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編輯器:FCKeditor   排版設計:周俊雄


 

新鮮人 新鮮事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新鮮人 新鮮事>「宜蘭礁溪勒建協天廟戊子年 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田野紀實
「宜蘭礁溪勒建協天廟戊子年 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田野紀實

佛光電子報-「宜蘭礁溪勒建協天廟戊子年 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田野紀實
 
 

「宜蘭礁溪勒建協天廟戊子年

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田野紀實


 

宗教學系四年級(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五年一貫預研生)/羅永昌 經濟學系二年級/林智培


  1. 前言

建醮活動是一種由民間所舉辦的自發性宗教活動,建醮活動往往是一個地區中最盛大、最隆重的宗教性祭祀行為。該活動的舉辦,通常由地方上最具規模、信眾最多的廟宇籌措辦理,加以透過地方鄰里的協助,茲使活動順利完成。

礁溪協天廟建廟歷史悠久,香火鼎盛。該廟除了是宜蘭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以外,更是北臺灣關聖信仰重要的廟宇之一。

礁溪協天廟為一座道教寺廟,「建醮」為該廟重要且盛大的宗教活動。其醮典規模之大,人數動員之廣,慶典儀式之繁複等,實一般廟宇所不能望其項背的。藉由九十七年十二月六日至十日協天廟「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的參與調查,資以體驗在地文化的活力暨生命力,觀察社群間之互動脈絡。此外,可就建醮活動相關領域的知識範疇,有更深更廣的了解。

  1. 礁溪協天廟簡史

礁溪協天廟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大忠村中山路一段五十一號,為國內著名以關公為奉祀對象的廟宇,同時亦為北台灣地區重要的關聖信仰地區。該廟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周倉、觀世音菩薩及福德正神等神祇。

根據《勒建礁溪協天廟武聖關聖帝君》簡介暨《勒建礁溪協天廟志》記載,協天廟始建於清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初期只建有茅屋三間,奉祀關聖帝君。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改廟體為土牆瓦頂,並增建東西廂房及兩房護廊,以供香客休憩。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臺灣總兵劉明燈,巡察噶瑪蘭廳,表請清廷勅建「協天廟」。

日治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協天廟重修,添購各項祭壇設備,並置石獅一對於廟前。同年,宜蘭廳警察課金子課長,因感念關聖帝君佑助安撫山胞之神恩,是故請森林機關奉獻樟木,雕塑關平、周倉二尊神像金神,以為陪祀。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增建戲臺一座。


民國五十五年,建造牌樓,劃清聖地。後因廟宇年久失修,眾人於是倡議重建,遂於民國五十六年六月拆除舊廟興工,至民國五十八年竣工。

重建後之協天廟,規模相較往昔更顯宏大。其正殿供奉關聖帝君,陪祀關平及周倉,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左殿則供奉福德正神,香火鼎盛,聖蹟顯赫。

  1. 礁溪協天廟建醮緣起

民國七十三年,協天廟忠義大樓續建工程竣工,加以適逢創廟紀念,因此擇定該年甲子農曆十二月初一起至初五,一連五日,舉辦五朝清醮大典,以表慶祝。復於十二年後,即八十六年丙子農曆十二月初十日至十四日,舉辦五朝福醮大典。又十二年,於九十七年戊子農曆十一月初九日至十三日,舉辦五朝圓醮大典。

就協天廟建醮的源起,另有一不同之說法。依據廟方執事人員表示,茲因民國七十三年以前一甲子六十年間,協天廟未曾舉辦過大型之建醮儀典,廟方為祈求地方平安,同感謝神恩庇佑,於是擲窖請示關聖帝君,始獲允許,遂於民國七十三年甲子舉辦為期五日的五朝清醮大典。此次活動,被視為該廟首次最大規模的宗教盛典,繼而於其後十二年舉辦五朝福醮大典,後二十四年舉辦五朝圓醮大典。本次圓醮大典後,須待六十年,並向關聖帝君請示允許後,始復舉辦清醮盛典。

協天廟建醮盛典,以十二年為一次做基準,二十四年為一輪,一輪醮事舉辦完畢,須待六十年,並向關聖帝君請示允許後,始復舉辦清醮盛典。協天廟首次建醮稱為「清醮」,第二次建醮稱為「福醮」,第三次建醮稱為「圓醮」,三次建醮規模相當,皆為五朝大醮,均立有五壇四柱等九座外壇。

  1. 礁溪協天廟五朝圓醮大典儀典內容

礁溪協天廟五朝圓醮大典主要活動安排於九十七年十二月六日至十二月十日(農曆十一月初九日至十一月十三日)五日。期間,廟方依不同的日課(時辰)舉辦各項建醮儀典活動。在本次的建醮慶典活動中,以立壇柱、豎燈篙、齋醮科儀、陣頭遶境、施放水燈、賑濟大普等項目最為重要。這些儀典內容,富有極為豐富的醮典儀軌,同時具有濃厚的區域性文化色彩,對於探究礁溪地區的民俗文化有其重要性。以下茲就上述醮典內容,簡述於後。


一、立壇柱(興建醮壇)

醮事盛典的舉行,立壇柱(興建醮壇)是首要的前置作業,必須於入醮前完成。

道教祭壇的設立有所講究,要依據一定的方式規則進行。道教認為,禮天地,通真靈,當建壇以申至敬。故道教舉行齋教,首要之務就是建壇。再者,建壇地點的選擇必需擇清淨之地。同時,建壇日期要選擇良辰吉時。

興建醮壇是醮典中重要的準備活動,醮壇分為內壇與外壇。內壇設於廟內,外壇則設於寺廟的附近(多以村為單位),並且依據建醮規模大小,搭建大型牌樓。

協天廟圓醮醮壇,設有三界內壇於廟內。內壇是整個醮域中最中心點的聖域,結壇後即為諸天聖眾、三界眾神的降聖之所。

  協天廟內設三界壇,是整個科儀進行的場域空間,神聖莊嚴,嚴禁女姓、不潔者以及一般信眾進入,其「醮場戒規」如下:

「醮場戒規警言:酧恩植福醮壇,道壇供設斯堂,示爾道眾各宜。行儀恬靜端方,態度禮貌莊重。內則凜嚴齋戒,外維潔整冠裳。舉止雍容合度,言語簡訥有章。一切專司執事,舉步勿涉慌忙。道眾誦經禮懺,音韻尤貴諧祥。臨壇存恩專注,行法俯仰齊一。慎勿交頭接耳,褻瀆嘻笑輕狂。嚴禁陰酒檳榔,清淨莊嚴壇域。天威不違咫尺,尤須敬謹恭莊。為此諄諄告誡,俱各懍遵勿忘。」

協天廟內壇中心為三清神案(元始天尊、靈寶天尊與太上老君),左側案桌依序為玉皇大帝、康元帥、宗師府、玄帝府(廟門旁);右側案桌依序為紫微大帝、趙元帥、天師府(廟門旁),各懸掛神像畫軸

此外,於礁溪八大村及礁溪國小共設九座外壇,其九座外壇又分為五壇四柱,分別為玉皇壇(設於礁溪國小)、觀音壇(設於德陽村-噶瑪蘭客運站前廣場)、天師壇(設於六結村)、福德壇(設於二龍村-二龍河下游)、上帝壇(設於白鵝村-柴圍福德廟後)、主醮柱(設於三民村-礁溪天農廟後)、主壇柱(設於大忠村)、主會柱(設於大義村)、主普柱(設於林美村-福德廟前廣場)等。各壇柱均有爐主、副爐主等人員,負責該壇柱之一切事宜。

二、豎燈篙

豎燈篙為建醮活動的開始,象徵著醮場的成立。「篙」為一支細長、筆直、去枝留尾帶梢的青竹竿。所豎「篙」數,依建醮規模大小,而有所不同。

燈篙通常豎立於廟前的空地,分陽竿和陰竿,陰陽分開,左邊為陽竿,對天界神祇,竿上分別懸掛天旛、天布、醮旗,中央最高竿懸掛天燈一盞。右邊為陰竿,對陰間鬼魂,竿上懸掛招魂旛、地布、地燈(俗稱七星燈)等。

又燈篙之上,昇起旗旛及燈號,一般都是按寺廟座向左右之序區分陰陽,普告幽明,既有天燈、天布(旗)祝告諸神鶴駕來臨、萬聖齊臨。也有地燈(召魂燈-七盞)、地布(幢旛)示知陰光普告,召請孤幽。

協天廟廟前所豎燈篙數為六支,所有燈篙底部均以草蓆捆綁,並貼上符咒,用以除煞。燈篙者,陰陽竿各三支,且左右分開。陽竿懸掛天旛、天布、醮旗、天燈,燈篙下設有神案,資以祭祀。陰竿懸掛招魂旛、地布、醮旗、地燈等,燈篙下同樣設有香案,祭祀太乙救苦天尊。

  1. 齋醮科儀

「齋醮科儀」,為一種道教宗教祭祀,其具有陽事與陰事之分,也就是「清醮」和「幽醮」之分。清醮有祈福謝恩,卻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導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屬於大平醮之類的法事。幽醮有攝召亡魂,沐浴渡橋,破獄破湖,煉度施食等,屬於濟幽度亡齋醮之類的法事。

「齋」,原義為「戒潔」。古人於祭祀之前,必先齋戒,而後交於神明。自唐代以後,常與「醮」字並稱為「齋醮」,習稱至今。醮典期間,始「封山禁水」,嚴禁狩獵、耕漁、屠宰等行為,同時,境內人家必需配合醮典禁忌,不得食用葷食。

「醮」,為古代一種禱神的祭祀,道教稱祈福禳災道場曰醮,或曰「打醮」。醮,亦可說是一種禮儀,因此,有祭神之禮即曰醮。

「科」,可解作動作,即是本著一定程序敷演如儀。「儀」,為典章制度的禮節程式、法式、禮節、儀式等,如一般人所說的「行禮如儀」。

  協天廟五朝圓醮大典性質上為崇祀陽神、酬願天神之吉慶醮典。藉由圓醮活動,祈求諸天庇佑,使合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一方面,也為地方上沉淪無依的孤幽,進行普度施食,超拔苦爽,使幽明得濟,合境平安。


  協天廟本次五朝圓醮大典,由基隆正一派廣遠壇李游坤道士團主持,道士人數近二十位之多,科儀之盛大可見一番。其主要科儀內容詳見下表一:

 

表一 勒建礁溪協天廟戊子年五朝圓醮內壇道教科儀一欄表

農 曆 日 期

吉 課

主 要 科 儀

十一月九日

班 次

時 刻


上 午

100-300

發表呈章


900-1030

啟請諸天


1030-1100

皇壇拜榜


1100-1200

羅天大供


下 午

200-300

請水


安奉灶君


300-530

三官真經


北斗妙經


星辰寶懺


三元寶懺


700-730

皇壇奏樂


730-1000

解冤赦結


祝燈延壽

十一月十日

上 午

430-500

擂鼓起班

500-600

朝覲天尊

600-800

早朝科儀

830-1100

五斗真經

1100-1200

午供

下 午

200-530

朝天法懺一至四卷

700-1030

開啟朝聖

敕水禁壇

十一月十一日

上 午

800-900

重白參聖

900-1200

午朝科儀

下 午

200-300

朝天法懺第五卷

300-600

犒軍賞兵

普施幽魂

放水燈

730

皇壇奏樂

800-1000

朝天法懺六卷、七卷

十一月十二日

上 午

800-900

重白參聖

900-1100

洪文夾讚

1100-1200

午供

下 午

200-300

朝天法懺第八卷

300-500

晚朝科儀

700

皇壇奏樂

800-1000

朝天法懺九卷、十卷

十一月十三日

上 午

700

重白收榜

900-1100

入丁三界

1100-1200

帝君正朝

下 午

130

讚龍科儀

300

宿朝科儀

400

賞軍犒將

500

賑濟大普

800

敕符謝壇

 

  1. 陣頭遶境

為配合本次五朝圓醮宗教慶典,協天廟乃於九十七年十二月六日(六)辦理關帝祈福遶境暨夜巡活動。遶境範圍包含羅東後火車站、羅東市區、宜蘭市區、礁溪市區。當天上午9時,於礁溪國小集結出發,而後依序遶境羅東後火車站、羅東市區、宜蘭市區、礁溪市區,最後返回協天廟,結束一天的遶境暨夜巡活動。

本次遶境陣頭,熱鬧壯觀,聲勢浩大。其遶境陣頭除了神轎隊伍以外,還有許多由民間所組成的藝陣、社團隨行遶境。就廟方工作人員表示,參加遶境的隊伍相當踴躍,近兩百隊之多。

在這一次的遶境活動當中,陣頭隊伍具有相當程度的可看性,種類繁多,以下資就陣頭內容分類並簡述於後。

1、大鼓陣:大鼓陣又叫開路鼓陣,走在遶境隊伍之前,做為開路前導。

2、跳鼓陣:以八至九人為一隊,演出者手持頭旗、涼傘、大鼓、銅鑼、二旗等,依陣勢表演之。

3、旗陣:旗陣以旗為主,加入戰鑼及戰鼓,彼此互相攻打。陣形有八卦、跳七星、走三星等變化。

4、獅陣:舞獅為遶境隊伍常見的陣頭,配合鼓聲演出,生動有趣,廣受民間喜愛。

5、八家將:八家將在古時類似今日的警察。操演時,通常是怒目神情,臉上塗上五顏六色的圖案,手持法器,其陣法多以七星步、照四角、開八卦為主。

6、官將首:官將首有驅逐鬼魅,保境安民的意義。操演時多瞋目怒視,頭戴盔帽,臉上塗以臉譜,獠牙、手持法器。一般以五至七人成陣最為常見。

7、神將陣:神將陣包含福德陣、千里眼順風耳陣、七爺八爺陣、關平周昌陣三太子陣、招財進寶神童陣、大神尪陣等。

8、大轎陣:大轎陣又稱為神轎,是神明出巡時所必需的交通工具。

9、其它:花車陣。

  1. 施放水燈

醮典科儀中,施放水燈的目的在於為水路孤魂指引明路,向鬼靈傳達信眾的虔誠,邀請幽靈眾生上岸前來接受凡間盛宴,聞經聽懺,超拔孤幽返登西方極樂淨土,並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協天廟五朝圓醮施放水燈儀式,於九十七年十二月八日下午三時,擇二龍村二龍河下游施放,由廟中爐主、頭家等協同道士驅車前往,後進行普施幽魂科儀,施放水燈,召請儀式結束後,隨即返回內壇。

  1. 賑濟大普

  賑濟大普為整個醮典的尾聲,是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的一項盛事。於五朝圓醮末日,即九十七年十二月十日下午430分至930分舉行。礁溪國小玉皇壇為主普壇,場面盛大熱鬧,萬人空巷。是夜,除玉皇壇外,其餘各壇柱亦於同時段舉行賑濟大普。賑濟大普的目的,在於賑濟寒林,以靖地方事。再者,祈合眾平安,淨土清泰。因此,十二月十日夜晚,各壇各柱醮場,設無礙淨供,備列香供,賑濟孤幽。另者,藉由聽經禮懺,資使孤幽同沾功德,免除輪迴之苦。


  1. 結語

礁溪協天廟,為期五日「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於九十七年十二月十日晚間正式劃下完美句點。後學等有幸參與此次的圓醮盛事,備感興奮暨榮幸。同時透過本次深入及全程的田野調查,蒐集及記錄了眾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畫面。另一方面,透過本次活動的親身參與,資與人群進行更為密切的交流與互動。數日以來,因全程參與及投入,是故採集到許多的田野資料(包含口述資料),這些珍貴的資料,對於「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主題的研究,實具有相當程度的助益,實感獲益良多。

礁溪協天廟所舉辦的「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可說是礁溪地方極為重要的宗教盛事。此次主辦區礁溪鄉境內八大村的村民無不以無限歡欣、無限喜悅的心情,自動自發的參與暨投入本次的活動任務,用以表示眾人對五朝圓醮活動的重視和共同榮耀。

五朝圓醮的舉辦,微妙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且統合了各社群彼此間的資源力量,建構了一個密切的關係網絡。本次建醮盛典,經由眾人的同心協力,通力合作,完美的將宗教信仰、地方民俗、傳統藝術、文化教育等不同的範疇作所結合,其所呈顯於眾人眼前的,是一個完整且具有系統統合的民俗活動,而非單一、鬆散的活動架構。

後學等針對本次協天廟「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的親身參與觀察,發掘到一些重要的文化特色和訊息,資將其歸納出以下幾個討論面向,並分述說明於下:

一、「建醮」,實為一項極為神聖且重要的宗教性慶成儀式。本次五朝圓醮,對於礁溪鄉境內八大村的村民而言,圓醮活動是一件相當慎重暨不可馬虎的地方大事。境內村民無不以辦喜事的心情迎接及辦理圓醮慶典事宜。「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歷經籌備、辦理、圓滿等過程,耗時費力,絕非單憑少數人即可勝任與完成。情因本次醮典活動的舉辦,與前次民國八十六年「福醮大典」相隔十二年,加以又是一輪三次建醮活動的尾聲,職是之故,協天廟全體執事人員與村民無不卯足全力,通力合作,出錢出力,結合林美、白鵝、大忠、大義、德陽、二龍、三民、六結等八村人力,通力籌辦圓醮慶典事宜。由以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宗教信仰深植人心的端倪,同時,發現宗教信仰於社區群體間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及影響面向。另一方面,宗教信仰與社群的互動作用,可將其視為一種重要的樞紐關係,其彼此間存在著某種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二、協天廟「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自九十七年十二月六日至十二月十日為期五日,礁溪鄉八大村境內,為配合醮典盛事,遵循傳統封山禁水的禁忌儀軌,境內全面茹素,禁止屠殺生靈,飲食業者亦配合忌規,於醮典期間內全面提供素食餐飲。眾人透過五日的齋戒,以表虔敬、清淨之心。單就上述所提「茹素」一事,要做到集體均達成某種共識,加以全面配合執行,此者,實在非一般都市地區所能夠望其項背並與之比擬的。由此可知,宗教信仰對於一般人的生活影響,無形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約束力及制約力量,實不容忽視。

三、協天廟「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包含內壇與外壇之道教科儀、遶境夜巡、施放水燈、施放天燈、賑濟大普等內容,其最主要的核心用意在於酬謝神恩。其次,人們透過此次建醮活動,資以建立人與神、神與鬼、人與鬼三界間之溝通橋樑,是故經由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及科儀,將個人的心願、契求上達天聽,繼而賑濟孤幽、超拔孤幽,祈合境平安,並且達到三界和諧的願望。由此,我們仍然不難看出中國人“敬神畏鬼”的思維觀念與行為價值。

四、在地文化的特殊性,是研究一個區域文化重要的指標對象和研究課題。本次協天廟「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當中,尤以「豎立燈篙」與「施放水燈」最具地方性代表特色。首先,就以豎立燈篙來說,「燈篙數」會因醮事舉辦規模的大小而有一、三、五、七之差別。然而,本次協天廟於廟前所豎立的燈篙並非五或七,而是豎立六支燈篙,此種情形,有別於其他地方之宗教風俗。加以燈篙上所懸掛之天布、天錢、旗旛等稱法及式樣亦與其他地區所見多所不同,據地方人士表示,此為礁溪地區之一貫傳統,其原因為何,實有待調查。再次,「施放水燈」為建醮科儀中另一項重要的儀式活動。一般而言,水燈的施放,大多在賑濟大普之前一晚或是前兩晚,於舉辦施放水燈科儀後施放。然,協天廟的水燈施放,卻是於賑濟大普前兩日之下午三時於二龍村二龍河下游施放,其由道士先行舉行施放水燈科儀,召請水中孤幽,後施放水燈。在時間的安排上,實有別於一般建醮科儀之日課時序。

五、由內外醮壇的設立,壇柱設立的大小規模,我們不難看出神界眾神與現實世界一般,具有主從關係與尊卑序位的劃分。更顯著的地方,在於標誌陰陽有別的宗教思維概念。如此的思維體系,可說是人們現實社會的投射,認為三界中均具有嚴密的階層劃分。是故,人們常為其作所形塑,同時應著不同的宗教需求而將其合理化。因此,一般人均普遍認為並相信陰界的社會如同現世生活,仍具有一定的地位階層之分,有著主從、高低之別,其真實與否,迷信與否,實見仁見智。

整體來說,本次協天廟所舉辦的「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可說是相當圓滿地劃下句點,同時獲得高度的讚賞。透過本次的圓醮活動,一方面除了體驗礁溪在地文化的熱情和多元以外,重要的是,透過本次盛典活動的舉辦,完美的將礁溪在地之有形暨無形文化資產作所結合,系統且完整的呈現於眾人的眼前,此舉,對於礁溪在地文化的傳承,有著極為重要的精神象徵。更甚者,透過文化的承傳,茲以建構一個更趨完整的歷史價值與文化脈絡。

最後,對於本次活動的參與和觀察,除了眼前所看到的各項活動場面之隆重、規模之盛大以外,最值得一提的,即是那些熱心參與及付出的參與者。此次「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活動自籌備以至圓滿成功,若少了這些夥伴的用心與無私奉獻,確信,活動的推展勢將無法如預期般的順利進行。

後記

  九十七年十二月六日至十日協天廟「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為礁溪地區盛大的宗教慶典,後學等有幸逢此盛事並進行全程田野紀錄,期間,受到各方人士的支持與協助,尤其感謝負責本次慶成圓醮醮典科儀之李游坤道士團道長們,若少了他們的協助,實難以進入協天廟內壇進行第一手資料的採集暨參與觀察。

  協天廟「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盛事,後學等以虔敬的心,合力完成本次全程的田野紀實。期間,跑田野雖然辛苦,卻充滿眾多樂趣及回憶。於此,再次感謝工作夥伴智培的投入和協助,茲順利完成「護國祈安五朝圓醮大典」田野紀實。

參考資料

  1. 游謙、施芳壠作,《宜蘭縣民間信仰》,宜蘭市:宜蘭縣政府,中華民國927月。

  2. 閔志亭著,《道教全真科儀》,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82月。

  3. 李豐琳、謝聰輝合著,《臺灣齋醮》,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民國901220日。

  4. 張澤宏著,《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31月。

  5. 蕭登福著,《道教地獄教主-太乙救苦天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11月。

  6. 蔡相煇編撰,《勒建礁溪協天廟志》,礁溪協天廟管理委員會印行,中華民國861月。

  7. 呂宜珍,<道教建醮文化在視覺藝術上之應用-以玄天上帝寺廟建醮活動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8. 《勒建礁溪協天廟武聖關聖帝君》簡介,勒建協天廟管理委員會印行。(佛大電子報第12期/2009年6月12日)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投稿信箱:
secretary@mail.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