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學術交流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學術交流>淺談研讀社會科學的意義
淺談研讀社會科學的意義

佛光電子報-淺談研讀社會科學的意義

 

淺談研讀社會科學的意義
 
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院長/王石番
 
        
 
圖說:社科院長王石番教授。(周俊雄/攝影)
  知識的分類一直是眾說紛紜,並不存在一個普遍的分類標準來區分不同的學科。而不同時代的遭遇所衍生的思潮也會帶動知識的重整與裂解。隨著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不斷地專業化與復雜化,現代科學的知識分工也日益精細。
 
  一般說來,社會科學一詞,尚無一致的解釋,社會科學的分類,迭經演變,難得定於一尊,同時由於學門專門知識不斷增加,劃分方法常有修正,社會科學的範疇與內涵更不容易界定。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藉以改進社會生活的,所涉及的方面廣泛而複雜。基本上,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行為、人際關係,以及人與其生活環境之關係的科學。
 
  社會科學在十七世紀稱為道德哲學,十八世紀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把它分為神學、倫理學、法學、經濟學。法國孔德(A. Comte)在一八三九年發明社會學,將它列為一門獨立科學。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工人階級出現於西方社會,社會主義思潮蔚然興起。社會科學乃形成實證派、歷史學派,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派等三派。
 
   研讀社會科學幫助我們認識近代以來所發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巨大變化。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現代文明的浪潮席捲全球,徹底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生活,這種現代化的發展過程牽涉到經緯萬端的現象與問題。現代化導致的社會變遷,喚醒人們的危機意識,促使社會科學的主要探討方向,環繞在全球化、科技發展、生態變化等議題。社會科學一方面探究政、經、法、社等各個層面的具體經驗,加以分析、詮釋從而建構理論;另一方面又以這些理論的基本意涵來解釋人們實際生活,提出興革意見,進而呈現解決方法,以促進社會福祉。
 
  人類歷史從草眛到文明,幾千年悠悠歲月中,經過無數次鉅變才脫胎換骨的。十七世紀,科學革命肇始於歐洲,現代文明隨之萌芽,當先聖先賢為著掙脫生活的困頓,袪除貧苦的魔障,苦心孤詣,硏幾發皇,終得創造許多奇蹟,淑世濟民,使人類生活得到改善。社會科學基本上是現代文明的一部份,社會科學的研究必然扣緊時代的脈動,其存在才有意義。
 
  現代社會乃處於科技文明的時代,科技的廣泛運用、人類才能開發自然資源,用以提昇生活品質。社會科學的進展應與科技文明相結合,只重視物質文明,已為人類帶來不少災難,社會科學的提昇將裨益人類社會的進步。
 
  先民自茹毛飲血,穴居山林,結繩紀事,到運用尖端科技,穿越星球,以探索宇宙奧秘。就發展的歷程而言,這段科學昌明的璀璨年代,只是人類亙古恆久的一小段而已。人們之所以能有傲視寰宇的輝煌成就,尤賴啟蒙時代以來,多次石破天驚的社會變遷所累積智慧的結晶,而發揚光大的。不少在人類歷史締造佳績的智者,運用理性科學的方法,條絡分明地解決此仆彼起的環境、社群問題,人類不僅得以克服先天的困蹇,更勇於邁向時代的挑戰。人們之能擷取天然資源,適時執掌發展脈動,洞燭機先,毫無休止地窺探自然奧秘,奮勇不懈,皆源於這股理性智慧的寶貴經驗,搭配著不畏不懼的實踐作為所導致,今後人類的文明繼續開創,社會的進步與人群的福祉,仍依賴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互作用。
 
  揆諸人類社會遵循時代巨輪的軌跡向前邁進。人們需求知識、依賴知識的情況也日漸凸顯,科學知識將成為引領人們邁向新世紀的指南針。人類知識被分成物理科學、生物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則是很普遍的現象,通常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就是社會科學,而以人類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的研究對象是人文科學。
 
  美國《社會科學百科全書》所界定「社會科學是研究個人做為團體成員的活動之心理或文化科學」。在物質文明持續突飛猛進,傳播科技神乎其技,社會互動日益頻仍,人際關係日趨綿密之際的地球村中,無論是就個人或社會發展的趨勢而言,皆可預見社會科學知識發展的重要性,而基本上以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為主軸而不斷分支,再互相結合的社會科學,必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養分,也是抵擋科技文明所衍生禍害的良方。
 
  主修社會科學之各學門者,如專攻理論,鍥而不捨,可成為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學者,如致力於實務,則服務桑梓,惠及群倫。因為社會科學論述的範圍廣及於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一般人研讀社會科學會擴展對周遭環境的視野,足以增進對人類社會現象更多元的興趣與瞭解。
 
  具備社會科學知識能培養求知求行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為學精神,因為社會科學研究者對社會現象的掌握,必然超越常識性的理解,而採用系統性、可驗性、有效性及客觀性的知識,以體察社會現象。最後,充實社會科學知識使人陶冶仁者的襟抱,關懷眾生,民胞物與,時時以人群安危,謀求社會福祉為念。
 
 
 
【佛大電子報第16期/2010年3月15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