過教育的人應同時具備通才與專才能力,於此觀點下,大學教育應以培養同時通曉人類主要社會事務與自然現象的高級知識份子,以及專精於特定知識領域的專門人才為主要目標,換言之,對於學生通才與專才能力的培養,同為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缺一不可。

對於專門人才之培養,主要在各系所內完成,但一位侷限於特定專業領域的專門人才並不是一位真正受過教育的人。唯有展現出Costa所指陳各項特性能力的人,才算是真正受過教育的人,而對此一通才能力之培養,正是通識教育的主要任務。因此,通識教育之設計與運作,不應淪為各系所專業教育之附庸,而應擔負起培養學生基本學習能力以及充實學生基礎學識,並協助其進一步投入專業領域學習歷程,以及面對社會與自然世界的能力。

準此,本校通識教育之應以培養學生下列能力為主要目標:

擁有進行理性討論所需之基本溝通能力,包括語文工具之運用以及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於人類所面對的主要社會事務與自然現象之本質與原理,無論是價值層次抑或事實層次之範疇,擁有正確且廣博的基本認識。

擁有從所熟悉之基礎知識,進一步拓展深入至特定領域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

3. 本校精進通識教育的主要挑戰與方向

(1) 課程架構之重新思考

國內大學院校推行通識教育雖已逾二十年,但大多數院校對於通識教育之理念、目的與定位仍舊模糊不清,致使一般學生甚至教師對通識課程的認知,停留在「營養學分」、「修身養性」、「不夠專業」、「上課輕鬆」等印象,覺得佔用或排擠了本科系課程授課時間,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課程。但本校因創設未久,許多理念、制度在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中,有機會一開始就擺脫往昔許多師生對通識課程的刻板印象,故自實施通識教育之初,即警覺相關制度與課程之運作勿再重蹈前人覆轍。為於創始之初即正確釐清並掌握通識教育發展方向,自91學年度開始招收大學部學生並正式開設通識課程以來,本校規劃並執行了「博雅教育系列課程之理念與規畫」計畫,確立了兼顧跨學科知識傳授、人文精神與人格教育的通識教育內涵。在該計畫歷經四年執行完畢後,雖有一定成效,但在課程安排上似乎仍呈現出部分前述對於通識教育之誤解現象,為求落實通識教育之目標,應在此階段重新反思課程安排,並對課程架構進行某種程度之調整,以求精進改善本校通識教育制度。

(2) 學生程度之挑戰

隨著近年來國內大學窄門廣開,青年學子入學門檻降低,不可諱言地,當今大學生之平均素質,無論在知識基礎或學習態度上,均已不若往昔,有待提升之處甚多,對教學工作形成重大挑戰。由於本校學生應修通識學分佔畢業學分約三分之一,尤其各系大一新生所選修課程中,通識課程更佔有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比重,因此對於新生基礎知識之重新建立以及學習態度之調整,通識課程之教學成效佔有關鍵性的角色,成為大部分學生能否重拾學習興趣並進而成為一名真正的大學生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此刻有必要重新思考過去四年所實施的通識教育理念與設計,在教學成效上有何值得改進之處,以便對本校學生素質之提升有所助益。

(3) 適當的教材與教法

無論何種學科,課程、教材與教法對教學目標與成效均有重大的影響力,通識課程亦復如此,不適當的課程安排會讓通識教育目標失焦,不適當的教材與教法會讓通識教育理想事倍功半,因此在省思過往並進入下一階段通識教育工作之際,為使理念與目標確實達成,有必要在這些項目上謀求改善之道。在教材與教法上,通識課程該如何設定教學目標,是否應適應學生程度與知識背景進行改良,譬如重新編選適當的教材,設計單純講授之外的教學與學習方式(譬如小組討論、課後輔導),以有效引領學生一窺知識堂奧,這些都是值得思索的問題。

(4) 教學資源之適當投入

本校以往對通識教育教學人力及物力資源已有一定之投入,但其方式是否適合通識課程之需求,在促成教學成效上是否仍有進步空間,同樣是值得思索改進的問題。因此,譬如鼓勵優秀師資投入教學工作、禮聘校外通識涵養深厚學者專家、善用本校研究生人力資源以及充實相關圖資設備,乃有待重新規畫以提升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