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人物探索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人物探索>牛隆光老師新作《新聞採訪與寫作》
牛隆光老師新作《新聞採訪與寫作》

佛光電子報-牛隆光老師新作《新聞採訪與寫作》

牛隆光老師新作《新聞採訪與寫作》

創新觀點 分析新聞文本與脈絡關係

 
傳播學系二年級/周書萱專訪
 
   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牛隆光老師,於月出版《新聞採訪與寫作》一書。書中將自己工作經驗以及過往彙整成冊,並闡述新聞文本與脈絡兩者間的關係。以此書作為教學輔助教材,期盼同學與讀者在新聞專業與實務上有所幫助和成長。
 
  傳播學系牛隆光老師的最新著作《新聞採訪與寫作》由台北學富文化公司出版,一共分為三篇及一附錄。分別為〈採寫通論篇〉、〈媒介寫作分論篇〉、〈研究案例篇〉,以及〈附錄〉。書中闡述新聞文本與脈絡兩者間的複雜關係。牛老師表示,本書是把自己在教學工作近十年的經驗,以及之前在傳播媒體業界工作的心得,列舉實際案例,彙整成書,希望提供同學與讀者在學業和工作實務上,有更多的幫助。
 
  是由於什麼樣的原因促使老師出版《新聞採訪與寫作》一書?牛老師認為,因為從事新聞傳播教育工作,想要為課程設計與編撰一套適合課程內容的教材。加上過去自己曾經從事雜誌、報紙、廣告與新聞等相關傳播媒體的工作,所以對傳播媒體領域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因而將自己的經歷與所學整理出來,告訴學生們所要知道的新聞採訪寫作基本相關知識。
 
  牛隆光老師表示:「以往傳統的新聞採訪寫作書籍,都是從新聞專業的採訪概念切入,教導讀者如何撰寫新聞稿,以及採訪新聞有哪些寫作格式、媒體組織有哪些部門、新聞道德、新聞法規與新聞倫理是什麼。但有別於大部分的新聞採訪相關書籍,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去說明新聞採訪與寫作,將本書的重點立基在『文本』與『脈絡』兩個不同的層次。希望能夠提供學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甚至將來可能導引出不同的做法。」
 
  一向鼓勵院內教師多做研究、發表文章及寫書的傳播學系主任兼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院長王石番教授,受邀為《新聞採訪與寫作》寫序,有「畫龍點睛」之妙。王石番院長認為,採訪與寫作不能都是一些老套的做法。而牛隆光老師在《新》書中,將他一些研究心得彙整出版,書中有很大的創意與內容。王院長表示:「由於傳播科技一直持續在進步,社會的腳步也一直在向前衝。因此,新聞事業本身也一樣要發揮社會應有的功能,新聞工作人員在編採方面的知識也要與時俱進。」
 
  凡事沒有一元的定論,牛隆光老師認為,從事學術工作就是要開啟多元的可能。在市場上眾多早已出版的新聞採訪書籍當中,《新聞採訪與寫作》一書不敢說是突破,但是他希望藉由本書,開啟在傳統新聞專業領域之外的另一個可能。
 
  由於家庭因素導致沒就讀普通高中,畢業於基隆海事學校後,牛隆光老師即到日本船公司實習服務。他曾隨著船公司的商船出海一年多,到過日本、中東、法國、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各地。也因為有過環遊世界的特殊因緣際會,牛老師深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更認為多方面接觸新的領域,四處看看不同民俗風情與人文現象是很不錯的。他表示,由於自己年輕時是在困頓中成長,學業也是靠自己半工半讀來完成,曾任報紙和雜誌的編輯與記者、廣告公司文案,最後獲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學位。雖不敢說自己表現很好,但他鼓勵現在的年輕人要靠自己的力量積極的走出去,到外去闖出一番天地。
 
  牛隆光老師期許佛光大學的學生都能增加人生的經歷,發展自己的長處,不要妄自菲薄。對於想要進入新聞傳播相關工作的同學,更是需要增長自我的見識。倘若不懂人生道理,也不了解人際之間的關係與人情世故的人,是無法勝任新聞傳播相關工作的。他認為,讀書不見得是唯一的選項,只要多充實自己的專業與長處,多增加自我的社會經歷,相信在未來還是大有可為的。
 
 
圖說: 傳播學系牛隆光老師的新書《新聞採訪與寫作》(右),與20061月出版的第一本書《透視電視新聞:實務與研究工作》(左)。(周書萱/攝影)
 
圖說: 傳播學系的同學認為牛老師的新書讓學子受益良多。(周書萱/攝影)
 
圖說: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牛隆光曾當國過習船員環遊世界。(周俊雄/攝影)
 
 
圖說:2095 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牛隆光與學生在攝影棚合影。(周俊雄/攝影)
 
 
【佛大電子報第15期/2010年元月15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