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院/礁溪報導)一襲豔紅的人潮,佈滿了整個佛光大學雲水軒!9月26日,由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暨佛教學系佛教儀軌兼任教師永富法師,帶領香港佛光道場身著紅色制服的信徒一行160人,蒞臨佛教學系。 他們都是熱衷贊助興學的功德主,身著紅色制服井然有序,先後參觀雲水軒的齋堂、教室與佛堂。同學們於沿途熱情地導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在此之前,他們已參訪了佛光山本山、佛陀紀念館以及花蓮,這一站特別來到佛光大學,藉著掛單百萬人興學紀念舘一日,充份地深入了解校史館、開山堂與禪堂等,並於第二天一早到佛教學系參訪。雖然行程緊湊,但信徒們的臉上無不掬滿了笑容。 住持永富法師向信徒們介紹佛教學系共住、共食的特點,點出了佛教學系實學實做,與一般大學的學習不同之處。並提及有數十位香港青年就讀佛光大學,鼓勵信徒們多多接引青年前來就讀。 佛教學系女眾生活導師妙迦老師則介紹了佛教學系成立十年至今,已為佛光山培養出不少人才。「大家不要小看手上拿的那一張招生簡章!」老師提及一位博士班同學的入學因緣,正是因為其母在無意間收到道場義工給的招生簡章,便推薦孩子來就讀。但那位孩子最初對佛教抱有偏見,使她一直不敢告知別人她所就讀的科系;後來在佛教學系的學習環境的陶冶下,逐漸對佛教生起信仰,憑著堅毅的意志苦讀,從大學攻讀到博士。「『一張簡章』是成就他人一生的因緣!」老師鼓舞信徒們回到香港,不吝宣傳簡章為佛教學系招生,廣播菩提種子。 兩位佛教學系香港學生,大二的譚偉姬與大四的羅昭容,以廣東話介紹她們於佛教學系的生活,以及對為興學而努力的信徒們表示感謝。偉姬分享道,她在佛教行門課程的典座時,從一個不懂如何削蘿蔔,到能煮一鍋好喝的蘿蔔湯,都是因為在老師與學長的教導下不斷成長,活潑地詮釋了在佛教學系除了能夠學習到很多生活技能,也能學到用佛教的觀念引導自身生命朝向正面價值之向度。由此看出,把孩子帶到佛教學系,家長能夠放心看到孩子的蛻變。 此行結束後,同學們特別親手餽贈日前佛光大學百萬人興學大悲懺法會所珍藏的大悲咒水,祝福每位前來參訪的信徒們。此外,永富法師還特別贈送其撰寫的新書《一念彌陀富三千》,並為同學簽書,佛教學系的同學們無不喜悅萬分!(20180930)(文/釋演霙,圖/張桂菊)
同學與藝文藏編藏處的法師們一同歡送參訪團 港澳地區總住持介紹佛教學系的特點 藝文藏總編輯妙書法師特意前來招待 靜心聆聽並閱讀招生簡章 妙迦老師描述博士班學長的故事 妙迦老師描述博士班學長的故事 佛教學系院長萬金川教授致辭 永富法師還特別贈送其撰寫的新書《一念彌陀富三千》,並為同學簽書,佛教學系的同學們無不喜悅萬分! 同學代表佛教學系為住持永富法師頒發感謝狀
Copyright from: Fo Guang University No.160, Linwei Rd., Jiaosi Shiang, Yilan County 26247, Taiwan(R.O.C.) 佛光大學校址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