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新鮮人 新鮮事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新鮮人 新鮮事>社區取徑的步道監測—以林美步道為例 談社區林業推廣傳播策略
社區取徑的步道監測—以林美步道為例 談社區林業推廣傳播策略

佛光電子報-社區取徑的步道監測—以林美步道為例 談社區林業推廣傳播策略
 
 

社區取徑的步道監測—以林美步道為例

談社區林業推廣傳播策略


 

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林如森 周俊雄/攝影

  佛光大學之美,美在校址所在的林美村自然景觀令人驚艷,村內的林美石磐步道生態景觀豐富多樣,是農委會林務局推舉最佳國家級步道之一,而最值得一提地是: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與礁溪鄉林美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林業」政策,已晉升為第二階段之最優秀社區之一。

  台灣大學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盧道杰,最近發表一篇「從社區取徑的步道監測-以林美步道為例」的論文,認為以學術團隊為本,配合社區能力與林務單位需求,研擬出來的在地巡護系統,確可呈現在地的執行力,也顯現了與林務單位步道經營管理連結的潛力,最重要的是其闡述了後續培力社區的項目,及社區林業藉以操作的可能。

  我過去在聯合報廿五年第一線採訪工作中,大部分時間均在環境生態暨農業領域,因此曾參與並協助林務局推動的「社區林業」政策,除了將政策結合傳播媒體推廣之外,並以「社區林業推廣傳播策略」為題在中華林學季刊發表過論文,因此今天想要談談什麼是「社區林業」,以及其傳播策略有何理論基礎?而最重要的是要讓全校師生重新審視林美社區自然之美,並切實達到永續合理利用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理念。

  農委會林務局自2002年推出「社區林業-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畫」,這是林業政策的一大突破,也是一項長遠的執行計畫,其政策執行的成敗,關係到建構台灣綠色產業的前景,因此備受矚目。

  過去農業推廣人員,往往認為將政策或科技研發成果轉移(Transfer)就了事,事實上沒有經過轉化(Transformation)過程,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如何做好轉化工作就成為推廣傳播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一個具有專業認知的推廣傳播工作者,應知道如何把嚴肅的政策或研究成果具體成形(Materialization),並將它通俗化(Generalization),讓社會大眾感受得到,並且凝聚共識,進而採取行動,而社區林業就是要透過推廣傳播策略,才能將政策推廣至社區及社會大眾,進而凝聚社區力量,產生集體認同營造生態村的社區林業,林美社區就是一個典範。

  「社區林業」政策,一開始就要與社區民眾建立伙伴關係,讓「林業走出去,民眾走進來」,初期即獲熱烈迴響。這項政策的推動,最顯著的成效,除了社區民眾,尤其是林農與林業人員「化敵為友」之外,彼此間也採取了具體行動,在既有的社區營造基礎上,往前更進一步,努力打造自己的鄉土、社區,讓生物多樣性及傳統歷史文化留存下來,也提供都會民眾生態旅遊景點,建構社區綠色產業。

  所謂社區林業(community forestry),其理念就是將「社區保育」和「保育與發展整合計畫」的理念放在林業管理中,在國內這是林業管理的一大突破。

  要實現這個理念,如果能由人口不多的小社區開始,比較能凝聚共識,這就是「社區保育」和「保育與發展整合計畫」的基本概念。社區林業為國內外林業經營新趨勢,森林資源經營不僅為林務機關之職責,而是強調地方社區民眾之參與互動,共同分擔經營發展與管理責任,並且共享執行成果。

  美國農業部林務署對社區林業定義為:「社區林業係指林地所有人或經營人為求整體社區之利益,結合各種森林經營目標所從事之林業活動。」

  大規模的社區取向的林業管理計畫係一九八○年代肇始於南亞,其中以印度的聯合森林管理計畫最為人所熟知,目前東南亞的幾個國家也採用施行社區取向的森林管理計畫,已具相當成果。

  國內的社區林業其實也是社區總體營造的一環,多年前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的項目,大多著重在藝術、人文方面,參與落實的層面有所侷限;而農委會林務局本身面臨轉型、業務變更之際,適時提出「社區林業」,將生態保育放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項目中,並且強調「林業走出去,民眾走進來」的精神,獲得很好的迴響。當然,這樣的「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此一政策是否成功,推廣傳播扮演其一定的角色,那麼社區林業政策在推廣傳播策略上有那些理論基礎呢?因限於篇幅,僅概述如下:

一、農業推廣理論

  農業推廣包含廣義的農林漁牧推廣,其理念結構是建立在農業知識、資訊或技術資源轉移過程,因此解釋農業知識、資訊或技術資源轉移的相關因素,即能形成一套農業推廣理論;由於農業推廣是存在於策變者和策變對象的互動過程,因此,從策變者取向或是對象取向兩類觀點皆可解釋推廣現象。林務局推動社區林業政策,站在行政機關而言,屬於策變者的角色,而各社區則是策變對象。

二、社會行動理論

  該理論認為多數個人具有共同目標行動學習過程,以產生知識、資訊、技術資源轉移,並達成組織或社區發展,這是就社會行動理論的基本概念,其理論認為個人的學習和參與,是受到多數民眾共同行動所影響,所以知識、資訊、社會觀念和技術資源的轉移是與社會行動相關連,特別是社區發展,而社區意識及民間自主團體的發展和規劃影響力,則充分顯示推廣對象為引導者的理論觀點。

 


三、傳播基本概念

  如果從「傳播」字根與起源解釋,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文communi,所指的意思為「共同」,因此人們為了建立「共同性」(commonness),也就是共同享有一則消息(information)、一個概念(idea),或者一個態度(attitude),Schramn1973)也明確指出,「傳播」(communication)和「共同體/社區」(community)有著共同的字根,如果沒有傳播就不會有社區,因此傳播是社會得以形成的基本過程。

  對人類而言,傳播也是個人社會化的主要方法,當一個人在社區內變成活躍的一員時,傳播不但在其社會生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對其個人的行為感覺與思想也是舉足輕重。人際互動是成長的基礎,傳播又是人類互動的方法;傳播對個人社會成長之重要性,如同食物對生理成長一樣,人在生理的、社會的與心理的發展都需要依賴傳播。


四、以認同為核心的傳播過程與集體認同

  社區組織認同是一種集體認同,因此,我群成員對被選取文化要素的信仰及情感,即是組織認同力量的來源所在。關於認同研究的論述,在各個學門中早有論述,如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探究人對於身分/認同的自然需求,認為認同的過程與享有的文化象徵相關,對於傳統文化的親屬關係、語言系統、價值觀、信念、行為模式等具有接納並歸屬的心理機制。

  然而,在批判的領域中,重新檢視認同的機制,在特定的時、空、情境脈絡下建構某種構連的關係,使主體認知自我與他者身分、位置的差異,具有排他性的政治意涵。

  社區林業政策的推動,也遇到村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不同派系、不同立場的對立狀態;由此可見,認同在意義的根基上所謂的同質結合,事實上並非自然、必然或原初體驗,而是一種權力的行使關係。此外,在認同過程中傳播媒體也是重要工具之一。

農委會林務局推出「社區林業 」政策至今,全台已有六百多個社區組織、部落加入第一階段計畫,但能晉升至第二階段者只有九個,林美社區是其中之一,未來如能晉級至第三階段,也就是與林務局共同管理當地國家森林資源的時候了。

  個人認為,未來社區林業的成果可期,但一個積極有效的社區林業「工作推動團隊」,除了林業人員外,社區營造、資源調查、社會學科、環境倫理,還要有傳播策略等人才加入,並結合環境生態保育、社區團體及大學院校學術團體,共同集思廣益,為建構台灣綠色產業努力。


林如森簡歷

學歷: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學士

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社會科學碩士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

現職: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聯合報資深記者(1980-2004

   台灣大學新聞所兼任教師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得獎紀錄:行政院新聞局採訪報導類金鼎獎(生態保育議題)

吳舜文新聞獎助基會專題報導獎(生物多樣性議題)

永續台灣報導獎(生物科技暨生物多樣性議題)

社團職務: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台灣農業旅遊發展協會理事、

中國海峽兩岸農業協會理事、台灣休閒農業學會理事

【佛大電子報第10期/20081224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