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休閒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休閒>范植堯與大陸學子共同體驗台灣之美
范植堯與大陸學子共同體驗台灣之美

佛光電子報-范植堯與大陸學子共同體驗台灣之美

 

兩岸情懷 青年連心 環台八天七夜
 
范植堯與大陸學子共同體驗台灣之美
 
傳播學系三年級 范植堯/撰稿
 
    九十八年十一月下旬,在緊湊的期中考後,我踏了另一段旅程,一段不一樣的環島之行,在這八天中沒有表定的行程,只有每天休息的定點,在旅途中,有許許多多不確定的因素,考驗著我們的臨場反應,這就是「第二屆台新金控海峽兩岸青少年領袖培養計畫」環島。我們一行二十幾人,於十一月二十三日從台北出發,沿途經過台中、日月潭、高雄、墾丁、台東及花蓮等地,八天七夜之後回到台北。
 
    我很慶幸有這個機會,可以代表佛光大學參加第二屆台新金控海峽兩岸青少年領袖培養計畫,為了培養領袖特質,所以除了住宿的地點確定之外,其他的行程都由台灣的學生自行安排、自行完成,以培養台灣學生的企劃、執行以及應變的能力,所以台灣學生每天熬夜開會到凌晨,幾乎每天都三、四點才睡,七點就起床。除了自行安排計畫外,也了解到兩岸彼此的異同。
 
    原先以為兩岸的差距很大,但其實我們擁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其中來自上海同濟大學的郭圻農,本身是泉州人,平常就會收看福建當地的兩岸新聞,了解台灣時事的脈動;而來自北京大學的高嘉晗則是喜歡收看台灣的綜藝節目及偶像劇,對於演藝圈的熱門話題相當熟悉。但是兩岸卻還有許多的差異性,大陸新聞媒體的管制,與台灣的新聞自由產生極大的對比,台灣早在解嚴時期就已經廢除了新聞審查制度,而大陸的新聞在播出前需要送審。而大陸信息管制最讓人詬病的是防火長城的設置,嚴格監控來自國內外的網站,例如︰知名的社交網站Facebook、微網誌Plurk等等。
 
    當我問到他們對台灣的印象時,北京師範大學的蔡燦說︰對台灣的印象來自於教科書,書中說了台灣物產豐榮、風景優美,來到台灣之後除了加強既定印象,更發現了一些書中沒有辦法去描繪的人事物,例如︰台灣的人文景觀及台灣文化的包容性。
 
    而整趟旅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二十九日上午,在台北市台新金控成果發表會暨媒體接待會,我與廈門大學唐中植、北京師範大學蔡璨及銘傳大學蔡琬婷一起上台代表兩岸與會學員發表本次心得,我非常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促進兩岸青年的交流,讓我們年輕學子能夠跨海面對面,了解台灣的多元文化和建設,我很期待能夠有朝一日也到大陸對岸,和更多年輕人關心中國的人民和土地。我想在台上侃侃而談的能力,應該也是未來領袖該具備的能力之一吧。
 
    如果要說我在這趟旅途中學到了什麼,我看到了許多台灣媒體沒有報導的人事物,媒體對一般大眾的影響很大,但是台灣的媒體對大陸的報導卻是兩極化,使一般民眾過分親近或者討厭大陸,我們應該要實際接觸並且思考大陸經濟崛起,我們要如何應對而不是一味排斥。
 
    在這短短的八天相處,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最後一天,大陸夥伴登機的前一刻,依依不捨的眼淚奪眶而出,雖然難過終究要分離,大家也期待下一次能夠到對岸再聚首。
 
 
 
圖說:佛光大學范植堯(左)獲得主辦單位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右)贈書慰勉。(新生代社福基金會/提供)
 
 
圖說:佛光大學范植堯(左二)和大陸青年學子同遊日月潭。(新生代社福基金會/提供)
 
 
圖說:「第二屆台新金控海峽兩岸青少年領袖培養計畫」環島之行合影。(新生代社福基金會/提供)
 
圖說:「第二屆台新金控海峽兩岸青少年領袖培養計畫」環島之行合影。(新生代社福基金會/提供)
 
圖說:「第二屆台新金控海峽兩岸青少年領袖培養計畫」環島之行合影。(新生代社福基金會/提供)

圖說:「第二屆台新金控海峽兩岸青少年領袖培養計畫」環島之行合影。(新生代社福基金會/提供)

 
 
【佛大電子報第15期/2010年元月15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