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休閒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休閒>拒絕政治污染工程專業 監督雪山隧道安全通車
拒絕政治污染工程專業 監督雪山隧道安全通車

佛光電子報-拒絕政治污染工程專業 監督雪山隧道安全通車
 
 

拒絕政治污染工程專業  

監督雪山隧道安全通車


 

傳播學研究所93年(第一屆)畢業\台視新聞前記者 周俊雄 

  2007年10月4日,我專程北上到台視公司向新聞部經理胡佳君提出不續任的退休志願表,告別服務逾十五年的台視新聞部,回程獨自開車經過雪山隧道,心想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以台視新聞記者的身分經過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

   回憶在1992年12月1日,我第一天到宜蘭跑新聞,所採訪的第一則新聞,就是這條原名坪林隧道的導坑TBM全段面鑽掘機,要開進導坑的開工儀式,當時預估短短幾年可以把整條12.9公里的隧道打通,不料因為地質惡劣,工程屢次受阻,包括主隧道和導坑TBM連續受困,施工人員多人殉職,通車期程一延再延。

  雪山隧道在工程人員日以繼夜的施工後,越接近完工的階段,越遭受到政治干擾,不僅在兩年內連續六次舉辦貫通典禮讓人詬病,執政當局把通車當成政治支票的兌現,完全枉顧專業工程技術倫理。這一連串政治正確優先的政策,讓工程師飽受壓力,包括花了將近五百萬元搭蓋的馬屁橋只維持26天,就為了讓總統巡視工地時有一路順暢的誤解。這一連串的倒行逆施,讓身為新聞工作者的我與基層工程人員感到相當反感,卻礙於政治已經凌駕專業,媒體本身也為政治服務而深悪痛絕。

  2006年1月12日,因為內閣即將大換血,依照政治指示,希望在農曆過年前通車而開辦的雪山隧道履勘即將進行,原先承諾開放採訪的會勘行程,交通部突然下令禁止媒體採訪。這是雪山隧道在農曆過年前即將通車的最後一次重大決策,但是政府卻決定閉門造車,關起門來辦理履勘和防災演習。

  隔天早上我趕到國道新建工程局三區工程處,張文城處長面有難色,婉轉告訴我,從現在開始他不認識我。當天我一馬當先闖過雪山隧道,緊追張文城處長的座車,他以上百公里的時速疾速前往石碇休息站的會議室,我緊迫釘人趁著會議還沒有開議之前,單槍匹馬扛著攝影機,手持麥克風闖進會場,原本要管制採訪的人員陸續要把我勸離,但是他們卻不敢明目張膽把我架離。

 

 

  當會場裡還有台北縣和宜蘭縣的消防救災和緊急醫療單位人員,總共近百人,眾人忙著領取會議資料。我抓緊機會立刻拍攝訪問我認識的張文城處長和和國工局總工程司曾大仁,接著又看見主席台的交通部路政司長李道明和台大教授楊永斌等人。楊教授先前就是馬屁橋的勘驗總領隊,外界對他的勘驗報告認為馬屁橋有必要興建相當不以為然。

  我的攝影鏡頭對準這些大官員和專家學者,唯一的問題很簡單,「請問全世界有哪一個重大工程,還沒有完工就進行履勘?

  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回答的出來,他們只能支吾其詞,因為他們都知道今天他們所做的事情根本是在自欺欺人,而且枉顧雪山隧道工地還是一片零亂,許多機件和設備根本還沒有進口施設完成,而他們的履勘結論,可能早已設定在一個星期之後,也就農曆過年前先行通車的答案。而且這樣的決定,可能造成雪山隧道嚴重的安全顧慮,甚至重大傷亡的災害。

  我在會議前獨家訪問這些官員和專家學者的畫面,在主席宣布開會後,終於被請出會場。這時陸續有宜蘭和台北來的電視台記者趕到,他們只能被擋在會議室外。我答應分享這個獨家訪問給各媒體,因為在這個關鍵時刻,媒體的監督和制衡力量,需要更多的橫向合作,才有可能改變這個政治掛帥的烏龍通車愚民政策。

  我立刻向台北台視編輯檯通報這個採訪工作結果,不料,編輯檯長官表示,這則新聞不用趕午間新聞,但是我立刻向他們爭取,還說,其他各電視台都決定中午要播這一段新聞。編輯檯的長官最後來還是決定不播。

   一路辛苦追蹤採訪,確定這則報導遭到台視禁播,因為台視的長官先告訴我,新聞稿寫得「太爛」,但他隨即改口說,其實是寫得「太真」,所以不能用,我無言以對,這就是新聞學上的「編輯室的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 Room),長官有電視台政策的考量。不過,我已經把所有獨家訪問和隧道工地混的畫面,提供給其他電視台播出。台視不播,其實也沒什麼關係,這是新聞專業受到政治控制的實例。

  以下是當時我寫的新聞稿內容:
【標題】

雪山隧道強制履勘
通車安全堪慮 專家閉口

【主播稿】

  還沒有完工的北宜高速公路,就連續進行第三次履勘,專家今天面對記者訪問,都因為交通部下令封口而不敢講話。不過,全世界幾乎沒有尚未完工,就辦理履勘的重大工程,雪山隧道又創下世界紀錄。

【配音稿】

   走進12.9公里長的雪山隧道,隧道裡的燈光有大一段還沒有全亮,但是工程人員賣力趕工。<拍攝畫面最後的現場─工程人員說很高興 再一個禮拜就完工>。
雖然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內的工程人員,可能再一個星期就會通車,但實際的工程品質和進度,工程人員卻不這麼樂觀。透過鏡頭可以看到工地還一團混亂,不知道履勘專家要怎麼掛保證。

   來到雪山隧道橫向導坑車行聯絡道,在這裡還可以看到一條條暴露在地面的電纜線,此外隧道雖然道路平坦,但週邊的安全措施以及照明設備都還沒有完成,就連最重要的消防栓警示燈都還沒亮,但這樣的一條還沒完工的高速公路,我們的交通部竟然要趕在農曆年前通車。
至在工程尚未完工之際,就在今天要舉行最後履勘,連媒體要了解履勘內容都遭到拒絕,記者問與會人員,全世界有沒有重大工程,尚未完工就辦理履勘<交通部國工局總工程司曾大仁說 這個問題還要再查證>。

  而這位自稱有二十多年重大工程履勘經驗,並且曾主持雪山隧道馬屁橋勘驗工程的教授,則是對尚未完工就勘驗也不知如何回答<訪問台大教授楊永斌 說一段>為了趕通車,交通部甚至要求工程單位履勘時不要說出實情,只呈現最好的一面,如此黑箱作業,簡直是拿民眾生命開玩笑。不過,交通部仍執意依原計畫,在今明兩天進行北宜高履勘,是否可以在過年前通車,將看履勘的結果而定。

  *********************************

  這次雪山隧道連續兩天的履勘,經過第一天我們的寫實報導,加上第二天其他媒體同業集體勇闖消防演習現場,在隧道洞口遭到警衛強力攔阻的畫面播出之後,履勘人員感受到新聞媒體和社會的壓力,終於鬆口表示,半年之後再讓雪山隧道通車。這個答案其實我早就從國工局基層工程人員採訪得知,這也是他們認為,當年的六月是最安全的通車期程。

  經過這次採訪的第二天,我到宜蘭市光復國小和一群小小記者新聞營的小學生座談,我舉例一間新蓋的教室包括燈光、門窗玻璃和吊扇等設備尚未裝妥,如果施工單位聲稱保證可以完工啟用,提前驗收的人員到底是要評斷完工,還是要拒絕驗收,這是連小學生都知道教室還沒有完工的簡單道理。 

       雪山隧道在2006年6月15日,終於完工通車,但是熱鬧的慶祝儀式中,我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喜悅,因為在數十次的工地採訪報導中,我們以報導工程人員艱辛克服困難的角度來寫新聞,卻因為政府不斷舉辦貫通儀式,而讓我感覺媒體也受騙,以及間接欺騙觀眾的共犯結構罪惡感。所幸,我在雪山隧道通車履勘前的最後一刻,發揮媒體第四權的監督力量,成為隧道通車安全把關的重要一環。至於當時公營的台視新聞枉顧媒體職責,甘為政治服務的無奈,我只能說,台灣的新聞自由和媒體改革之路,仍有一大段長路要走。

【佛大電子報第3期\20071221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