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重要校聞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重要校聞>宗教學系師生義舉引起廣泛追蹤報導 當事人現身說法 無私奉獻精神可嘉
宗教學系師生義舉引起廣泛追蹤報導 當事人現身說法 無私奉獻精神可嘉

佛光電子報-宗教學系師生義舉引起廣泛追蹤報導 當事人現身說法 無私奉獻精神可嘉
 
 

宗教學系師生義舉引起廣泛追蹤報導

當事人現身說法 無私奉獻精神可嘉


編者按:

  20071123日出刊的《佛光大學電子報》第二期,一篇由本校宗教學系永東老師寫作的文章,報導四位宗教系的學生,在1029日幫助宜蘭地區一名重傷腦死並捐贈器官的貧苦女生,義務協助其家屬處理亡者大體化妝的善行義舉。

 

 

  透過本校秘書室公共關係組聯繫宜蘭地方的報紙、廣播與電視台記者,在1226日,引起大批媒體記者的興趣並且蒞校採訪,包括《中國時報》還刊登在全國版,第二天,TVBS、年代和中天新聞記者持續到校追蹤報導,政治大學的《大學報》也來電採訪,透過各家媒體報導,讓各界了解佛光大學宗教學系平時的課程內容和學習方向,以及師生們無私奉獻的精神。


  永東老師在接受媒體記者訪問時表示,她平時就鼓勵學生要多從事相關實習的課程,這次學生們協助江小妹妹的家屬處理善後,就是最好的實習機會。今後她會鼓勵學生儘量參與服務的工作,至於媒體擴大報導,讓她意想不到,卻是相當欣慰,因為這對於學生們的奉獻,不僅是一種鼓勵,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並且願意付出更多心力,服務有需要幫助的人。

  透過大眾媒體的相關報導,我們已經知道佛光大學宗教系師生的善行義舉。本期《佛大電子報》特別邀請執事的四位男女同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寫出他們的內心感言。



 

宗教學系\二年級 吳沛玲

  生命中有許多的偶然,也有無法說明的當然。套一句佛家的話:「法無定法,仗境方生」。生命是法,生活是法,處處是法,這個「法」讓我有了一個這樣的因緣──參與江怡柔遺體處理工作。

  在永東老師找我之前,我看到媒體的報導時,我起了一個念頭「我敢去看這樣的一個大體嗎?」在我身旁的瑛鎂也說了一句「我要幫她唸經」。老師曾經對我們說:「會來念宗教系的人,過去生一定有特殊的因緣。」而我也在永東老師的說明下,接下這個殊聖的任務,學姊除了需要一個高個子的助手,還需要一個有力氣的人,當下我想到曾是柔道選手的瑛鎂。老師一再表示系上有好多同學想要幫忙,礙於往者是女性,所以,有許多限制及不便,而我和瑛鎂有這次的機會,應該就是起了「念頭」。第一次,我真正感受到一種感召的力量,於是我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要怕,也一直想起老師的話:這是很殊聖的、這是大菩薩示現,一個人用了他的肉身救了三十幾個人,是前世的願力,是發大慈悲心的大菩薩。這些話在我腦海裡不斷的浮現,我深信,這是讓我生命作不同展現的因緣,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把事情好好完成,也深深的感謝老師給我這次的機會。

  凌晨兩點半,我載著瑛鎂和學姊會合,一路開往員山福園,當看到學姊老練的神情及莊重的表情,讓整個緊張的心情安定了不少。推出被屍袋裝裹著的冰冷屍體,我們為眼前這位遺愛人間的菩薩頂禮做揖,生命的長短並不在於年歲的多寡,生命的延續是可以作不同的延伸。在學姊專業的穩健風格,也讓我們學會了許多事。我們在學姊的指導下,拆下縫合貼上的膠紙,洗著頭髮,吹著頭髮,溫水擦拭著身體,我們正在幫一個延續許多生命的身體,也見識到學姊一種屬於對往生者的尊敬,和另一種佛光人文素養的體現,對生命就是這樣的敬重和關懷。我們完成了我們部分的工作之後,我們如釋重負的告別學姊,因為接下來她有更艱鉅的任務,她要把小菩薩做最完美的呈現。

  我和瑛鎂離開了停屍間,希望正在我們心中發酵,我和瑛鎂相互鼓勵,我們要抬頭挺胸面對未來。車子開出福園,已是凌晨五點五分,面對曙光乍現的東方,我們更珍惜屬於自己的生命,和這樣一段的人生經歷。


宗教學系\二年級 洪瑛鎂

 透過永東師父,在偶然的機緣下,我有了服務往生者的機會。

想當時聽到這位江姓往生者捐出器官救活30多人,心中很感動!心中興起要幫她誦經迴向的念頭,想不到就這樣串起了與這位江姓往生者的緣分!

  那天,清晨三點左右,我和沛玲姊,婕瑀姊到了太平間,在服務的過程中,說心中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面對沛玲姊,和婕瑀學姊表現出冷靜和沉著的態度,我試著先安撫自己內心不安的情緒。

  在處理遺體前,首先,先向亡者鞠躬致意,再穿好隔離衣和戴上雙層手套及口罩,一起將屍袋從運屍台車上,小心的移置到洗屍台,退去亡者身上衣物並小心翼翼將亡者身上所有的膠帶、紗布、棉花一一除去,爾後,學姊檢視遺體狀況,再進行遺體淨身工作。接著,每個人手上抹上沐浴乳,小心的塗抹大體,再用蓮蓬頭清洗,之後大家一起扶住江姓往生者,把髒水清乾淨,再用乾淨毛巾擦拭大體!(淨身時,意外發現兩個手術用縫針,所幸有及時發現,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在進行淨身工作時,因為遺體將四肢的長骨捐出,導致四肢因沒有骨頭支援,翻身時只靠頸部及背部兩處做為支撐點,增加其困難度。淨身完成後,我們一起將亡者身體擦乾→吹頭髮→穿著衣物。之後,我和沛玲姊便離開了。婕瑀姊便是負責大體縫補、修復和遺體化妝的部分。

 經歷過這次經驗後,我發現自己對於生命變的更加達觀,把死亡看成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宗教學系\研二 白可明

  首先,要非常感謝學校以及永東老師,給予我這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幫助行菩薩道的柔柔。其實在更早之前,因緣早已種下,兩年前我參加佛光大學所舉辦的國家殯葬禮儀師學士學分班的課程,在此課程中,學習了不少知識,能夠充分的運用所學。

  在永東老師課程中,我們除了學問上的理解之外,還教育我們要滿懷菩薩精神。佛光大學所呈現的理念,以及星雲大師所說的每番話,都在此刻中無形的呈現。滿懷慈悲,同理,同情心。學校的教育理念能夠在此實現,也希望日後能夠再有這樣的機會來義務幫助這些需要社會關懷的家庭。


宗教學系\研二 李婕瑀

  關於去年十月份修復柔柔的遺體時,我們單純只是做了應該作的事,對於校內電子報的刊載,起初,我個人認為無須再提及,但經由永東老師的說明:「希望藉此能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同學們有機會能幫助像柔柔這樣家境清寒的遺族」。

  期間,在接受某報記者的訪問後,所刊登出來的報導時,記者以自己的論斷提到「李婕瑀因為家人過世時面容狼狽,才決定踏入殯葬業」這段話,卻讓我與小孩有二度傷害的感覺,這與當初單純想號召更多學子加入的理念是相背離的。

  我認為:人是需要被尊重的,當然也包括對遺體的尊重,亡者具有尊嚴死的權力,這也是支持我能持續從事遺體修復此項工作的信念。

  一般人對於遺體有著「死後保有全屍」的根深柢固觀念,這也是遺體修復師存在的意義,我希望能藉由,遺體修護及美容的行為,讓亡者( decedent)殘缺破損身軀,盡其所能的加以修復,再結合化妝技巧以重現生前容貌為重點。讓喪親遺族悲慟的心情得以安撫。這與大多數國人較重視現世的生命尊嚴,對於亡者( decedent)的尊嚴卻較少去關注迄今,遺體修復師及遺體化妝師,均未觸及並善加運用終極關懷,以達到冥陽兩利之目的,有其教育意義的必要性。

  目前國內清寒需要幫助的喪親家庭很多,雖然我們能力有限無法提供經濟上的援助,但可以提供殯葬方面人員上的幫助,希望有更多的學弟妹加入我們,我也會盡其所能的,將所學的遺體修復及遺體化妝技術傾囊相授哦!

【佛大電子報第4期\20081月18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