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Facebook Twitter Plurk
首頁>行政單位>職場安全健康-心臟保護篇
職場安全健康-心臟保護篇

校內資訊公告系統-職場安全健康-心臟保護篇

隨著氣溫直線下滑,冷空氣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上升;低溫則會刺激血管收縮,使得心臟負荷加劇,因此,使冬天成為心臟病好發季節,有心臟病史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年長者,要特別注意保護心臟健康。本校為考量教職員在職場上健康,分享心臟保護觀念。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簡思齊表示,心臟病在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而造成心臟病的原因眾多,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危險因子兩種。

先天危險因子

(1)遺傳

簡思齊指出,家族成員中若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尤其是有直系血緣的男性在55歲以前、女性在65歲以前,就因心臟病發猝死或心肌梗塞,屬於高危險群。

(2)年齡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會時間逐年老化,當然血管也無法倖免於難。當血管隨年齡增加而老化時,使得動脈粥狀硬化愈來愈嚴重,動脈血管壁會逐漸變厚及變硬,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

(3)性別

女性荷爾蒙能保護心血管,因此,心臟病的性別發生率,男比女是3:1。但進入更年期後,女性因為少了女性荷爾蒙保護,得到心臟病的機率便與男性差不多了,一般而言,男性過了45歲、女性55歲以後,就進入心血管疾病危險期。

後天危險因子

(1)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

血壓愈高,發生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增。因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使心臟負荷處於高壓狀態,使心室變得肥厚;也會對血管壁造成傷害,造成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及狹窄,進而導致心臟肥大、狹心症、心肌梗塞、心衰竭等問題。

據統計,糖尿病罹患冠心病的機率是常人的2倍以上。因高血糖會使動脈壁較容易產生發炎反應,血管管壁受損;加速斑塊沉澱於冠狀動脈,形成動脈增厚、硬化,導致負責輸送血液至心肌的血管變得狹窄,心肌進而產生缺氧,導致心臟病。

膽固醇過高者罹患心臟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3倍,因為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內,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心肌因此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嚴重導致死亡。

(2)肥胖

隨著飲食西化,肥胖是許多人面臨的健康問題。簡思齊表示,而肥胖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慢性病機率較高,而這些疾病又會誘發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中風等。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者,為心臟病高危險群。

(3)抽菸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菸害報告指出,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吸菸者的家人因為暴露於二手菸中,也會大大提升死於中風和心臟病的機會。

簡思齊說明,抽菸是冠狀動脈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因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管缺乏彈性、血液變得黏稠。若血管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則形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周邊血管,即為周邊動脈疾病;發生在腦部血管,則造成缺血性中風。

面對心臟疾病發作的風險,日常更要做好護心的準備,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在此分享護心5撇步,提醒大家做好預防措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致命威脅。

保護心臟小方法

護心撇步一: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經研究顯示,在進行規律運動後,能提升氧氣在體內的利用率,減少日常活動對心臟的負擔,規律運動不僅能提升心肺功能與生活品質,也能一併控制三高

護心撇步二:定期量測血壓

心臟是推動全身血液流動的幫浦,當血壓越高,對血管的壓力與衝擊越強,造成的傷害也越大,而健康成人的血壓應維持在收縮壓-120/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建議家有三高患者或65歲以上長輩,應定期量測血壓,監測血壓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護心撇步三:避免空腹或用餐後立刻泡湯

飯後立刻泡湯或洗熱水澡,會讓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誘發心血管疾病,而空腹泡湯會造成低血糖,使腦部供血不足導致暈厥,此外水溫過高會使血壓降低、心跳加快,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

有心血管疾病和三高的病患,泡湯前最好先與醫師諮詢,避免熱泉、冷泉交替泡湯,溫度最好低於39度,時間勿超過15分鐘,建議有親人陪同,避免發生意外無人知悉

護心撇步四:控制鈉攝取量

若吃得太鹹、攝取過多的鈉,會提高血管中的水分,導致血管壁壓力大增,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食鹽或1茶匙食鹽),以維持心臟的健康

不過若是高血壓或心臟衰竭的患者,營養師建議每日維持2∼4克食鹽的攝取量,遠離肉鬆、香腸、火腿等加工食品,避免造成心血管的負擔。

護心撇步五:保健食品不可取代三高藥物

現代人為了更健康,也會補充一些護心保健食品,這類食品經動物實驗得知,一般具有預防血栓產生、具抗氧化能力、延緩血管老化等功效,但即便如此,也切不可以保健食品取代三高藥物,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服用藥物、保健食品之前,請一定要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以確保健康無虞。

資料來源:https://www.kingnet.com.tw/ 

總務處環安組李旭裕助理  110.01.14