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新鮮人 新鮮事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新鮮人 新鮮事>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觀「扮戲•看戲—生旦淨丑的藝術」有感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觀「扮戲•看戲—生旦淨丑的藝術」有感

佛光電子報-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觀「扮戲•看戲—生旦淨丑的藝術」有感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觀「扮戲•看戲—生旦淨丑的藝術」有感


 

文\小戲迷 攝影\藝術學研究所二年級 黃華安

佛光大學人文學院和藝術學研究所,200813日在本校懷恩館,舉辦一場「扮戲•看戲—生旦淨丑的藝術」的表演,透過幾齣京劇知名劇目與客家戲、歌仔戲等,將戲曲的腳色行當「展示」給全校師生以及外賓觀看,也展示客家戲與歌仔戲的藝術特色,不但讓內行參與熱鬧,也教外行看懂門道。

 

 



一般來說,戲曲的腳色行當分為:生、旦、淨、丑四大類。生有小生、老生、武生等;旦有老旦、花旦、青衣、武旦等;淨的扮相是一張大花臉,有架子花臉、摔打花臉等;丑有文丑、武丑等。除此之外,尚有末與龍套、上下手等。末為男性人物,末的劃分,需看演出的戲曲類型而定,有的將末併入生,所以在戲曲中,末這一行當,不會刻意獨立出來。龍套與上下手也是不可會缺的。龍套代表著將軍的千軍萬馬,而上下手則凸顯主角深不可測的功力。

舞台上的演員,他們的舉手投足,必定有他的意義存在,如手上拿一隻長鞭加上往上跨一步的動作,這就表示上馬,往下一跳,就表示下馬;開門時,只需要將手向前一推,那便是開門。這點與西方寫實的表演藝術大不相同。但是這些傳統戲曲,有一套表演的「程式性」,由這些固定的「程式性」推演出「象徵性」、「誇張性」、「疏離性」,而這些形式都不會脫離「程式性」。其實,戲曲並不難懂,只要瞭解戲曲的「程式性」,就能明瞭台上演員的一舉一動。

除了舞台上的腳色行當外,幕後的工作人員也相當重要。他們要幫演員扮相,要幫演員勒頭、紮靠,負責管理道具等,對於戲劇的完整演出,他們也默默地盡一份心力。舞台旁的文武場也很重要。透過音樂,可以製造劇情的歡樂、悲傷等效果,透過音樂,他們甚至可以對演員下達動作指令。

看過「扮戲•看戲—生旦淨丑的藝術」演員的演出後,透過藝術學所林谷芳老師的訪問,讓我們瞭解這些演員背後的辛苦練習,他們有的不但從小開始苦練,即使已經在戲曲界佔有一席之地,每天還是要再練個兩、三個小時,才能保有專業演出的身段。所以,林谷芳老師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些專業演員獨努力是最好的寫照。

近幾十年,大眾的生活娛樂有著明顯的變化,這類的傳統表演藝術,漸漸地被電視、電影、網路等新興娛樂取代;昔日的大眾文化,今日僅被少數人欣賞、瞭解。現在大多數的人,對於戲曲的禮儀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舉例來說,我國的傳統戲曲,演員出場,在他們一亮相時,會給予極熱烈地掌聲,在表演的過程中,有高難度的演出,也會不時地加以歡呼、鼓掌;西方的禮儀不同,演員在台上演出時,台下的觀眾不能發出有任何雜音,只能在表演告一段落後,才能歡呼、鼓掌。這是文化的差異,沒有層次高低的差別,但是如果在西方藝術表演的場合用中國的禮儀;在中國的表演場合用西方禮儀,這都是不倫不類的行為,也必定引起別人嘲笑。東西方文化,自有其差異。因為時代的變化,這類傳統藝術面臨凋零的情況,能否持續保存,除了專業演員要繼續努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多觀眾走入劇場支持他們。

【佛大電子報第4期\2008118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