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新鮮人 新鮮事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新鮮人 新鮮事>魅力四射的古琴藝術
魅力四射的古琴藝術

佛光電子報-魅力四射的古琴藝術
 
 

魅力四射的古琴藝術


 


古琴藝術家 陳雯  攝影/周俊雄

前言  

中國自周代周公制禮作樂,號稱禮樂之邦;春秋孔孟儒學更強調禮樂教育的重要:禮以制外(行為,樂以制內(心性;到漢代,罷黜百家推行儒術,自此以來教育體制及精神無不以儒家為本。儒家向來非常重視音樂教育、重視精神面的教育,文人四藝(琴棋書畫),無一不為陶養心性而存在于文人的日常生活中。而「琴」列居首位,可見得琴在文人體系中的地位。琴即古琴,又稱七弦琴因為琴上有七條弦,是中國音樂歷史中最古老的絲絃樂器。稽康在【琴賦】中提到:「眾器之中琴德最優」;自古文人又有「士無故不撤琴瑟」的傳統,在在都說明了琴的重要性。但為何古琴會被文人如此看重呢?實乃因為琴文化符合了道家的大音希聲、儒家的中和之音的基本精神。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佈古琴為人類非物質及口述文化遺產,在國內及國際上刮起了一陣古琴熱。

看到今天中國古老的古琴藝術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出無限的魅力時,不禁讓我想到,在三十多年前,當我在國立藝專國樂科就讀二年級時那一年,我是國樂科裡唯一的古琴學生,到我插班上了文化大學音樂系時,我仍是系上惟一主修古琴的學生;此一時,彼一時,當時怎麼可能想像得到古琴能會有今天這般的景況。

2000年台北市立國樂團與鴻禧美術館聯手舉辦了千禧年古琴百琴展的活動,聲勢浩大,算是近年內台灣古琴文化活動發展的最高點;而,2003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了古琴申遺(註一)成功,則將古琴文化藝術實質地推上了國際舞台,至此,自此,古琴在國際上有了不可動搖的地位,開始發光發熱。除了中國各地外,再看其他地區︰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是歐美地區,短短20032008的五年時間,其發展速度的加速度只能用驚人來形容。可慰、可喜,但也有可憂、可戒慎之處。可慰、可喜,當然是因為能看到這麼優質精緻的國粹,能再度受到重視,被大家喜愛,不再擔心傳承絕續的問題。特別是身為琴人的我。但急速的成長,不禁讓人擔心泡沫化效應及華而不實的膨脹作用。


本文

猶記多年來遇過不少人想學古琴,但一看到古琴譜就想打退堂鼓。何以如此?連賈寶玉都有看沒有懂,直讚林妹妹居然能懂得這有字天書」,難怪大眾要丈二金剛了。其實古琴譜沒那麼難懂;它是中國傳統音樂記譜法中,一種應運於古琴樂器上的演奏手法,所獨用的一種手法記譜法。在古代是以一種像寫文章的方式,逐字逐句地將手法動作記錄下來備忘的,稱之為「文字譜」圖例1,現存惟一的一份文字譜,被收藏在日本京都的神光院。文字譜發展至唐代中期經過衍化後形成了較精簡的符號式譜式,稱之為「減字譜」(圖例2)。減字譜的使用,一脈相傳一直到今天,我們仍在使用這樣的譜式在演奏。



 

 

 

古琴古稱「琴」。起源甚早,有說創制於伏羲、堯舜時期,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見諸史籍確切的年代記錄在周以前,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先秦時期,除了宮廷裡的禮樂使用古琴之外,琴更是普遍流傳於民間,用來伴奏民歌。詩三百篇篇皆以琴如歌(註二),弦歌的傳統自此由始。〈家弦戶誦〉說明的是弦歌彈唱的形式在當時的普及程度。春秋後期儒家肯定了琴具有的修身理性的功能,因此琴被士用來做為提升個人心性品質的重要工具,「士無故不撤琴瑟」【禮記 曲禮】說明了琴與文人的密切關係,也奠下古琴做為文人音樂代表的開端。琴文化經過文人的鑽研及創作,到魏晉時期其音樂的美學訴求已有深入的探討(註三),再加以古琴藝術的美,已不再著重其一般的娛樂效果,而是其照應在人們內心世界的感動。這樣的美學思想模式帶引琴逐漸脫離了民間音樂,而更直接地走入文人音樂的世界。在文人音樂的領域裡,早期那種以琴入歌的演奏方式,侷限住琴藝術的發展;於是一條純器樂藝術發展的路便躍然地展開了,相對於「琴歌」,這種器樂形式的古琴音樂,純器樂的古琴音樂,被稱之為「琴曲」(註四)。琴曲藝術發展的展開,大大地提升了琴的演奏技術要求及藝術角度。除了仍被要求傳統所具有修身理性的功能外,更具有悅耳動聽、感人入深的功能。至於琴樂的內容更包含寫情、寫景及寫意等多種類型。

古琴不再只是「儀節、慆心」而已,更是文人抒情表意的重要工具。文人在創作時預留給後來的演奏者及欣賞者,作品的弦外之意及琴境的想像空間,這空間深遂而耐人「尋」味,這一尋便尋出了一條古琴美學的長河。

先秦兩漢時期提出了 的概念,「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白虎通】,「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矣,非以慆心也」【左傳】,強調彈琴為了正心進而端正行為。禁,有節制勿縱的意思;在儒家的觀念裡,禮是一切行為的規範,樂則將這規範柔性地具體化,那麼琴樂的思想也就在這規範內,具有將行為修正的意義。這種修正行為的具體化思想則又落實在 和(註五)的音樂本體概念上,繁手淫聲是縱欲的果,平和的音樂才是儒家的首重。此外,古琴「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法天地而成,反璞歸真」【琴操】提出了琴與自然界的關係。道家在這時除了強調「琴足以自娛」【莊子讓王】的功能外,也突出大音 聲的概念,這樣的概念深刻地影響到其後的魏晉時期。


魏晉時期老莊之道盛行,琴美學概念受到影響,有更多地將音樂回歸在音樂本體上的探討,例如嵇康【琴賦】中有對演奏手法的描繪,有對音色變化的描繪,也有音樂對人情感上感染力的描繪。至此,音與 意(註六)的關係開始被提出且重視。「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是陶淵明對意的寫照;意是對樂曲的理解與認同後,照應在主客體兩方的深化作用,在琴樂美學上甚至有重意輕聲的概念。

唐代古琴藝術進入一個相對較成熟的時期,而此時期更多地探討藝術審美的心理作用,這些審美的心理作用直接地具體地關乎於演奏者的技法。這其中較突出的是薛易簡所提出的 靜(註七)的美學訴求︰「彈琴之法必須簡靜,非謂人靜,乃手靜也。」【琴訣】。

宋元時期古琴理論的發展呈現出更完整的面向,包括琴史、琴律、琴器、演奏、創作及欣賞等角度。北宋琴家成玉石間提出「攻琴如參禪」,「彈人不可苦意思」,「指法雖貴簡靜,要須氣韻生動」【琴訣】等美學概念,首次提出了 韻(註八)的美學訴求。韻的概念的提出對後世的影響深遠,近至明代,遠至今日,言琴無不言韻,韻成為琴樂審美中最重要的元素。如果說音所表現的是旋律,那麼韻所表現的就是意;如果說音代表著文字,那麼韻就代表著情感。劉籍繼承了成玉澗的理念,「和而鳴者謂之聲;參敘相應,謂之韻;韻而成文謂之音」【琴議】提出他對韻的概念。宋代琴樂美學思想的發展成就了明代的地位,不容忽視。

明代是琴樂美學發展的最高點,也是最成熟的時期,其中要以徐上瀛的【溪山琴況】(註九)為代表。貫穿【溪山琴況】的中心思想是 ,作者所提出的和除了繼承了先秦時期「中和」「淡和」「平和」的審美逸趣外,亦衍生出「弦與指和,指與音和,音與意和」,弦、指、音、意四層相和的美學論點。二十四況包括了:和、靜、清、遠、古、澹、恬、逸、雅、麗、亮、采、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將琴樂美學的要求更精緻,更細膩,其美學概念也不僅僅是落實在古琴音樂上,也分別在琴器的美(註十)上提出了要求。明代虞山派開派琴家嚴澂建立了虞山琴派的音樂特點「清、微、淡、遠」,成為往後琴樂最高境界的要求。

自清以降,琴樂的審美要求無不以明代所發展出來的論述為依歸,雖然在各家論述中沒有提出 的概念,但卻在音樂的實踐中,時時呈現出這個審美概念。道家的空與佛家的空,在此有些許相似,卻又不盡相似。空的概念呈現在音樂進行的時間線條裡,提出的是一種空間的概念,一種音與音之間的空間,一種留白的空間,在這空間裡充滿著無限的想像空間,也並存著主客間的各自想像空間與美的空間。

這種美是一種屬於中國式思維的 美。

【佛大電子報第12期/200961日】

附註:

1.這是由中國向聯合國提出人類非物質及口述文化遺產」之申請。一般簡稱申遺。

2.古代以琴伴奏歌唱或自彈自唱,稱之為弦歌;今亦稱之為琴歌」。

3.如嵇康琴賦】,張隨【無弦琴賦】,【列子 湯問】等。

4.琴歌」、「琴曲」遂為古琴音樂藝術的兩大分類區塊。

5.平和,和諧,相和等意。

6.涵意,意義,弦外之意。

7.寧靜,平靜,乾淨。  

8.對應在陰陽虛實上,音是為陽,是為實;韻是為陰,是為虛。

9.作者從演奏到實踐,歸納出24況理論,並闡述24況的美學思想。

10.包含音色和形制工藝的美。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