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人物探索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人物探索>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控的新聞報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控的新聞報導

佛光電子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控的新聞報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控的新聞報導

佛光大學傳播學所 黃偉華


 
  新傳播科技為生活帶來便利,卻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我以新聞業為例子做說明。傳播科技SNG大幅增加新聞現場報導,但民眾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垃圾新聞,而非資訊。(引自林照真,2005)事實上,我覺得近幾年的新聞,為了追求獎項和利益,文化價值觀已被扭曲、新聞事業已退化。林照真 (2005) 指出電腦、SNG等科技的發明,新聞傳輸速度變得更快、更立即,使得任意一則新聞都可以大幅連線報導。但矛盾的是,發達的科技反而減少精緻的製作用心,閱聽眾並未因此得到更多的資訊。台灣媒體為了拼收視率或發行量,一昧的搶獨家、二十四小時SNG連線採訪車,連小狗不幸溺斃的新聞都能拿來當獨家。天天鬧自殺,鉅細靡遺的報導,忽略了晚上七點到八點之間,有多少小孩和爸媽在收看新聞。記者以無冕王之名,實則以貼身式採訪做為侵犯的手段,為了收視率與獨家,顧不得受訪者的自由與意願,天天守後在受訪對象出沒的場所,猶如狗仔隊的採訪,隱私權遭入侵。

 

  前NBC新聞主播大衛.布林克利(David Brinkley)說:「電視的收視人口極眾,並且播送範圍遍及海內外,無遠弗屆。身為一個傳播媒體,電視台實在不該隨波逐流、追求性放縱。電視媒體本身具有的影響力太過龐大。」我覺得這句話說得相當貼切,可是不管你是否接受這樣的新聞題材,電視台就像猛水野獸一般向你侵蝕而來,要你照單全收。品質和利益要同時兼顧,向來是一件困難的事。電視台為了利益,往往犧牲了品質。布林克利 (1996) 也曾提及:「電視網重視收視率,因而犧性了節目的品質。但是,不管是電子媒體也好、非電子媒體也好,都沒辦法忽略收視率和發行量,因為這是衝量事業成敗的一個標準。」雖然電視網之間的競爭也會造成壓力,電視網無不希望第二天就能被誇讚他的新聞最快,但是新聞有沒有價值,似乎就沒有人關心了。怪不得前TVBS董事長邱復生會說:「新聞沒有專家,只有贏家。」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傳播環境的惡性競爭。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尹鴻智 (譯) (1996)。笑看風雲-頂尖主播看媒體與官場百態。臺北市:智庫。(David Brinkley)

林照真 (2005)。人們為何不再相信媒體。載於王譓茹 (主編),天下雜誌(頁279-280)。臺北市:天下雜誌。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