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校園二三事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校園二三事>文資系臺灣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工作營
文資系臺灣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工作營

佛光電子報-文資系臺灣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工作營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宜蘭報導)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攜手創造出臺灣數十年來地方文化建設的成果。這股力量今日依然源源不絕的成為臺灣地方文化、建設發展的有形、無形力量,創造一種地方價值觀。自從千禧年以來,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政府國策之一,蓬勃發展。相對於此,營造地方文化特色的社區營造似乎開始受到忽視。

 文資系在國內擁有最為豐富、多元的文化資產與創意的師資陣容,為了再次喚醒國人對於社區營造的動力與熱忱,於726於雲起來五樓,舉行「第一屆臺灣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工作營-營造永續的桃花源」,總計出席實際參與地方文史、社區營造的人士多達六十餘人,其中還包括遠從臺北、新北市前來參與的人士。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士都是長年以實際力量投入社區營造與文史工作的基層人士,顯然他們對於文資系所願意與地方共享學術資源的作法高度認同。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長林秋芳指出,佛大文資系願意承擔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再次出發的使命,給予高度肯定,特別是今年以「第一屆」為起點,顯見日後永續舉辦的企圖心,林秋芳細數社區總體營造在宜蘭發展的歷史以及他早年參與的情形。

 長年投入在地文化與觀光產業發展的礁溪老爺大飯店總經理沈方正也以貴賓身份出席致詞,他長期關注在地文化觀光產業,期許國內產官學進行深化合作,讓學生以一年為期深入實習。創科院院長翁玲玲、文資系主任潘襎皆出席致詞,文資系教授陳進傳、蔡明志、莊文生等老師皆全程參與。

 前文建會主任委員陳其南教授特別蒞臨佛光大學發表〈被忽視的一種地方知識資源:南台灣的自然與文史研究概觀〉,論述從傳統方志到地方研究的知識型態轉換之可能性。文資系資深教授陳進傳發表〈地方文史工作室的社會責任與其倫理〉,講述參與地方文史工作是一種愛護自己土地的良知工程。

文化創意產業受到高度頌揚的當下,同時也遇見現實瓶頸,全國普遍出現焦慮感。因此國內一度將幸福感成為我們衡量國人生活價值的指標之一。我們回首國內建設,是否忽視許多我們已有,卻不受重視的文化基層建設?我們是否跳過許多土地的感人事實,一味追求國際化效應?的確經濟活動、國際化相當重要,然而永續性的思維才是我們面對文化課題的重要態度。

這次研討會由文資系老師莊文生負責企劃,除了上述兩場專題講演之外,接著是兩場「課題與挑戰」的課題研究,莊文生老師發表〈地方文史工作的永續性〉、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發表〈觀光與社區營造的桃花源:一台力阿卡遊內城〉。下午舉行「案例分享」,分別有三鋼鐵工廠文物館館長廖大慶〈文史工作者與在地的經營〉、頭城城東里里長游錫財〈漫遊在山海之間的老城、老街〉、宜蘭縣文化局資料科員陳怡華〈移居舊城的匠師博物館〉,最後則是綜合座談。

隨後與會者搭車前往頭城文創園區會合,游錫財里長帶領大家參訪頭城老街。陳怡華畢業於佛光大學文資所碩士班,游錫財則是文資所碩士生,目前正在寫作碩士論文,長年致力於地方的文化資產保護工作。

文資系所成立至今已經邁入第七年,培育許多宜蘭縣內、外從事文化資產、社區營造以、文史工作、文化觀光以及創意產業的人才。長年參與許多地方文化活動,頗有成果。這次的工作坊目標在於持續擴大成果,同時使這些成果與全國各地人士共同分享與交流,搭起永續的發展平台,為漸趨冷卻的社區營造與文史工作添一把柴火。

從會議的熱絡出席與對於遠景的期許眼神可以看出,「第一屆臺灣地方文史與社區營造工作營-營造永續的桃花源」已經為臺灣往後這項工作,奠定初步基礎,與會者一致期待明年再次相會。

This is an image

頭城老街參訪導覽

This is an image

與會學者與學員合影留念

This is an image

綜合討論分享社區營造心得

This is an image

與會學員興緻勃勃的聆聽課程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