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棕線車站剪影-淡水線∼
淡水線概述
淡水線前身為台鐵淡水線,於1988年台鐵淡水線拆除之後興建。淡水線為營運類型種類最多的路線。橫跨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區、大同區、士林區與北投區,到達淡水。淡水線通車初期由於台北車站站體結構較為複雜,故初期僅通車至中山站,台北車站遲至1997年12月才正式通車營運。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條通車的高運量路線。從淡水到台北車站全程約35分鐘;目前與不同顏色路線之新店線,以及與同顏色之信義線互通營運。
淡水線小檔案
路線範圍:淡水站至中正紀念堂站(不含中正紀念堂站)。
通車日期:1997年3月中山站至淡水站段與新北投支線,同年底台北車站至中山站通車,1998年12月,中正紀念堂至台北車站段通車。
系統:屬高運量系統,中正紀念堂站至民權西路站為地下段,圓山站至北投站與淡水站屬高架段,復興崗站至紅樹林站屬平面段。
主要轉乘車站:中正紀念堂站轉乘小南門線、台北車站轉乘板南線、民權西路站轉乘中和新蘆線、北投站轉乘新北投支線。
全程距離:23公里(不含尚未通車的信義線)。
營運模式:「淡水-新店」、「北投-象山」、「西門-台電大樓」。
所在機廠:北投機廠(是目前等級最高、維修能力最強的一座列車保養維修基地,同時也目前唯一有開放給民眾參觀的機廠)。
列車車型運用:22列301型、19列371型(第一代)、13列381型,共計54列車。
.
淡水線各車站剪影
※有標示「  」者,表示該車站不開放例假日攜帶腳踏車進出車站。
淡水站 R-33 Tamsui: |

站前廣場與車站外觀。
. |

後站徒步休憩區。
. |

中央休憩處採用半透明天花板。
. |

大廳層。
. |

由月台眺望淡水河與觀音山。
. |

月台層。
. |
紅樹林站 R-32 Hongshulin: |

車站出入口。
. |

因上方為停車場,故本站月台為半封閉屋頂。
. |

2號出口往紅樹林生態教育館。
. |
竹圍站 R-31 Zhuwei: |

車站出入口。
. |

月台層。
. |

2號出口。
. |
關渡站 R-30 Guandu: |

車站出入口。
. |

月台層。
. |

往北過了這個大彎道即進入關渡隧道。
. |
忠義站 R-29 Zhongyi: |

車站出入口。
. |

封閉已久的後站出口。
. |

月台層。
. |
復興崗站 R-28 Fuixnggang: |

車站出入口。
. |

月台層。
. |

另一側出口通往北投機廠與北投會館。
. |
北投站 R-26 Beitou:(※本站可轉乘新北投支線) |

站體結構與外觀。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奇岩站 R-25 Qiyan: |

車站出入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唭哩岸站 R-24 Qili-An: |

2號出入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石牌站(榮總) R-23 Shipai(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

2號出入口。
. |

月台層。
. |

北端設有袋型軌。
. |
明德站 R-22 Mingde: |

車站出入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芝山站 R-21 Zhishan: |

車站出入口。
. |

大廳層,本站驗票閘門非同一排設置。
. |

月台層。
. |
士林站 R-20 Shilin: |

車站出入口。
. |

南端設有交叉橫渡線。
. |

月台層。
. |
劍潭站 R-18A Jiantan: |

車站出入口。
. |

本站外觀採用獨特的龍舟造型。
. |

月台層。
. |
圓山站 R-17 Yuanshan: |

2號出入口。
. |

大廳層。
. |

月台層,為因應花博開幕而加裝月台門。
. |
民權西路站 R-16 Minquan
W. Road:(※本站可轉乘中和新蘆線) |

車站出入口。
. |

本站大廳層採半透明天花板。
. |

月台層。
. |
雙連站 R-15 Shuanglian: |

1號出入口,2號即在正對面。
. |

大廳層。
. |

月台層。
. |
中山站 R-14 Zhongshan:(※本站可轉乘松山線) |

改建過後的3號出入口。
. |

大廳層的地下商店街。
. |

月台層。
. |
台北車站 R-13 Taipei
Main Staiton:(※本站可轉乘板南線) |

因此處最靠近淡水線,故月紅色為底色。
. |

台鐵高鐵轉乘處也離淡水線最近。
. |

月台層。
. |
台大醫院站 R-12 NTU
Hospital:(※接新店線或信義線) |

1號出口與新光三越的合影。 |

大廳層。 |

月台層。 |
.
TOP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