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橘線車站剪影-中和線與新蘆線重疊段∼
中和線與新蘆線重疊段概述
中和線路線範圍雖短(古亭站至南勢角站),但卻是中永和地區交通的重要命脈。本線在新蘆線通車前,中和線與淡水線銜接並行駛至北投站。自2012年9月30日,為因應新莊線東門站啟用通車,原南勢角開至北投的營運路線模式廢止,營運模式變更為迴龍-南勢角、蘆洲-南勢角,這也是台北捷運營運15年來第一次做大改線的動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和線頂溪至南勢角四個車站的列車離站音自2002年下半年起,採用一小段音樂,取代原有的嗶嗶聲,目前也只有這四個車站採用離站音樂。原本為試辦性質,若反應不錯則其他路線車站亦陸續採用之,但至今卻無下文,也因此這成為中和線最大的特色。
另外橘線大橋頭站至古亭站路段依照捷運局分類法,此段歸屬新莊線並與中和線銜接互通營運,蘆洲線範圍為蘆洲站至大橋頭站且為支線。但捷運公司考量到旅客需求、硬體設備以及達到最高運輸效益等因素考量,蘆洲線列車亦行經大橋頭至古亭站段以及中和線。而本站也將配合捷運公司現階段橘線營運模式,將新莊線大橋頭站至古亭站併入本頁(本頁即顯示介紹新莊線與蘆洲線共同行經之路段車站剪影)。
中和線與新蘆線重疊段小檔案
全線範圍:古亭站至南勢角站為中和線,大橋頭站至古亭站為新莊線。
通車日期:1998年12月24日古亭站至南勢角站通車,2010年11月3日大橋頭至忠孝新生通車,2012年9月30日東門站通車。
系統:屬高運量系統,全程均為地下段。
主要轉乘車站:大橋頭站新莊與蘆洲線分流,民權西路站、古亭站與東門站轉乘淡水新店線與信義線,忠孝新生站轉乘板南線。
全程距離:待查。
營運模式:「蘆洲-南勢角」、「迴龍-南勢角」。
所在機廠:中和機廠(一級廠)。
列車車型運用:371型(第二代),共計33列車。
中和線與新蘆線重疊段各車站剪影
PART-A:新蘆線重疊段:
大橋頭站(大橋國小) O-8 Daqiaotou(Daqiao
Elementary School):(※本站可銜接新莊線或蘆洲線) |

車站出入口,以鋼樑為主要結構。
. |

車站外觀飾有昔日台北橋影像,突顯出其意義。
. |

敘述台北橋的相關歷史。
. |

特殊的天花板照明設計。
.
. |

大廳層。
.
. |

月台層,以傳統長板凳作後車座椅,具有相當濃厚的歷史氣息。
. |
民權西路站 O-9 Minquan
W. Road:(※本站可轉乘淡水線) |

隱藏在撫順街的5號出入口。
. |

5~10號出入口 為因應橘線通車時興建。
. |

大廳層,此處為因應新蘆線通車而另外新建。
. |

此處大廳穿堂可轉乘紅線以及通往出口1~4。
. |

位在淡水線月台下方的橘線大廳穿堂層風貌。
. |

月台層。
. |
中山國小站 O-10 Zhongshang
Elementary School: |

2號與4號出入口牆上為學童玩樂馬賽克壁畫。
. |

大廳層。
. |

因上方道路有限,故月台較狹小,樓梯也較窄小。
. |
行天宮站 O-11 Xingtian
Tample: |

將聯開大樓造型融入的3號出入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松江南京站 O-12 Songjian
Nanjing:(※本站可轉乘松山線) |

將與大樓共構的2號出入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忠孝新生站(台北科大) O-13 Zhongxiao
Xinsheng(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本站可轉乘板南線) |

頗具歐式風格的5號出入口。
. |

5~7號出入口為因應新蘆線通車而新建。
. |

大廳層,此處為因應新蘆線通車而另外新建。
. |

付費區內來往橘線與藍線間的漫長通道。
. |

橘線與藍線的轉乘重要樓梯通道之一。
. |

相較板南線,橘線的月台顯得較寬大。
. |
東門站 O-14 Dongmen:(※本站可轉乘信義線) |

與郵局合影的8號出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本站採異線平行轉乘。
. |
PART-B:中和線:
古亭站 O-15 Guting:(※本站可轉乘新店線) |

大廳層。
. |

尚未銜接新蘆線時,2和4月台尚未開放。
. |

月台層,本站採異線平行轉乘。
. |
頂溪站 O-16 Dingxi: |

人潮較少的2號出入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永安市場站 O-17 Yongan
Market: |

車站出入口,與大樓共構。
. |

大廳層。
. |

月台層,本站屬上下疊式月台。
. |
景安站 O-18 Jingan: |

車站出入口,與大樓共構。
. |

大廳層。
. |

月台層,本站屬上下疊式月台。
. |
南勢角站 O-19 Nanshijiao: |

車站前廣場。
. |

隱藏在一角的1號出口。
. |

大廳的另一端。
. |

穿堂處。 |

.大廳層。 |

月台層。 |
TOP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